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被偷家成功,离离婚不远了
苏小芳也悠悠转醒了,见到一脸傻了的表情,呆呆的顿在那里的阮建国,赶紧尖叫一声:“啊!”
阮建国被这尖叫声吓了一跳,回过神来,便见到苏小芳拉着被子,一脸受了极大屈辱的表情望着自己,仿佛自己是罪大恶极的人一样。
她的脸上布满了泪水,咬着牙,不敢哭出声来。
阮建国干涩的开口:“你……”
后面就没话了,长久的寂静……
苏小芳仿佛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也找回了理智。她装作不在意,其实眼睛里全是受伤的神色望着阮建国,委曲求全的道:“阮大哥,这件事我们就当做没有发生吧。毕竟你是有媳妇儿的人,我还是个黄花大闺女,说出去了不好听。”
阮建国看着泫然欲泣的苏小芳,一时间竟然又有了反应。
长时间的素食生活,这么猛的一开荤,他竟然就这么小小的一个眼神都能有反应,懊恼自己真是禽兽不如,他赶紧道:“是我对不起你。”
随后两个人各自穿好衣服之后,阮建国从口袋里拿出了十元钱递给了苏小芳道:“我知道我对不起你,这十元钱也不能补偿……”
苏小芳见到十元钱,心里是拒绝的。她想要的可不是这个,但是她还是装作很懂事的样子,咬着牙接受了。
“阮大哥,我知道这不是你的错,咱们昨晚的事情就忘掉吧。”
女孩子隐忍哽咽的声音实在是让人心疼,阮建国偏过头,心里愧疚极了。
可是他有媳妇,要是这个事情暴露出来,他的名声就毁了。他只能牺牲苏小芳了,一边又感叹苏小芳真是善解人意的好女孩,自己一定要加倍的补偿她。
下了班,阮建国就去买了一包红糖,还有三尺布,送去了话剧团。
他匆匆送了这些东西就走了,苏小芳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阮桂枝一开始还以为是送给自己的,没有想到转头送给了自己旁边的苏小芳。
她怀疑的看向苏小芳:“我哥怎么送你东西?”
苏小芳眼睛闪了闪,笑着道:“昨天我遇见了阮大哥,就送了一瓶酒给他,谁想到他还回礼了。”
阮桂枝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你没事儿送我哥酒干嘛?”
苏小芳倒是不知道怎么解释了,勉强的笑着,干巴巴的道:“就是碰见了,你,你哥说没买到酒,正好我买到了就匀了一瓶给他。”
阮桂枝听罢这才放过了苏小芳,苏小芳松了一口气。
阮桂枝心里埋怨阮建国也真是的,不能看到苏小芳是她的朋友回礼就回这么多吧,一瓶酒而已,又不是多贵重的东西,还送了三尺布和一包红糖。这些给她,她都能又做一身衣服了,她都好久没穿新衣服出去了。
夏兰坐在牛春兰自行车的后座上,由牛春兰带着回了她家。
牛春兰的家也是一个筒子楼,是猪肉厂分配的宿舍。门一开,就见着一个胖胖的男人,脸上有了几条皱纹,但是大多都是笑纹,看着特别面善。
见到了夏兰,招呼道:“小兰来了啊,快进来。”
“叔叔好。”夏兰也笑着回应,随后就把下班路上买来的一袋子橘子递给了牛铁柱。牛铁柱嗔怪道:“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啊。”
听着声音过来的张淑兰也瞧见了,牵着夏兰的手进屋:“来就当自己的家一样,快坐。”
牛铁柱和张淑兰都很热情,是很淳朴的一对夫妻。夏兰感叹估计牛春兰的性格也是遗传她爸妈的,很直率,淳朴。
牛春兰家就只有牛春兰一个孩子,牛铁柱和张淑兰也很喜欢夏兰。以前牛春兰也不是没有带过朋友回来,但是老两口都看得出来那些朋友不是真心对牛春兰的。夏兰最近常常上门问候,老两口看的出来夏兰是真心把牛春兰当朋友的。
夏兰和牛春兰一家热热闹闹的吃完了一顿饭,回去洗漱好便睡觉了。
另一边的阮桂枝家里却闹腾的不行,家美不停的和两个哥哥叫着饿,家国家业也不好受,翻遍了家里也就只剩两块饼干了。
将饼干三个人分了,好不容易等到了阮桂枝回来,却发现,阮桂枝并没有带菜回来,反而手上又是一块布。
他们几个知道今天估计又是饿肚子的一天。
阮桂枝见到了苏小芳的布,心里痒痒的,实在是忍不住,就去供销社买了,想回去找师傅做一身新衣服出来。
回到家见到了三双大眼睛,这才想起来自己没有买菜回来。
只是就算想起来了,她也没钱买了。她尴尬的笑了笑,蹲下来哄着三个孩子道:“对不起啊,妈妈忘记买菜了。”
家美最小,情绪最忍不住。一听见阮桂枝说的话,张开嘴就开始嚎啕大哭了起来。小孩子的声音极具穿透力,隔着好几户人家都能听见。邻居也见怪不怪的,只是撇着嘴念叨着阮桂枝又饿自己孩子了。
阮桂枝见家美哭了赶紧过来捂着她的嘴,板着脸道:“不要哭了,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要让人知道了,还以为我虐待你们了。不就是一点吃的吗?走,去外婆家。”
家国家业早就猜到了,所以倒也没哭,几乎是准备好了的,听见阮桂枝这么一说就冲出了门,向着阮家跑去。
阮桂枝跟在后面,抱着家美,急匆匆的也没有追上。
等到了阮家的时候,已经气喘吁吁了。家国和家业早就跑到了厨房里去了,阮老太见着这个样子心疼的道:“跑什么,都累成这个样子了。”
阮桂枝笑着道:“这不是想妈了吗?”
阮老太嗔道:“就你最会说话,昨天才见过,还在你家里呢,今天就想了?”
阮桂枝将家美放下,抱着阮老太的手臂撒娇:“我不管,就是想我妈了,我一天不见就想得慌。”
阮老太也吃这一套,笑着摸着阮桂枝的脑袋,只觉得女儿真是小棉袄。
阮建国出来见到了阮桂枝,神情中有点不自然,还是招呼道:“桂枝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