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左州
柳婉听后心中颇为兴奋,想着等以后小萧翊当上这个王朝的皇帝,我就可以带兵出去打打异族,做一下这个时代的花木兰,想想都觉得美滋滋,不由得唇角露出一抹笑容。
“夫人笑什么?你是不相信为夫以后能掌权吗?”李言古怪的看着眼前还在傻笑的女人,还以为在笑话他呢。
“嘿嘿,相信,相信。”柳婉心不在焉的回答,脑子里却还在想着做将军的梦。
“夫人,我感觉你很敷衍。”李言翻了一个白眼,情绪稍显失落小声嘀咕道。
“别在那里嘀嘀咕咕了,我们多久出发去溢州。”
柳婉也回过味来,看见李言的这副表情忍不住想笑,都特喵快三十了怎么觉着还那么幼稚呢。
“先回我家乡一趟,随后去溢州赴任。”
……
“额……你家乡是哪里?”
柳婉还真不知道李言的老家是哪里,也没有提前告诉她一声还要回乡的事情。
“我家乡是左州,中了进士之后都没有再回去过,这次回去是有两件大事要办。”李言细心解释道。
“有什么大事?无非就是想回去炫耀一番。有句话叫什么来着,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柳婉很不客气的拆穿李言的小心思。
“夫人,你说话能不能委婉一点,这样让我很没有面子。”
“嘁——在我面前,你还想要什么面子?怕不是老寿星吃砒霜,找死。”
“你到底在什么地方学的,这些歪理邪说,我回去不是因为炫耀,而是为了你。”
“额……怎么说?”柳婉还是不相信,自己能有什么事,还值得他专门回去一趟。
“其一,我是想着我们成亲也有许久了,你都还没有回乡祭祖,让家里的人认识一下,他们都不知道我已经娶妻。”
“其二,我要回去拿回我们这一脉的产业,不然靠我这点俸禄,以后给孩子买书的银子都没有。”
“哦……原来如此,是我错怪你了,不好意思。”柳婉一向都是有错就认的人。
随后笑嘻嘻的凑近李言说道:“这,咱家有多少产业?”一提到银子她就非常兴奋。
“你不是对银子不感兴趣吗?才多久就忘记了。”
“我说过吗?”柳婉狐疑的问道。李言点头。
“我虽然对银子不感兴趣,但是我对银票感兴趣。”柳婉开始狡辩了。
“额……诡辩之术。”
两人在车厢里一路闲谈,争辩不休、时而发出大笑,时而又发出吼叫。
三日后。
县衙门口,三辆马车、数十护卫、几十名丫鬟仆人、总共一百来号人、准备启程浩浩荡荡往左州出发。
因为时间有限,一行人一路上不停歇的赶往左州。终于经过十日的长途跋涉抵达目的地。
左州城,城门口。
柳婉在车厢里掀起车帘一角双眸看着外面的景象,百姓们排着一条长长的队伍,接受了守城官兵的剥削后,才得以进城,看着这一幕她心里非常愤怒。
可是又无可奈何,这一切她没有任何能力改变,生活在古代就是如此,底层人民都是受剥削的一方,就因为她嫁给眼前这个男人跨越阶级才变成剥削的一方。
又抬头看了眼那巍峨的城墙,像是亘古就屹立在这里一样,百米高的城墙都是青砖堆砌而成,显得更加牢不可破,固若金汤。
但墙面上有少许的青苔,正是时间逝去的痕迹,是历经沧桑的最好佐证。
放下车帘,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唉——”没有任何言语。
李言敏锐的察觉到柳婉放下车帘后有些心情低落,于是柔声说道: “夫人,有句话你讲得非常有理,这些不公正待遇和不正之风,等我们拥有权力后,才能大刀阔斧的变革。”
柳婉虽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但是她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所以看见本来就穷苦的百姓进城都还要被盘剥,所以里非常不痛快。
城门口。
一个守城士卒噜噜嘴非常猥琐的说道:“老大你看,那里来了一百多人呢!应该是个商贾来咱们左州城做生意的。”然后双手搓了搓,说道: “这下咱们发财了。”
车队慢慢抵达城门口。
“站住。”一个守城士卒大声呵斥。
两人在车厢里聊着天,忽然马车停了下来。
李言蹙眉,掀开车帘对在旁护卫的李明说道: “去看看怎么回事?”
“是,大人。”李明抱拳后,打马上前去到城门口。
一到城门口大声呵斥: “大胆,大人的车驾也是尔等可以阻拦的。”
守城官兵一听不是商贾的车队,而是官员的车队,已经吓得两股战战,不敢抬头。
但是那位守城将领不怕,朗声道: “我等是搜查奸细,还请大人把官印和文书拿某一观。”
“哼,你最好说的是实话。”话音一落,调转马头回去复命。
“大人,他们说是盘查奸细,要看你的官印和文书。”
“嗯。”李言轻声回应一声,转头对柳婉道: “我去去就来。”
李言弯腰走出车厢,走到城门口拱手一礼,“是蒲将军要查看本官的官印吗?”语气虽轻但有一种不怒自威之感。
李言还是非常客气,脸上没有任何不满的神情,还彬彬有礼的行了一礼。
刚才那位守城将领看清来人是李言,脸上立马堆满笑容,点头哈腰赔礼道歉: “真是失礼,原来是解元公。”
李言乡试时夺得第一名,当时还是大火了一把,一度成为左州百姓的骄傲,所以都被家乡父老称为解元公。
“不敢,蒲将军秉公执法,说要查奸细,还是要看一下本官的官印和文书。”
这个蒲将军,叫蒲山。没有任何背景所以半辈子没有挪过窝一直干着城门官。
“大人真是折煞下官,您哪能是奸细啊,您是我们左州城的解元公,大人还是快进城吧,以免耽搁您的大事。”刚才这个守城将领有多神气现在就有多卑微。
因为在这大康王朝,武将的地位没有文官的地位高,所以每年考科举的数不胜数,考武举的却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