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自己印刷的杂志
和解清妍一起参加活动,常来往的人,年纪都差不多,那个时候也都是十六七的样子,基本都是高中生。
十七年过去,这些孩子都长大了,现在也都三四十岁了。
当年的事故虽然对解清妍的父母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可是对他们并没有太多影响。
毕竟那不是一起刑事事件,只是一个意外。
他们虽然也很伤心,可已经尽力了,谁也不会去责怪一群孩子,最多只是加强安全教育,再次强调不要在水边玩耍。
这些人都是中江本地的,现在有一些还在中江,也有外出上学工作,或者是嫁到外地的。
姜不寒和乔大兴先是去走访了留在中江本地的几家。
当年青春的小姑娘都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说起之前的事情还是十分唏嘘。
丁新美是其中一人。她和解清妍的关系很好,两人都喜欢当时一个非常火爆的漫画人物,志趣相投。
回想起当年的事情,丁新美还有些自责。
“我现在想想都觉得后悔。”丁新美说:“那时候是冬天,天那么冷,解清妍说要去荷花池。”
“我本来是不同意的,因为太冷了,风又大。可是她说那个地方是我们聚会常去的地方,最好不要换来换去的,有一个固定的地方,会显得比较正规。”
“恰好那天是大太阳,看起来没那么冷,我就答应了。我当时真的应该坚持一下,大冬天的跑到湖边去做什么。真是太不应该了。”
丁新美自责的说起这些话,总觉得自己当时如果再多说一句,再强硬一点,自己的好朋友就会避开这场无妄之灾。
但谁也不能预料到会有灾难发生,这事情确实和她没有关系。
姜不寒安慰了她几句,问起她现在还有没有当年的留下的东西。
比如照片,衣服,日记之类的。
丁新美点了点头:“有的,我们当时拍了很多照片。还有收藏的一些杂志剪纸等等,我都留着呢。”
当时市场上还没有智能手机,照相用的是照相机,然后要去照相馆里洗出来。所以照相是一件成本很高,而且很麻烦的事情。
丁新美虽然搬了两次家,可是她始终留着一个小盒子,是古老的饼干铁盒,里面装着少年的回忆。
自从那件事情之后,丁新美就再没有碰过和动漫相关的任何事情,可是她回想起来,觉得那段时间如果不是悲剧结尾,应该是她人生很快乐,难忘的一段时间。
所以那些和解清妍相关的东西,她都没有舍得扔,只是放了起来,放在记忆深处。
丁新美从柜子深处拿出了一个铁盒子,打开,里面塞得满满当当的。
果然不但有照片,还有从杂志剪下来的,还有一些小玩意儿。
她介绍说是某某社团的徽章,某个人物同款的标志等等。
姜不寒和乔大兴都不是动漫爱好者,对现在流行的这些动漫人物都不太了解,更不要说十七年前流行的了。
不过两人还是一一听了,一边听一边拿起箱子里的东西一一查看。
大部分都是照片。
有丁新美自己的照片,和解清妍的合照,还有和社团里其他人的合照,大家的大合照。
确实是年轻蓬勃的一群年轻人,因为热爱走在了一起。
吸引姜不寒注意的是一张杂志的剪纸,那个年代杂志是很流行的一样东西,特别是动漫杂志。
因为电脑电视不够发达,人们获取资讯的渠道有限,对爱好者来说,杂志是常有常新的。
她们可能每期一出就会买回家去,上面有连载的漫画,各种动漫的最新消息,甚至还可以自己投稿,写同人小说。
这一张剪下来的页面上是一个活动的内容介绍。
中江市举办的第一届动漫展览。规模不大,用现在的眼光看起来也挺土的,但在当时肯定是很热闹,新鲜的一件事情。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杂志页上有一个人。
姜不寒指着那个戴着黄色假发,脸上贴着亮片,穿着一件非主流衣服的姑娘问丁新美:“这个是不是解清妍?”
“是呀。”丁新美说:“所以我才把这一页从杂志上剪下来的。这就是清妍。”
姜不寒问:“这是什么杂志?她还上过杂志呢?”
丁新美不好意思的笑:“这不是正规杂志,是我们自己印的。”
“自己印的杂志?”姜不寒这下更吃惊了:“你们社团规模很大吗?自己还能印杂志?”
难怪这杂志看起来排版和照片都有些奇怪,姜不寒还以为十几年前就是这个风格和水平,没想到竟然是自己印的。
丁新美更不好意思了:“不是很大,只有几个人。但是其中有一个人家里是开印刷厂的。”
“那是中江第一次办动漫展,我们也是第一次参加动漫展,大家都很兴奋很新奇,于是就装扮成自己喜欢的人物去参加了。然后拍了很多照片,回来以后看见当时宣传的那些册子,我们就觉得,哎,要不咱们就自己印一个吧,于是我们就拼拼凑凑,印了几本册子。”
丁新美回忆起肆意而为的当年,再看看困于家庭的现在,十分感慨。
姜不寒只觉得有些可爱:“那这个册子印了多少本?”
这竟然是一本内部刊物?该不会是社团有几个人就印多少本吧?
不过这种刊物是非法的,不能流通。就算同学家里有印刷厂,自己印几本玩玩还行,要是印的多了也是要倒霉的。
丁新美比了一个手势:“二十本。”
“挺厉害的。”姜不寒说:“这二十本杂志你们都怎么处理的,就一人分几本还是上街发?”
“哪有啊?”丁新梅说:“哪会上街发。我们那时候根本不想对外宣传动漫社团,因为那个年代大家对动漫的概念还有些扭曲,我们要是拿着自己印的册子去宣传,说不定别人觉得我们是在宣传邪教呢。”
再说二十本,也不够发啊,又不是两千本。
别看这一群十六七岁的少年人,想的还挺周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