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年号款识
“哥,你看看有没有喜欢的,我今天刚过来摆摊,你给我捧捧场呗,”年轻小伙子性格还挺开朗,说了自己地摊上古董的情况后,又主动说着。
稍顿,他还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眼孔雪,又道:“那个,这位漂亮姐姐你也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大姐姐实在是漂亮动人,稍微年轻点的男孩子还真是和她说话都不好意思的。
陈景见他不像在说谎的样子,边伸手拿起了那大笠式碗,边随意问着:“兄弟你贵姓?”
年轻人显然还没有进入社会,对陈景询问姓名的客气话有些不太适应,挠了挠头应道:“额,我叫崔鹏云。”
“好名字,我叫陈景。”陈景赞了句后,示意了下手中的大笠式碗,说着:“我看看这个瓷碗。”
“额,陈哥你随便看。”崔鹏云点了点头。
这时,邵德也走了过来,但他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疑惑的看了眼陈景手中拿着的瓷碗,他现在也不确定陈景是不是真的看到漏了,虽然他觉得不可能,但万一呢?
要陈景真是看到漏了,他这会儿开口询问的话,要是引起了摊主的怀疑,那可就不妙了,虽然摊主看起来像个雏儿。
因此,邵德也只能仔细盯着陈景手中的瓷碗看,期望能看出些端倪来。
不过他距离稍有些远,没有上手看,也很难看出什么来,但细看两眼后也觉得那瓷碗好像是不简单,器形和釉色都不一般。
“真是漏?”邵德面色不动声色,但心里已是惊讶无比了。
同时,陈景也在细看着手中的白釉瓷碗,他是能够确定这是一件真品的,他之所以还细看,是有些奇怪为什么崔鹏云找人鉴定会没有人瞧出端倪来。
如果是故意说是赝品在骗崔鹏云的话,那这只白釉瓷碗没道理还在他手里才是。
陈景看着看着,眼眸中就不免浮现出惊讶和赞叹之色,这只白釉瓷碗的技艺当真可以说是顶尖水准了。
这碗内的划痕婉转而利落,线条自由奔放,更夸张的是其内纹饰浑然一天,明显是一气呵成,一刀刻成,半刀也没复的!
这种一刀刻成,本也是定窑的特色之一,是所谓的‘以刀代笔,以线托形’,这只有极少数真正的顶级匠人才有这份功力。
看着瓷碗内的萱花纹,陈景赞叹之余,恍惚间好似看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
五百多年前,一位顶级的匠人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勾描,方才达到了这种胸中有丘壑、下刀如有神之境,他一刀一划之间,便将平凡的点线,幻化成了绮丽的图案,除开时间不同之外,几乎就和北宋时期的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白瓷一般无二。
“就算这件瓷碗不是明朝官窑瓷器,单凭这份顶尖技艺,价值怕也有个数百万了。”陈景心中暗暗惊叹着。
这件瓷器,毫无疑问是一件颇为罕见的千万级别的古董,而且还是瓷器,是收藏界的大热门,升值潜力巨大。
陈景细细看了会儿,忽然想起了什么,翻转瓷碗看向了底部,发现白净一片,没有年款之后,眼中便露出了浓浓的疑惑之色。
“怎么会没有年款?可这不是赝品啊。”陈景有些懵,看到这瓷碗没有年款的瞬间,他都怀疑这难不成是一件最为顶尖的仿制品。
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鉴宝神眼不会出错。
陈景之所以这么疑惑,就是因为这瓷碗碗底没有年号款识,例如‘大明万历年制’这样的年款。
如果这瓷碗真是北宋时定窑的,那没有年款是正常的,因为宋朝还不会在瓷器底部印上年款的。
年款是约莫是从明朝永乐时期才开始流行的,带有帝王年号的款识,也被叫作官窑纪年款,民窑产写纪年款的也有,但字体都比较草率的。
总之,在正常情况下之下,明清两朝的官窑瓷器,是肯定会有年款才对的。
虽说明朝在永乐之前还有两位皇帝,可问题是鉴宝神眼的鉴定信息说得很明白,眼前这瓷碗是明朝天顺时期的啊。
天顺是明英宗朱祁镇用过的年号之一,他可是在永乐之后的皇帝,那时候官窑瓷器用年号款识早就非常流行了啊,怎么会没有的?
“这会不会就是这瓷碗被认作是赝品的原因了?”陈景疑惑之余,心中也暗自琢磨着。
反正这瓷碗肯定是真品无疑,至于为何没有年号款识,估计也是有着原因在其中的,到时候问问师父他老人家就知道了。
随后,陈景不再纠结于此,抬头看向了崔鹏云,笑着问道:“崔兄弟,这个瓷碗怎么卖?”
崔鹏云闻言看了眼那白釉瓷碗,应道:“这个,两百?”他自己也不确定这个价格合不合适。
陈景闻言摇了摇头。
“额,贵了的话,一百吧。”崔鹏云挠了挠头,又说着。
陈景道:“不是贵了,是便宜了。”
“啊?”崔鹏云一怔,有些没想到陈景会来上这么一句。
“崔兄弟,咱们借一步说话。”陈景拿着瓷碗起身说着。
崔鹏云犹豫了下,还是应了声好,跟着陈景走到了旁边没人的角落。
这边邵德见状,眼中的惊讶之色更盛了几分,心中暗道:“看这架势,那瓷碗怕真是个漏啊,看器形是大笠式碗,又是白釉,该不会是北宋定窑的吧?”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邵德自己都吓了一跳:“不可能不可能,定窑的白釉瓷器怎么可能会出现在地摊上呢?”
定窑是北宋时期的五大名窑之一,原为民窑在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
定窑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其以产白釉瓷著称,同时兼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瓷,只不过价值最高的还是白釉。
一件北宋定窑的白釉瓷器出现在地摊上,邵德真是怎么都无法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