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此事恐怕另有内情!
李想的到来,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北绒新皇看到李想,脸上的不悦瞬间消失不见。
他可以不给赵醇面子,但是李想的面子他不能不给,要不是李想带着大军及时赶来,现在他已经被二王子踩在脚下了。
北绒新皇立马亲自迎了上去,脸上挂着如沐春风的笑容,“哈哈哈,李先生,几日不见风采依旧啊!”
李想见状,收起骚包的表情,下得马来,嘿嘿笑道。
“恭贺王上,诛杀叛贼!”
北绒新皇顿时笑道:“这都多亏了先生及时来援,否则朕怕是要阴沟里翻船了!”
北绒新皇这话算是客气了,今日要不是李想,就不是翻船那么简单,整个北绒都要变天了。
李想笑道:“王上客气了,如今大乾和北绒互通边贸,乃兄弟之邦,互帮互助,乃应有之义。”
北绒新皇哈哈笑道:“先生所言有理!”
随后,李想便看向赵醇,连忙朝着赵醇躬身行礼道:“臣内阁行走,李想参见淮王殿下!”
李想说着,朝着赵醇挤挤眼。
赵醇会意,咳嗽一声,摆了摆手道:“免礼!”
李想这才直起身子,“多谢殿下!”
赵醇知道,李想这是将他的身份抬高,否则人家北绒皇帝还真不一定会给他面子。
有了李想的动作,北绒新皇也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才朝着赵醇笑道:“淮王殿下说请,朕准了!”
赵醇顿时松了口气,他就怕北绒皇帝刨根问底,否则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其实赵醇想多了,李想可是带着十万大军来的,即便不给理由,又能咋地?
难道北绒皇帝,还能跟他们干一架?
要知道,现在这里可是大乾的地盘。
李想也正是知道这一点,才暗示出来。
好在北绒皇帝也不傻,刚才只是赵醇直接要人,让他有些下不来台,现在有李想出面,那就没问题了。
有李想在,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随后,剩余的马匪和四王子的人,在大军的看压下,纷纷投降,那些马匪还余千余人,便被赵醇带来的人押着入了城。
到得此时,大战已经结束,北绒新皇大获全胜。
双方军士顿时欢呼起来。
随后,北绒新皇带着二王子和四王子的尸体走了。
他匆匆前来,还得赶回去处理二王子和四王子的部落,防止他们闹事。
临走之前,六公主脸色讪讪的看了李想一眼,便开口道:“李公子,你!”
李想顿时头大,摆了摆手,打断了她的话,“公主殿下,此事我都知道了,我跟你说过,我已经有娘子了,你我有缘无分,就此别过,告辞!”
六公主闻言,顿时脸现怒色,在北绒新皇的催促中,翻身上马,一扬马鞭,看着李想,恶狠狠的说道:“你这个负心人,本公主不会放过你的!”
说着,一夹马腹,拍马而去。
李想一脸愕然。
耶律齐走了上来,叹着气,拍了拍李想的肩膀,摇着头,也走了。
赵醇见状,忍俊不禁,捂嘴偷笑了起来。
被李想狠狠的瞪了一眼,这才收起笑容,但是微微颤抖的身子还是出卖了他。
李想白了他一眼,随后摇了摇头,感慨道:“哎!,人长的太帅,就是烦恼!”
噗嗤!
这下连身边的朱雀都忍不住了。
李想顿时也朝他瞪了一眼。
朱雀却不虚他,露出小虎牙,瞪回去。
李想立马气势弱了下去,撇过头去,“怕了你了!”
赵醇见状,走了过来,说道:“李兄啊,这次可是多亏你了,否则后果难料!”
李想闻言,顿时就炸毛了,“你还有脸说,如此大事,竟然不跟我商量,还让朱雀将我掳走,要不是本公子看出端倪,布置下引蛇出洞、破釜沉舟、瞒天过海、金蝉脱壳六六三十六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你就等着,我给你收尸吧!”
赵醇顿时被说的一愣一愣的,见李想发毛,也不敢回嘴,脸色讪讪的,不敢看他。
不过这货面对李想的时候,脸皮可不是一般的厚,仅仅两秒,就恢复了脸色,“哎呀,李兄,我还有要事在身,稍后再向你解释!”
说着就要转身离开。
李想顿时冷哼一声,“你觉得我会让你轻易离去吗?”
这个时候,青龙不知道从哪钻了出来,大有深意的看了李想一眼,“让朱雀送你回京,殿下也是替你着想,不想你卷进来!”
李想想起来赵醇确实是好意,不过依旧没给他好脸色。
他恼的是赵醇去冒险,作为朋友,他实在不想赵醇深陷进去。
赵醇也有些不好意思,走了过来,搂着李想的肩膀说道:“此事过后,我必定给你一个交代,如何?”
李想立马嫌弃的拍开他的手,斜着眼看着他道:“你觉得我会信你?”
赵醇闻言,低着头,沉思片刻后,小声说道:“此事关系重大,你还是不知道的为好!”
李想盯着赵醇好一会,最终还是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
赵醇和青龙匆匆回城,估计是审人去了。
李想无奈,只能返回营地。
战事了后,叶城重新恢复了过来。
那些马匪攻下叶城后,马不停蹄的攻打县衙,和北绒新皇的两万大军大战,没时间屠城。
因此,叶城虽然被攻下,但是却没有受到马匪太多的骚扰,只有零星的马匪抢劫百姓,死伤的百姓并不多。
而李想也带着十万大军,就驻扎在城外。
有李想的大军坐镇,叶城百姓和商人们,这才走出房门。
叶城县令安排人手,发布告示后,叶城渐渐的就恢复了生机。
京城,勤政殿。
永嘉皇帝端坐在龙椅上,揉着脑袋,将手上的奏章重重的砸在御案上怒道:“这个小子,在边城究竟干了什么,竟惹起了众怒?”
“边城的几位总兵都上了奏折,弹劾他目无王法,嚣张跋扈,私自调兵,抢劫军械营,如此重罪,怕是死上几回都不够。”
陛下发怒,殿内的小太监们纷纷低头,不敢发出一丁点声音,生怕惹怒皇帝陛下。
魏老太监伺立在一旁,拢着手道:“陛下,那小子虽然行事乖张,却也不是不知分寸之人,此事恐怕另有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