第118章 放养鱼苗
过两天也准备割稻子了,总算在这之前已经把一米多深的鱼塘挖好了。在底部又撒下一些农家肥发酵。
何清玲让郭旭和二狗两人,这两天把鱼塘放满水。
现在河里边的田螺越来越少了,何清伶这次高价收购,20文一斤。许多村民又再度捡起了田螺。
20文一斤,这算是很高的价格了,一个瓦匠工也才20文一天,捡一斤田螺就有20文
自己和二婶老奶这两天也去河里边摸田螺,五亩鱼塘,怎么也得100多斤田螺种。
这段时间田螺还在产仔,过了这段时间就没有了,得抓紧。
可是现在田螺越来越少了,这两天加上收购的,也才一共六七十斤。
沈氏和赵氏一共摸了六七斤,每人也赚了几十文钱。
摸到的田螺一回收就拿到装好水的水塘扔下。鱼塘底早洒下了农家肥发酵,这田螺一放下去就有的吃了。
暗河的水流很大,不到两天的功夫,就把五个鱼塘都装满了水。每个鱼塘也都放了田螺。
就等着把鱼苗拉回来了,鱼苗前段时间已经落实,估计也就这两天就能过去拉。
何清玲前些日子刚买下地,就让老何头去打听哪里可以买鱼苗,可是这时候的人都不怎么吃鱼,也没什么人养鱼。
所以根本没有鱼苗买,老何头找许多人打听,终于知道隔壁牛田村有一个叫钱大奎会圈养鱼苗。何清伶和郭旭特地上门拜访。
想到第一次见那钱大奎,何清伶现在还觉得好笑,那钱大奎是一个60多岁的老头,身体硬朗,中气十足。
当何清伶和郭旭两个人上门的时候,钱大奎还愕然了一下,这年头河边的鱼都没人抓来吃。
更不要说花钱买鱼吃,谁脑袋坏掉了要养鱼。
看着面前的这一对夫妇,女子清丽脱俗,男子也高大帅气,怎么看也不像是傻的人。
怎么会想到要养鱼呢?关键是养了鱼又卖给谁?钱大奎一看就是银子多了,烧的。
本着好心,也不愿意挣他们这个冤枉钱,钱大奎也好心好意的提醒他们。
想不到眼前这对夫妇铁了心的要养鱼,钱大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既然对方执意要养,想必也有他们的门道,所以也不再劝说。
看着这老头看着他们俩的眼神,又是摇头,又是叹气,何清伶在心里一阵偷笑,感情是当他们夫妇俩是傻子了。
也对,往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会被人用有色眼光看待,只要自己做出成绩,这些眼神就会变成羡慕赞赏。
经过一番交谈,何清伶定下了鲤鱼苗2000条,共计160文,草鱼苗2000条,共计200文。
还有塘鲺鱼苗1500条,共计140文。三种鱼苗加起来就是合计500文。
因为在古代没有增氧机,每亩也不敢投放多了,自己先试着养一下。
而且这个是预订,得要时间,钱大奎说,十天之内才可以有鱼苗给。
何清伶又给了100文的订金,剩下的等到拿货的时候再给钱。
时间凑的刚刚好,这边鱼塘挖好放好水,也到了约定的时间去拿鱼苗。
为了保险起见,何清伶特地买了三个大瓦缸,每一个装一种鱼苗,又雇了三辆牛车去拉鱼苗。
一个牛车拉一缸鱼苗,毕竟路又颠簸,也不可能装的很满。
虽说这鱼苗小的时候不多,可如果桶小了,鱼苗的氧气就不够,虽说牛田村离簕竹村不远。
可何清伶还是宁愿花多点钱,这样保万无一失。
一大早何清伶坐着自家的马车,吴大力赶着牛车,到了隔壁村发现,钱大奎早早就在村口等着了。
看到马车进了村口,车上坐的是何清伶时,钱大奎终于舒了一口气。笑容也堆上了脸。
虽然说是拿了定金,可心里面还是有些忐忑,生怕他们不来拿鱼苗。这样就枉费了自己的心。
况且这也算是自己的独门手艺,如果他们买了鱼苗,以后真的能把鱼卖出去,这也算是一个固定客户了。
虽然说可能一年也就买那么一次,但又总胜过无。自己一个老头子,还能去哪挣钱!
就靠着那么一点粮食,交了税粮还不够自家吃呢!
如果这个生意真的能做,那以后就会有更多的人养鱼,到时候就有源源不断的银子了。
想不到就买这一些鱼苗,钱大奎居然在村口等了半天,让何清伶又是一阵感动。
在钱大奎的心里,自己可能是一个大主顾了,但是在自己的眼里,钱大奎何尝不是自己的一个希望。
如果找不到他给自己饲养鱼苗,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在鱼塘里放养上鱼。
“钱大爷,你怎么在村口等,真是太过意不去了。”何清伶走下马车。
看着钱大奎,有一种亲切感,仿佛就是看到了自己的爷爷。
“无妨……无妨……”
钱大奎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过两天就不行了,过两天得割稻谷了。”
“幸好你们前些日子就来了,不然这时间真的的错不开。”钱大奎在前边带路。
带着他们来到自己的小鱼塘,一边走一边说道。
看着小鱼塘里一指长的鱼苗,条条都活蹦乱跳,这都是希望。
“丫头,这三种鱼苗只多不少,不用数了,但是你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再数一下。”钱大奎看着何清伶认真的说道。
这可是自己的第一个客户,都想着能将买卖做下去,这些小鱼苗,自己一直很上心。生怕有什么差池!
何清伶看着鱼苗,满意的笑着说道:“不用数了,钱大爷,我相信你。”
随后,钱大奎又亲自将这些鱼苗装上了大瓦缸,最后又用绳子固定。
看到一切安排妥当,何清伶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将剩下的尾款400文都给了钱大奎。
“谢谢这位娘子,以后要拿鱼苗,记得提前来通知一声。”钱大奎接过铜钱,笑的眉眼弯弯。
自己不记得有多久没摸过这么多铜钱了,想不到呀现在60多岁了还能凭自己的手艺挣到钱。这些钱够自家用两三个月了。
从钱大奎那出来,何清伶一点也不敢怠慢,得赶紧的赶回去,把这鱼苗放进鱼塘。
何清伶让牛车走在前头,自己和郭旭在后边跟着。
村道有点坑坑洼洼,牛车每走一步,水缸的水就晃一下,何清伶的心也跟着一漏拍。
幸好最后有惊无险,终于安全的把鱼苗运回了簕竹村。
来到鱼塘边,几个人合力,又将水缸抬了下来,把鱼苗倒进了鱼塘。
看到鱼苗被安全倒进了五个鱼塘,何清伶终于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