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 33 章 敌众我寡,优势在我
有的或许人天生就该卓尔不凡,结束了第一次河西战役,秉着趁热打铁继续痛击匈奴的念头。
汉武帝刘彻在这年的夏天,再次发起了对河西的征讨。
出战的人分别有骠骑将军霍去病,合骑侯公孙熬,和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
听到张骞李广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就是他们从右北平出发,负责对抗左贤匈奴王,中途异道,一个迷路来晚,一个倒霉直接遇到正面大部队那次。
不过好在虽然李广和张骞行军路上出了点小意外,但他们本来的战略目的就是阻拦做匈奴王,汇合河西匈奴军主力,夹击汉军主力的霍去病和公孙熬,就这点而言也不算延误战机。
不提李广和张骞了,这场战役卫青只是坐镇后方,前方的进军几乎完全是交给霍去病了,河西之战完全可以说是霍去病的主场。
既然是主场,那肯定是要干大事的。
如果没出意外的话,按照汉军本来的计划。
霍去病将率兵自北地出塞,一路从北侧深入匈奴的腹地,从后方对匈奴进行包围,断其后路。
而公孙敖将从南路的陇西出塞,直接正面对峙匈奴主力军,阻击匈奴大部队势力,并为绕后的霍去病打掩护。
不出意外的话是这样的不出意外的话
天幕下,末央宫
如果、本来、意外、几个词,在汉朝尚未广泛应用,卫青听着几个词语稍有不解,但配合着天幕略带轻快的语气,感觉心里一突。
无师自通了,什么叫,只要如果没有意外,那就是出意外了。
果然,下一秒卫青听见
在霍去病带着数万精骑,自灵武渡河翻越贺兰山,又过了钧耆河,乘船渡过济居延泽,沿水路行军,由东北二转向南面,在通过小月氏地区,由西北转向东南,继续深入匈奴2000余里,到达了匈奴背后的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门的黑河时。
本该在前面为他吸引匈奴主力部队的公孙敖他迷路了
众所周知,所谓不出意外,就是要出意外了。
由于公孙熬迷路,霍去病没能和他汇兵,导致如果霍去病要从后方袭击匈奴人的话,不止要面对匈奴老家留守的势力,前方的匈奴主力军,也随时可能抄着家伙就回来干他。
按理来说,一般人这时候为了追求稳妥,都该后退了。
首先过错不在霍去病本人,他老老实实的到了指定地点,过了那么多河,带着士兵深入了匈奴两千多里,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凶险万分。
这时还要和匈奴主力加留守军队硬刚才是不明智的选择,如果霍去病选择了返回汉营,可以说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甚至能被称赞一句,不贪功冒进,颇有大将之风。
但霍去病他是个会追求稳妥的一般人吗
如果是,他会在定襄北之战,乖乖听舅舅的话去抓个舌头,而不是奔袭八百里立下奇功,一战封侯天下扬名。
如果是,他不会在第一次河西之战时接下的是侦查任务,做的却是先锋部队的事情。
如果是,汉武帝刘彻不会如此喜爱他,不会在第二次河西之战,就将大军交给他,让他深入敌营二千余里,负责从后方围剿匈奴。
要知道尽管霍去病的战功很大,但到第二次河西之战为止,也才第次出征。
而河西已经脱离大汉多时,又远在塞外,没人知道具体情况,具体地图都没有一张,深入敌营两千里,只是史书上短短一行字,却是霍去病爬山涉水,其中的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他随时可能迷失在茫茫大漠中。
面对此等凶险的情景,谁能保证霍去病这个年轻的小将,能到达指定地点,而不是中途迷路或遭遇意外,最终一无所获,空手而归
秦时
经过纸张、太学的简单普及,秦朝一直以来缺乏的基层官员终于勉强补上了一些,让负责这部分的李斯松了一口气。
想当初陛下刚将这些事情交给他,他的心才落回了肚子里,陛下眼里朝臣一向只分有用之人和无用之人,无用之人随时可以替换,只有有用才能在陛下跟前留得长久。
得了事情,起初李斯干得非常用心,但不知为何事务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多,不管做了多处理了多少事情,接下来还是深不见底的政务海洋。
已经许久不曾休息的李斯,在快要过劳死之前,终于把事物处理的只剩下收尾了,可喜可贺。
事物即将收尾,奉陛下之命,时长来探望李斯的夏无且,给对方开出最后一包提神醒脑的药后,拱手恭喜对方“恭喜李公普学事罢,有此功绩,不日可重回丞相之位。”
李斯苦笑“斯不敢望此事,只要陛下还愿让斯登上朝堂,继续为大秦效力,斯便满足了。”
告别夏无且,身着素衣,李斯看着天幕中所讲的汉武帝和霍去病,突然回忆起了昔年和陛下的相遇。
陛下是个唯才是举之人,只要有才华,任何人都可以在陛下面前出头不想出,强取豪夺也得出。
