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从极品口中夺食
她打开橱柜,在最上面摆着一些碗筷还有一些小咸菜罐子。打开下面的柜门,里面有半袋子米,一袋子玉米糁,还有一小袋子的白面。
夏兰直接就将白面拿了出来,舀了两碗的量倒进盆子里,然后加水和面。揉了一段时间,面已经变得柔软而有韧性了。
她将面拉伸,然后对折,拉伸再对折。拉伸的过程还不停的晃着面,让面可以更好的伸展开来,不一会儿夏兰就将面拉伸成了一条一条的细面。
她在锅里放了一点水烧开,然后将面也放了上去。见着脚边的篮子里还有半篮子的青菜,选了一些看起来新鲜一点的洗了洗一起放了进去。
煮了一段时间,面已经软了,加了盐,然后往里面加水打了一个蛋花。为什么不是荷包蛋这种一整个蛋呢?
还是同样的原因,鸡蛋是金贵东西,那个阮老太一定是数好数量的。自己要是偷吃了一个一定会发现的,她不是怕阮老太,而是老和她吵她也烦。索性就这样打蛋花,自己吃一部分也看不太出来。
趁着阮老太还没有出来,她赶紧捞了一些面条,捞了一勺子的蛋花。疯狂的吹着碗,三下两下就将面吃了。肚子里有了东西,顿时感觉好受了。
吃完了她赶紧舀了一点水洗干净了放在原处。
现在的面条已经完全熟了,她将面条挑着,分了三碗。自己的那碗最底下又压了一勺子的蛋花,这才叫他们起来吃饭。
阮建国和阮老太起来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面香味。
阮老太立即面色一变,冲进厨房就见到灶台边三个碗,里面放着白白的面条。她一拍大腿,整个脸就揪了起来,跟一朵老菊花似的在那嚎了起来:
“诶呦,你个败家娘们儿,总共就这么点白面,还给你拿去做面条了。这是我准备留给家国他们的,你这个嘴馋的婆娘,跟孩子们抢吃的,真是不要脸啊!建国,你也不管管你媳妇儿。”
阮建国见阮老太这么伤心,也不满的看着夏兰,责备的目光落在夏兰的身上:“夏兰,你也太不懂事了。怎么吃家国他们的面?”
夏兰:……
她静静的看了一会阮老太嚎哭着,就跟开水壶一样,哭着哭着还会抽一声的。她低头,面条都快坨了:“又不是我一个人吃,做给你们吃的。既然你们不吃,说我吃他们的面,那好吧,那我就吃吧。你们都别吃了。”
说完端起自己的那碗就挑了一筷子吃了起来,随后又往其他两碗那里挑了几筷子吃了。
阮老太见这,冲上前就想打夏兰,夏兰赶紧拿起一碗面条就挡在了自己的面前,阮老太正好就打到了那碗面条上,夏兰一个松手,碗就掉了下来,砸在地上,碎了一地的瓷片,白花花的面条摊在了地上,给阮老太心疼的不行。
夏兰知道这个时候还是早点溜吧,省的这个老太太又拉着她不放,她赶紧将一个铝制额饭盒打开,将自己的那碗面条倒了进去,看到旁边还剩下的一碗,没犹豫,也倒了进去,盖上盖子。趁着阮老太还在捡上面一层的面条挽救一下的空档快步走了出去。
阮建国想去追,但是又见自己老娘一边哭一边骂,惨兮兮的。而且还没吃饭呢,他就留了下来安抚阮老太,没来得及去追夏兰。
夏兰出去之后,就循着记忆去原身上班的地方了。
这本书的背景是在六十年代左右,具体什么年份,她也没仔细看。原身是在国棉一厂上班的,一个月三十块钱。原身不是大学毕业,但是好歹还是上了高中的,然后就考上了国棉一厂的正式工,在这里上班。
国棉一厂到底还是大厂,占地还挺大的。远远看过去,很大一片。里面有厂房,还有宿舍楼什么的。
大门是铁栏杆的那种,两边是石头砌成的墙做的门,看着很是结实。头顶上正中间是国棉一厂四个大字。
进去,随处可见墙上醒目的红色标语:“生产再忙,莫忘质量 。”
“奉献就是人生,奋斗就是乐趣。”
“现场管理好,产品质量高。”
夏兰一路走来,有不少穿着同样的蓝色工装的工人和她打招呼。她不能记得所有人的名字,只微笑着和这些人点头糊弄过去。
好不容易到了原身所在的生产车间了,她的任务主要是负责纺织产品那一类的,弹棉花不是她的任务。
她负责的车间是生产毛线的,用棉花做毛线就是将采摘下来的棉花脱去棉籽,然后用弹弓将棉花中的纤维松开,再使用纺织车将弹好的棉花纺成棉线。
进入车间,便见到了一个长的很壮实的姑娘,皮肤有些泛黄,身高有一米七,眼睛乌黑乌黑的,看人都透着光。
第一眼就让人充满好感,那姑娘见到夏兰了赶紧走过来,挨着夏兰说话:“你今天咋来了?不是还难受着?头给磕着了好歹也多休息几天,这里也不算太忙。”
夏兰笑了笑:“不想在家待着,我身子好了很多,可以过来做工了就来了。”
现在还没到正式做工的时候,姑娘和夏兰说了好长时间的话,通过这些对话,夏兰也知道了这位姑娘是夏兰的朋友叫牛春兰。
家里有个猪肉厂当杀猪师傅的爸,所以才长得这么壮实。心眼子很实,直爽的性子。和夏兰一起进来国棉厂,自此就认识并成为了朋友。
“你身子好了就好,那会真是吓死我了。你那个小姑子也真是的,手上怎么没个轻重的,那还有好长的楼梯呢,要不是不小心的,那不得告她故意伤人了。
进监狱里,看有啥好日子过得。还好你没事,要我说,你干嘛就嫁给了那么个人。还摊上了那么个小姑子,天天打扮的花枝招展的,那钱不还是从你身上出的。
她男人又死了,凭她的工资哪里买得起那些,你自己身上还没几件好衣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