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 章 春秋(非现实历史)
为什么说神农生错了时代,伏羲的最后一道法旨就是,凡术士修士道士,不可在人间动用法力,你要说看个像算个命,那没问题,但想要动用法力,那不行。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人族始终是没办法修炼的人偏多,而那些修士,即便刚刚踏入道途,因为一些矛盾打起来便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人皇法旨自然无敢不从。
于是凡修仙山门皆不可轻开,修士都于秘境于其中修行,一般弟子不得轻易下山,经过百年,人族虽然有修士,但也只是在特定的地方才会有,也并不是哪哪都有。
炎帝继位先创《神农百草经》,后有为普通人族发展改进牛耕,寻找并培育更好的五谷,一下子人族的基础经济就富裕了起来。
这富裕了自然就想着搞事情,于是天下诸侯并起,好在此时中央的实力并不孱弱,反而比那些诸侯国要强大得多,因此,这也让诸侯国们不敢太过火,最多也就是相互间约定好地点,回合制的打两下,然后胜的一方收输的一方为小弟。
诸侯国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多加深,炎帝知道堵不如疏,阻止得了战争却阻止不了仇恨,但又不想人族内部同胞自相残杀,于是立下了规矩,两国大战,可以,不过不能直接莽上去,而是要走流程。
战前,你得先【占卜】,测测自己的运势,随后就是祭祖,不过炎帝称为【告庙】,告庙要告的是老祖宗,说出自己要打仗的理由,告诉完祖宗也不能打,还要告诉道尊,被称为【卫道】,这个人可以不是道尊,反正道门天尊不少,随便一个就行,在进行一番诉苦,顺便祈求一波保佑,当然这些祈求都被道门众人给屏蔽了。
接下来就是分发兵器了,简称【受兵】,之后再视察军容、整顿军纪,统称【阅兵】,进行完以上五种仪式,才能真正出发。
两军交战,你不得先【请战】发出个战贴,打仗之前【誓师】一下提升一下士气,没毛病吧,为了体现谁更厉害,在两军之前先来个1v1是不是很正常。
一系列繁琐程序后,被消磨掉耐心的两军终于可以开打了,但有一个东西叫回合制,反正就是我打你一下,你打我一下。
打完之后呢,丞相仓宏提出一条建议,曰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
之后就是收小弟,签订不平等条约,回家告诉“家长”自己赢了或者输了,进行自我反省。
最能体现这一规则的,莫过于晋楚之战了,晋与楚两个诸侯国交战,这事突然名扬远播,炎帝派人观战。
晋国战败,选择逃跑,百米,遇到地泥潭,车子陷进去了,原本中央的人想要上前,却被楚君阻拦,亲自将敌国车马扶起,等对方跑远了,继续追,后来车子坏了,顺便帮对方修了一下,一路将对方护送回国界。
中央的将士回去,将这件事禀报给了炎帝,炎帝知道后也十分放心,对打仗之事也就不太放在心上了,当然也正是对方的一时疏忽,被钻了空子,引发了人族真正的混乱,而引发混乱的,还是道门之人。
地皇历517年,有李名耳诞生,天生聪慧,少时牧牛耕读,聪颖勤快,后于人族内传播自己的思想“无为而治”,被人族尊称为老子,接受人皇招揽就任守藏史。
在此之后,陆续有不同学派学者诞生,鲁国有一旧贵族,祖上曾有幸拜入道门,只可惜后辈不太争气,一日贯穿人族的黄河之水忽然变得无比清澈,也正是这一日儒家的创始人诞生。
孔子老子与人族传播自己的思想,都是大气运加身,却并不能引动人族的局势,直到两人诞生,一人不知来历隐居于鬼谷,人们称其为鬼谷子,教导出一弟子名叫孙膑。
自此之后乱世正式开始,孙膑极其擅长兵法,而因为人皇自信于研究农业经济,《孙子兵法》一书传遍人族,战争开始不拘泥于规则,从边境到中心开始蔓延,各诸侯国不再满足于称霸,反而开始兼并融合。
起初也无人理会,但当他们彻底重视起来时,边境已经出现一实力庞大的诸侯国,其名曰秦。
中央见状,想要派兵镇压,中央庞大的武力将发展起来但没有多少底蕴的秦国彻底打服,秦国国力削弱。
但秦国的削弱并没有制止人族的暴乱,反而成了人族暴乱的催化剂,中央将视线投于人族,而减少了对于其他诸侯国的注视。
其他诸侯国见机疯狂发展,等秦与中央的大战结束后,其余诸侯国也强大起来,虽然单个并不是中央的对手。
若是有修士参加战争自然没什么问题,巅峰战力诸侯是远远比不上中央的,但两代人皇两道法旨彻底断绝了修士参与人族的念想,李曦月的阵法杜绝了外部的摄入,伏羲的法旨则彻底阻拦了内部的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