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传奇姻缘 > 第31章 稻田插秧传佳话 邻里交谈化忧愁

第31章 稻田插秧传佳话 邻里交谈化忧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明日县的水田一年要种早、中、晚三季水稻,并有“早稻不插五月秧”的说法。

    也就是说,每年5月1日前,早稻的秧苗必须全部种到水田里,否则就会影响早稻的成熟,并耽误中稻、晚稻的种植。也就是说,农时是不能误的。

    农村的耕地是按人口分的。

    我家人口多,分的地自然不少。

    但是,因为我和大弟弟木树干在外地工作、上学,在家的两个弟弟和妹妹也都在上学,所以平时干农活的只有父母两个人。不像村里别的家庭,因为不少人家的孩子早早地就不上学了,干起活来,大人孩子一起上。

    我父母木卜凡、赵海云年纪越来越大了,体力早早就不行了,干起活来也不如以前麻利了。

    1986年,到4月底,我家责任田中的15亩水田还有一半没有插上秧。

    我父母束手无策,满面愁容。

    星期天,潘如莲、诸葛丽娟母女俩突然来到了太和村。

    潘如莲、诸葛丽娟先去了我家,然后跟着我父母木卜凡、赵海云走到了我家承包的稻田。

    诸葛丽娟穿着明日县造船厂的一身蓝色工作服,戴着一顶红色草帽,在这个贫穷的村庄里显得光彩照人。

    诸葛县长的老婆、千金来帮老实巴交的木卜凡、赵海云夫妇插秧了,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太和村迅速传开。

    虽然,过去诸葛丽娟家没搬到明日县城前,有人见过诸葛丽娟和她的母亲,但没见过她们的更多。

    好奇的村民们纷纷丢下手里的活儿,跑去一看究竟。

    大家想一睹诸葛县长的老婆、千金的风采,也想看看母女俩是怎么插秧的。

    他们看到,这母女俩一个气质不俗、风韵犹存,一个明眸皓齿、天生丽质。

    他们看到,母女俩脱掉鞋袜,挽起裤腿,挥洒自如,跳入水田;两个人插秧的动作虽然没有木卜凡、赵海云熟练,但也像模像样,插的秧还算笔直、整齐。

    村民们仿佛看到了难得一见的秀丽动人的风景,而感到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他们边看边叽叽喳喳、指指点点地议论着。

    太和村党支部书记杨万友也在旁观者中。

    看了一阵子后,杨万友好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跳到我家的水田里,大声招呼田埂上的村民:“别当看客了,大家赶快下田帮忙干吧。”

    杨万友还对潘如莲、诸葛丽娟说:“丽娟、大妈,你俩别干了,上去歇歇吧。”

    诸葛丽娟说:“不用歇。”

    潘如莲也直起腰,笑着说:“没事,不累。”说完又继续插秧。

    于是,几十个看稀奇的村民纷纷高高兴兴地行动起来,大家像下饺子一样,下到我家水田里,挑秧的挑秧、甩秧的甩秧、插秧的插秧,三下五除二,不到两个小时,嘻嘻哈哈的,就把我家插秧的活儿干完了……

    从此以后,潘如莲、诸葛丽娟母女俩没有再来帮我家干过农活儿。

    因为再也用不着她们干了。

    每到农忙时,杨万友就带人把我家的农活儿包了。

    以上的情况,当然是我父母后来告诉我的。

    杨万友先是接替李志军当了太和生产队队长。公社改为乡以后,生产队被取消,杨万友又担任了太和村党支部书记。

    杨万友通过参加一所农学院的函授学习,拿到了大专文凭。

    杨万友跟李艳玲结婚了。两人已有一个男孩。

    潘如莲、诸葛丽娟母女俩到太和村插秧一事,人们至今仍然津津乐道。

    有人说,这母女俩能放下身份,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来帮木卜凡家插秧,太不简单了。

    有人说,木卜凡、赵海云这样的平头百姓,能遇到诸葛县长这么好的人家,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还有人以曾经同诸葛县长夫人和千金一起插秧,作为炫耀的资本……

    邻居曹向前、闫小花夫妇常来我家串门。

    他们来了以后,曹向前与木卜凡下象棋,闫小花跟我母亲在一旁拉家常。

    闫小花过去当过太和生产队的妇女主任,能说会道的。

    这天,闫小花对我母亲说:“弦子又调到远洲这个大城市了,树干明年都大学毕业了,诸葛县长的姑娘也快嫁过来了。嫂子,你家的日子真是今非昔比,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唉,别说了,我跟你卜凡哥都愁死了。家里这三个孩子都管不过来,哪有钱给弦子娶媳妇呀……”

    “不用愁,嫂子。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小花妹妹,你说得轻巧。我愁得都睡不着觉。这事要搁你身上试试?你还会这样说吗?”

    “搁我身上?那我不得天天晚上做梦都笑醒?”

    “为啥?”

    “你没想想,明日县有几个县长?就他诸葛县长一个吧。还有那几个县长前得加个‘副’字。这还不说,关键是诸葛县长的女儿长得俊,我看诸葛丽娟就像个女明星一样,人品还好,还有通情达理、不嫌穷爱富的爸爸、妈妈。”

    “丽娟跟她的爸爸妈妈真是太好了。这样的人家真是太难找了。”

    “这样的好事哪能轮到我家?我那两个儿子,都是麻绳拴豆腐——提不起。那像你家的老大、老二,一个比一个争气。”

    “小花妹妹,你刚才话没说完。”

    “啥话?”

    “你说我不用愁。”

    “是的。你看我,一打岔把这话都忘了。”

    “我说你不用愁就是不用愁。”

    “为啥?”

    “你不知道?”

    “不知道。”

    “哈哈,你呀,嫂子。“

    “说呀,小花妹妹。”

    “你都没想到吗?”

    “没有。我只想到,没钱怎么娶媳妇呀。”

    “嫂子,看你平时也不笨,可遇到这事怎么不开窍呢?”

    “唉。”

    “弦子不是跟人家拉倒一回,又和好了吗?”

    “是呀。”

    “这回,你这个儿媳妇跑不了了吧。”

    “谁知道呢。”

    “我看是板上钉钉的事。丽娟娘儿俩又主动来帮你家插秧,这不是等于大大方方地告诉你,人家一个心思都在弦子身上?”

    “可能是。小花妹妹,你说的在理。”

    “你家一贫如洗,你又没有遮住、盖住,人家诸葛县长家知道得清清楚楚。人家都不怕,你怕啥”

    “我家娶媳妇,不得我家拿钱吗”

    “你家不是没钱吗?没钱就不结婚了?有诸葛县长家这棵大树呢。”

    “你的意思是……”

    “人家只有这一个宝贝女儿,会看着不管?你没钱,人家有钱,人家不光把女儿送给你们家,还会把弦子跟丽娟结婚的钱拿出来,倒贴呢。”

    “啊,不会吧?”

    “我闫小花今天把话搁这儿,嫂子,你要不信,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正在下象棋的曹向前抬头接过闫小花的话茬:“小花,你骑驴想去哪里呀?”

    闫小花笑道:“哪来的驴骑呀?”

    接着,闫小花把诸葛县长要要倒贴的话又说了一遍。

    曹向前说:“小花说得没错。弦子跟丽娟年龄越来越大了,丽娟比弦子还大1岁是吧,诸葛县长会眼睁睁看着这俩孩子结不了婚,撒手不管吗?”

    “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闫小花说。

    曹向前说道:“等着好事吧,卜凡哥,你们木家真是烧高香了。”

    木卜凡、赵海云都笑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