李斯虽为吕相舍人,自荐于陛下,但仍为陛下所倚重,官至宰相。
是陛下不惧李斯背叛,不怕他欺瞒自己吗
不,是陛下对李斯的才华有信心,对自己的眼光有信心,聪明人都该知道站谁那一边,蠢人不配与陛下为伍。
李斯不是蠢人,他追求名利,而嬴政最不缺的就是这些,他不怕李斯不贪,只怕李斯不够贪。
只要李斯足够有才华,谁嬴政都敢用,所以李斯的才华得以绽放,和嬴政一起成就千古霸业。
现在也该到另一人和他的陛下,成就他们的霸业。
不过当然还是比不上他和陛下的。
李斯捋胡须轻笑,人老了,就忍不住思念从前,朝堂更新换代很快,虽然对自己的才华有信心,但他还是希望尽快完成手中的事情,回到朝堂,在陛下跟前效力。
无独有偶,在李斯回忆昔日和陛下君臣想得之时。
秦王政二十五年。
李信也想起了自己陛下,对于陛下,李信是感激的,昔年他带兵出征楚国,本该胜券在握时,因昌平君的异军突起和项燕最终导致他大败。
但陛下非但没怪罪他,之后任然重用他,此次出征燕齐也任命他为主帅之一,有主如此,李信如何能不感激。
今日听天幕将那霍小将军和他的陛下,李信便忍不住扬起眉毛,感念起自家陛下,“将遇名主,也乃我等之幸。”
当时的满朝文武不能保证,大将军卫青不能保证,就连霍去病自己也啊不算了,自信心爆棚的霍去病可以保证。
但除霍去病外,只有一个人坚信霍去病一定能成功,那就是汉武帝刘彻。
霍去病是什么
或许在我们的眼里,他是天生将才勇冠军屡战屡胜,是骄阳烈火意气风发的少年天骄,是短暂划过大汉的璀璨流星,他的才华宛若史书中最亮眼的启明星之一。
初现人世间门,才令夜如昼。
但在汉武帝眼里,霍去病是简直是另一个自己。
年少时谁不意气风发,谁不心怀大志,刘彻自少年起,就厌恶及了匈奴,恼怒自己堂堂大汉天子,面对蛮夷居然要以女子和亲才能换取短暂的和平,这对刘彻的自尊打击的尤为大。
加上早期汉朝面对匈奴屡屡失败,虽然自卫青起好了许多,但朝堂上和亲停止进攻匈奴的声音从来没小过,弄得刘彻满心怒火无处发泄。
刘彻是个很有自知之明的君王,自登上皇位起就明白君子不立于危墙,他骑射并不算差,但这不代表他能和将军一样征战天下,他的性格注定了,他不会把自己放在危险的处境,他没办法像高祖一样,领兵征战天下,他注定困于这“尺宫墙”内。
这样的刘彻虽然雄心未灭,但未尝没有一点落寞。
而就在这时霍去病出现了,他是刘彻看着长大的,兵法谋略也曾受刘彻教导,身上有着刘彻最喜欢的狂傲之气,看着他肆意妄为,骄傲又意气风发的纵马奔驰在战场上,屡战屡胜所向披靡的样子。
刘彻怎么能不联系到自己,这就是他曾幻想中的自己,这是他想要的将军。
如果把大汉拟人化,刘彻是调动一切的脑,卫青就是守护躯体无坚不摧的盾牌,霍去病则是削铁如泥的宝剑。
君王持剑斩荆棘,锐不可挡破蛮夷,霍去病是大汉最锋利的宝剑,只要他还在,刘彻就能放心把最危险的进攻都交给他。
所以霍去病绝不会是一个墨守成规追求安稳的人,锋利的宝剑出了鞘,就要带着敌军鲜血,带着胜利回来献给他敬爱的君主,告诉他在也没有比他更锋利的宝剑了。
我就是最好的
元狩六年,霍去病墓前,外面下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遮住了往日耀眼的太阳。
前来吊丧的卫青面带乌青,听着自家外甥昔日的丰功伟绩,忍不住泪湿眼底“利剑易折,是舅舅明白的太晚了,去病。”
刘彻的悲痛又哪里比卫青少呢
他失去了幻想中的另一个自己,大汉失去了他最锋利的宝剑,没有了利剑,大汉之后又要如何开疆扩土
雨下的越发大了,天色渐暗,太阳彻底淹没在密布的乌云之后。
刘彻忍不住对着躺在灵柩中的霍去病,喃喃自语“匈奴未灭,将军已去,去病独忍弃寡人”
大汉的帝国失去了一轮骄阳。
最好的宝剑,自然要配上最棒的战绩,还有什么比击败匈奴人,更能证明宝剑的锋利。
秉持着来都来了的理念,即使公孙熬没能在指定时间门到达战场。
霍去病还是果断从匈奴背后发动了进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霍去病用实力证明了,什么叫打你就打你,难不成还要挑日子。
仅凭着万人的骑兵部队,霍去病来到匈奴身后大喊“你们已经被我包围了,还不速速投降。”
匈奴人一看对面才万余人,我们这边最低四万起步,就这还想包围我们,这不是开玩笑嘛
于是因为双方意见不合,匈奴和霍去病展开了激烈的物理交流。
说真的霍去病带着万骑砍匈奴,就和玩水果忍者一样,刷刷不消片刻,斩杀了对面万零二百人,俘虏单于的单桓、酋涂二王,及五个匈奴王,一个王母,五十九个匈奴王子等共计六十人,逼得其国相、都尉等两千五百余人投降。
而以上这还只是霍去病自己的战绩,他其余的部下还要另算,这里不一一细说,只说跟随霍去病参战的部下,这次封侯的就有个人,这出侯率简直杠杠的,隔壁的李广看了都得馋哭。
除此战绩外,霍去病本次的战斗损失只有十分之,对比起上次的损失那进步叫一个大。
这波啊,这波就叫做,敌众我寡,优势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