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平凡的历程 > 第1章 未命名草稿

第1章 未命名草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平凡的历程

    第1章凡人求学

    话说华国的南闽省通行四种语种。南闽语,榕城语,兴化话,客家话。这四种话语文字都是汉语。中国方块字。但是说起话来,各不相同。其中兴化语只流行于南泉地区的两个县。说话的人口约有二百余万人。但是历来兴化人识字的多。历代考上进士,举人的很多。当朝大官也多。五零年建國时,全国各地大学有五百名兴化籍教授,各大城市医院有五百余名主任医师是兴化籍人士。

    兴化地区民国后,各乡镇都建有小学。县城中学有初中,高中。各学校各年段考试前十名的学生免交学费。所以很多贫苦农家子女勤奋学习,考上初中,高中的很多。

    话说清朝同治年间。兴化军的兴太乡在兴化村三角埕街有一个黄氏祠堂。黄氏家族有二百多亩公田,每年收成后放入祠堂粮仓,供黄氏家族子女上学补助完成学业。这段时间,粮仓雇佣黄老大看守。这年端午节,黄老大回他家西林村南山屯拿棕子和煮熟的地瓜回仓库。这时当地有六个山匪打开粮仓,抓了一条狗,在仝库里煮狗肉吃。

    黄老大回来时,看见粮仓大门大开。他抓起靠在门旁边的栓门杠,堵在大门口。土匪见了,打不过,立即下跪,拜来黄老大为大哥,请黄老大吃狗肉,喝酒。黄老大见状,饶了这帮士匪,一起坐在八仙桌旁喝酒,吃狗肉吃到一半时,一个士匪趁黄老大不备,把他头上的辫儿绕到他坐的椅子。黄老人顿时动不了身。于是六个士匪刀,棍齐出,把黄老大打伤,连同椅子放到火塘上烧了。最后只剩下胸口一团焦炭烤状的肉,其他部分却烧没了。因为仓库离街山较远,没人发现。六个士匪不慌不忙吃完狗肉。

    粮仓的粮食也被土匪抢劫一空。

    黄老大的儿子去县里告状。不久抓到了士匪。追回近半粮食。黄氏家族把黄氏饲堂粮仓边上的东边两间厢房陪给了黄老人儿子居住。

    日月如梭,到了抗战时期,黄老大后代这时有六个子女,四男二女。两个女孩出嫁。四个男子三个已成家。老大黄理德带着四弟黄理常住在三角埕仓库两间东厢房里。老二黄理财,老三黄理富,各分南山两间老房。家中有二十亩南山贫田,四兄弟每人五亩。南山的田地缺水,狭小,土层薄石块多,五亩田的收成还不如三角埕的一亩田的收成。

    黄理德带着黄理常住在三角埕街上,耕种着五里外的南山十亩薄田。黄理常慢慢长大,就去兴太山路挑木板。兴太山后的兴化军游洋府山高林深,木材商人就开出木板块,雇人挑到三十里外的城关去卖了建房用。黄理常就和人挑了几年木板,后来结识了永春来的养蜂人,养起了蜜蜂。他小时还在兴太乡上了初小,有时去帮基督教教堂传道。三九年时,兴太人许惑青在城关被国民党中统特务追捕,许惑青躲在鸡窝里没有被抓到。逃出城关后,他就躲在山里和黄理常一起养蜂。一个月后,密蜂转场到永泰喂养釆花蜜,许惑青才离开蜂群,去苏北当新四军。解放后许惑青当了福建人民政府副省长,政审时省政府还派人找黄理常证明这一个月许没有被捕但与党失去联系的经历。

    不久黄理德准备把东厢房翻盖新房。黄理常就把几十箱密蜂卖了,所卖钱用于建房。两人合建了一座土瓦房。黄理常就离开家乡,去城东水沟村教堂当传道。同时兼开中药店,主营眼科和跌打损伤,外伤接骨。黄理常家当时有一男三女。大姐黄碧霞高中毕业在县红十字会当护工,后考上福建医学院。与徐玉清主任,张珍治主,王希娟主任是同学。她们班林姓同学是中共党员,三七年就被捕,关在沙县,医学院搬到沙县时,同学们看到她给国民党军官倒马桶,带小孩。她家是大地主,后来放出后,一直关在城关家中大楼的楼上。这个大楼解放后,成了仙游图书馆和文化局用房。因为林家人解放前去了湾湾,在兴化城里没有人,被政府收为公产。。临解放时林小姐和国民党中将吴石结婚,去了台湾。一九六七年文革时,国民党因文革泄密得知吴石是共产党员,就在台湾吴石夫妻秘密枪决了。

    黄理常家三女一男学习成绩都很好,一直在学校年段前十名之内,所以一直不需要交学费。一九四八年,老三黄清霞因为是十一名,需交五角钱学费。她只好回家拿钱。因为这事,一九五零年全县青年学生大参军时,黄理常的儿子黄文培,小女儿黄丽霞都没有告知家里就直接去参军了。黄清霞因为五角钱学费的事,回家告知,被家里不同意她参军,只好留在兴化参加了镇里土改工作队。

    话说黄理常的儿子黄文培,民国三十五年高中毕业,考上了丰亭国立小学当老师。不久黄理常夫妻也到丰亭教堂传道。民国三十六年,黄文培考上国立南京金陵医学院,公费生,不要学费。但生活费要自已挣。黄文培身穿教会捐的衣服,背着擦鞋箱,在南京大街上给人擦皮鞋挣生活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