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 章 并州军变救灾大队
夜雨很大,不到半个时辰,汜水关上的平原就变成了泽国,大雨还在继续,水位还在不断上升。
那些被常寅提醒过的诸侯对常寅心里还是有一份感激的,至少觉得常寅这人还有些良心。
天大明
哗啦!哗啦!
河水暴涨,大水已经爬上汜水关前的平原上,那仓促间筑起的汜水关看起来有些危险,墙根处的夯土被大水冲刷不断吞噬着,露出里面用来拉扯加固的树枝和草根。
汜水关内的西凉军也吓得纷纷下城,西凉军不战而退,让出了汜水关,大军全部撤往虎牢关。
没有追兵,但西凉军还是退得很狼狈,后面的人害怕大水随时推倒关墙汹涌进来把他们带走。
有惊无险,西凉军也全部安全进入了虎牢关。
砰砰!哐啷!
终于,大水像个淘气的孩子把汜水关关墙拉进了大水,巨大雄壮的关墙一个猛子狠狠扎进了滚滚汪洋。
这么大的水,不知那些百姓怎么样了,常寅翻来覆去睡不着。
常寅好像记得原时空刘宏驾崩后中原发生过大规模旱灾、地震、海啸,董卓乱朝后又是大饥荒,而且最严重的还是瘟疫、一直持续了好几年,曹操的诗《嵩里行》有一句话很能体现当时的情景——白骨露于夜,千里无鸡鸣。
收集粮食和拯救百姓刻不容缓。还有就是人多的地方卫生差,容易滋生病毒,良好的生活习惯必须要坚持,常寅已经吩咐下去寻找那些明医,能请的就请,请不了的就绑架全家,防疫火力要集中使用才有大效果,比如并州除了重视农业生产,也专门发展其它产业链,煤矿、战马、药业等。
常寅作为穿越者,他没有强大的世家背景,但他有大量的金钱,大量的资源、有对未来的一些预知能力,这些是他的大杀器,有人会说世家是庞然大物,但他们绝对不是不可战胜的,时间之所以强大无非是他们拥有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还有社会舆论。
以并州的发展速度和大汉的衰微速度相互拉扯,并州将会崛起为天下第一州,不要以为不可能,汉末就是因为民族人口锐减才导致小小胡人都能建一方政权。
所以世家的强大是建立在大汉强大的基础上的,或者说强大的大汉就是因为有众多强大的世家组成的联盟,而皇帝只是一个代言人。
高强度的降雨持续了好几天,军中有很多人染上风寒,常寅让人准备了大量干净又干燥的床铺,凡是军中饮用水,全部用烧开的姜开水,包括洗漱用水,有症状的兵将也要隔离治疗。
“主公!并州的七路大军已经共两万多人进入了陈留!”
白虎卫一探子来报。
“好!太好了!你先下去吧!”
常寅对外面道:
“来人!”
许褚和典韦同时进来。
“主公,有何吩咐?”
“仲康、仲卫,你二人马上联络我们的七路援军,让他们全力救助受灾百姓,安顿好他们,如果有愿意去并州的,想办法送他们去,不愿去的帮他们做好灾后重建,不要在乎钱财,没了就从并州调。
两人领命而去。
常寅又带颜良和文丑先行出发去救灾去了,诸侯中袁术、韩馥两人手里粮食最多,常寅又费了五百战马和他们交换大批粮食,本来从并州来陈留是一人双马的豪横队伍,现在一半人变成了单马。
天灾的威力真的让人无法想象,那些百姓流离失所,连基本换洗的衣物都没有,身上只有湿漉漉的麻布衣,而且身上的衣物就是他们的全部,吃穿住都是问题。
面对近百万灾民,区区三千人分分钟就被淹没在人海中,不要说救灾,光维持治安都成困难,好在灾民都是分开成片,常寅带人先救最近的,安顿好一堆,再去下一堆,至于那些敢乱来的就让文丑和颜良拉到某个角落教训一顿。
被安顿好的灾民里会被抽调青壮出来让并州军老兵带领继续救灾,这样一来效率就快了很多,治安也好了很多,只是粮食和物资消耗的极快,常寅一狠心,直接让三千人把所有战马全部和诸侯们交换了,友好的诸侯如曹操、张邈等人直接派人供常寅调遣,其他诸侯也有捐赠物资的,当然也有袁绍、袁术、等高高在上的诸侯,百姓在他们眼里只是贱民,只是用来压榨的对象,公孙瓒同样是一路货色,反而刘备这家伙令常寅刮目相看,刘备是出人又出力的帮了百姓的。
没多久,常寅的两万多支援大军也来了,灾情也得到了缓解,常寅的并州小金库这次起码被掏掉一半,如果不是有煤炭和战马这两样产业,只怕常寅的并州也经不起这样造。
常寅一边做好事,一边为并州打广告。
付出和牺牲是值得的,中原百姓无人不知常寅仁义之明,无不感恩常寅的救援。
人口稀少的并州一跃成为人口大州,经过常寅的努力,并州人口达到五百万,而且还在增加,这些都是心向常寅的百姓,不像其他诸侯地盘上被控制在世家手里的那种。
关外的百姓有常寅帮忙,关内的百姓却被董卓祸害,水灾一样给雒阳造成灾难,董卓把损失从百姓手里掠夺回来,手段无耻、无情。
关中、司隶百姓减少近半,有无数逃亡到巴蜀、并州,雒阳宫中大臣也看不下去董卓的残暴,密谋除董卓,不过事情败露被诛杀者甚众,表面上平静下来。
七路并州援军完成救灾后再次往北而去,这次鬼才郭嘉也对常寅内心产生了敬佩之情,本以为常寅枭雄,可以借以天灾大肆攻城略地,数万生力军拿下雒阳,号令天下。
没想到常寅只为草木一般的百姓放弃机会,这才是大慈大悲者大智大勇,既生常,何生曹,曹操的路只怕没那么好走了。
七路大军没有走远,他们的目标依然是河东,只等常寅一声令下,拉起铁索架浮桥再次渡过大河抵达北邙山直入雒阳,这些只是常寅的设想,手下哪怕是心腹也没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