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真太子
一群人浩浩荡荡而去。
就连明轩,也亲自去了。
大殿里少了近一半的人,晏丞相这才问道:“国师不准备去看看吗?还是国师就这么相信皇上?”
宋祁收回思绪,开口道:“看太后这模样,想来应该是一个好结果。”
“假的真不了,真的,自然也假不了。”晏丞相闭眸,声音微淡:“晏家叱咤朝堂数年,靠的是忠君,而不是一些小聪明的手段。”
宋祁笑了笑,没有说话。
不多时,一群大臣就回来了,每个人脸上神情各异。
太后行在最前面,没有离开,而是直接让人拿了椅子来,坐在一侧,声音威严。
“哀家今日倒要看看,还有哪个大臣,敢诋毁先帝血脉!”
肖太师也道:“各位也都看见了,皇上的血与太后相容,与丞相夫人不相容,便是换多少水,这结果都是一样的,各位莫再听信了谗言。”
明轩坐在皇位上,许久,才把心里的那份悸动给按下。
他交叠双手,又问:“各大臣,还有何事启奏?”
没有一个人说话。
肖太师便道:“听说任将军谋反,城外还有十万平西军,晏家虽与任杰没有关系,但晏丞相作为任将军都岳丈,没有及时发现任将军造反一事,也需担责,皇上以为,晏家应该如何处置?”
肖太师话落,朝中一群大臣就要开口。
太后却先一步道:“任杰的确造反不假,可众大臣莫要忘记了,任杰只是到宫中接佳英郡主离开而已,各位大臣是在国师府受的伤,而出现在国师府的人是谁?”
“你们能杜撰说皇上是假太子,那哀家是不是也可以说,是哀家请任杰到寿康宫小叙,那十万平西军只是护送,任杰未反,而晏家也跟此事没有任何关系?!”
“这……”
“太后所言,明显就是为了包庇晏家。”
“臣附议!”
“那敢问是谁杀了任杰,又是拿回了帅令?你们一群贪生怕死的臣子,能逃命之际就四散走了,而今平安无事之后,还来为难晏家,天底下,可没有这个道理!”
太后看着说话的大臣,眼底一片冰冷。
“晏家在今日一事上,没有任何过错,佳英更是为了保护大明而身死,各位大臣也都是德高望重之辈,连一个小姑娘都不如,还有什么资格站在这里?!”
乾清宫一片安静。
哪怕先前不明白,此刻也都明白了。
太后今日来,不仅为了皇帝,也是为了晏家。
有太后在,晏家出不了事。
宋祁抬眸看了一眼太后,微微收拢心思,开口道:“太后所言不假,但谋逆一事,本就该株连九族,若今日不问责晏家,这先河一开,岂不是人人都会想着谋反?若是赢了,那就是九五至尊,若是输了,也不会连累自己的家人朋友,世人皆是赌徒,又博九五至尊之位,只怕不少人,都会想着试一试。”
宋祁的话落下,其他大臣仿佛瞬间有了主心骨一样,特别是之前被丞相一派打压的臣子,立马附和。
“国师所言不假,而今真假太子之事已经有了结论,晏家,自然也该为任杰一事,给个说法。”
“太后顾念母族情有可原,可这乾清宫,不是太后该来的地方!”
“任杰与佳英郡主写的是和离书,可大家心里都清楚,任杰今夜才到的京城,那和离书,也极有可能是太后杜撰的。”
“城外,御林军死伤无数,任杰的罪名不能就这样轻轻揭过了。”
“……”
听着一声又一声,太后就要开口,明轩更快一步道:“张嬷嬷,送太后回宫。”
“皇上!”
“送太后回宫。”明轩的语气不容置喙。
肖太师也道:“各同僚说的不错,如今商议的是政事,太后在此处,并不妥当,既然已经证明了皇上的身份,太后还是先行回宫吧。”
太后看了一眼晏丞相,见晏丞相点头,方才拂袖而去,头也不回的离开。
直到太后走了,晏丞相才问:“那以国师之见,晏家当如何?我女儿佳英郡主,皇上难不成真的准备寒忠臣良将之心,给老夫冠一个谋逆之罪?”
“佳英郡主一事,自当追封,可就如丞相所言,任杰一心谋反,而丞相为百官之首,没有发现,加以规劝,自然也算罪过。”
宋祁侧身,看着晏丞相,声音淡漠:“晏丞相年纪也大了,皇上不能寒老臣之心,那就请晏丞相自行辞官,给文武百官,一个表率。”
晏丞相冷笑了一声:“国师大人还真能开这个口!”
“如何不能?”宋祁反问,而后又道:“肖太师以为如今这样,可行?”
肖太师没有说话,一群大臣也罕见的沉默了。
宋祁见状便又开口道:“晏丞相,我知道你壮志未酬,可谋逆之罪若是这样轻轻揭过,只怕以后人人都会效仿,总不能因为是晏家,就特立独行吧?辞官,既能保全晏家的颜面,也能维护皇室的尊荣,是为两全之策。”
“若是老夫不肯呢?”
“今日明嘉虽说了谎,可也并非空穴来风,丞相这么有恃无恐,想来心里清楚如明镜。太子不是假的,但诏书也不是假的,丞相若不想应,那我自然只能拿着圣旨,迎回大明真正的国君了,为了维护大明的皇权,国师府只能对外宣传任杰忠明君,带兵进大明,实则是拥护佑王殿下,拨乱反正。”
宋祁看着晏丞相,脸上一片冷漠。
“晏丞相,晏家的权,是时候放下了吧?”
“你……”晏丞相咬牙,先前的风轻云淡此刻全被愤怒所取代:“佑王明嘉,已经是盛国的摄政王了,他如何能当这个国君?”
“是啊,所以晏丞相,你只有一个选择,辞官,告老还乡,给大明皇室,文武百官一个交代。”
晏丞相没有说话,气的直接背过了身。
宋祁道:“晏家这些年做过多少事,害过多少人,没有人说出来,不代表晏家没做过,晏丞相,人在做天在看,晏家自己做过的事,总该付出代价吧。”
“好,好得很!”
晏丞相取下头上的纱帽,跪下道:“老夫今日为了皇上,为了大明愿意辞官!还请国师大人,手下留情,勿要连累了小儿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