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石不惊
微风从湖面吹过,带来阵阵花香,曼舟倚靠在树下的藤椅上,手轻轻的拍着胸前的儿子,予安趴在她的身上睡的正香。
乔氏现在是天天围着小外孙转,只要一会见不到他,就想的不行,见周嬷嬷从外面走来,她便伸手将孩子抱了过去。
乔氏起身慢慢走到湖边,予安被人抱着换了怀抱,迷迷糊糊的睁开了黑溜溜的大眼睛。
他看着乔氏,欢喜的张着没长牙的小嘴,似是要找奶吃。
又挥着胖嘟嘟小手,嘴里“啊啊呀呀”也不知是在说些什么,奶娘赶紧将孩子接过抱在身上,两人就一起回了房。
周嬷嬷脸上喜气洋洋的,行了礼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开口:“夫人,大喜事,有好人家看上咱们阿香姑娘了。”
曼舟抬手示意她,在旁边的小凳上坐下说话,笑着问道:“是什么好人家?”
“昨个,阿香托人回来告诉我,说路掌柜家的娘子,想请我去说说话,我还想为什么要请我,结果今天早上一去,路家娘子便说,想给她娘家弟弟,向咱们阿香提亲。”
周嬷嬷乐的嘴巴都合不上,老脸笑开了花,一双手也在大腿上不停的拍着。
曼舟既惊讶又高兴:“路家娘子的弟弟,是个什么情形?”
“路家娘子上头有一个姐姐,已经出嫁,只剩这么一个弟弟还没娶亲,今年二十了,和他爹一起经营个杂货铺子。虽不是什么大富之家,倒也是吃穿不愁,那孩子我也去看了,相貌十分端正,配咱们阿香再合适不过。”
“阿香是个什么想法?”
“哎呦”周嬷嬷更高兴了:“这孩子以前来铺子里,给路掌柜送过东西,阿香也是见过的。”
曼舟点头,看来阿香也是满意的,家里又是周嬷嬷亲自去看的,想来是错不了,她冲元容使了个眼色,便坐直了身子。
阿香成亲以后,就有了自己的生活,即便和周嬷嬷认了干母女,那也只能算做是娘家人,毕竟有公婆健在,总不能叫周嬷嬷也住进去吧。
还有大香,眼下是暂时住在仙草堂,可逢年过节的时候,她一个人孤孤单单,总不是个办法,难道要一辈子都这样过。
大香温柔懂事,心灵手巧,虽然容貌有损,但是曼舟对她还是有几分喜欢的,心里也盼着她能像妹妹阿香一样,找个好人家。
乔氏的意思是,周嬷嬷伺候了她们一家二十几年,年纪大了,总该放她出去享享清福。
如果周嬷嬷能和大香在一起相互照应,那最合适不过。
元容将从屋子里取出来的银票,递到周嬷嬷面前,见她一脸茫然的望着自己,她“扑哧”一笑:“嬷嬷,夫人让奴婢拿给你的。”
曼舟笑道:“嬷嬷,这是我娘给你的,你收着。”
“这,这,这使不得,这些年夫人和老夫人都没拿奴婢当下人,奴婢心里感激着呢,手里也存了不少银子,后半辈子足够花了。”
曼舟站起身,挽了周嬷嬷的胳膊,两个人在花园里慢慢走着:“嬷嬷,从我记事起,你就在我身边,喂我吃饭,给我梳头,帮我沐浴。清河村一到了夏天,屋子里就全是蚊子,你怕我被咬,就成宿成宿的不睡觉,替我赶蚊子。你还记不记得,我第一次在村子被人欺负了,还是你提着菜刀去找人家理论,吓的那家人都以为你是个疯婆子。”
曼舟笑着笑着就哭了:“我爹死的早,我娘又是千金小姐,没干过粗活,那些年一直是你冬天洗衣劈柴,打水做饭,手上冻裂的口子,一连着许多年都不好。原本你是可以卷了银子,抛下我们逃走的,可是你没有。”
周嬷嬷已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她使劲的抹了把脸:“你娘也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娇娇女一样的人儿,突然爹娘都没了,老侯爷当年把她接进侯府的时候,她才六岁,她小小年纪就知道自己是寄人篱下,许多年都不曾笑过。”
曼舟停下脚步,转身拉住她的手:“嬷嬷,这两张银票是我和我娘给的,你在阿香家附近买个院子,再把大香接到身边,你们两个以后也好相互照应,这样我和我娘才能放心。另外剩下的银子用来给阿香置办嫁妆,等她成亲时,我再另给添妆。”
周嬷嬷想要给跪下给曼舟磕头,曼舟拉住她坚决不许。
元冬从外面走进来,要把昨天晚上他们救下来的那个汉子的事情和曼舟禀报。
她招手令元容扶着周嬷嬷出去,这才走回屋去听元冬说话。
昨天晚上,顾砚初令人将那个汉子和他母亲救下,安置在了前院。
又着人去仙草堂,拿了药给老太太服下,折腾了一夜,直到今天早上才好转了不少。
汉子叫石不惊,桂田人士,因家乡遭了水灾,便带着老母亲外出逃难。
石不惊的父亲故去多年,因家贫一直没娶媳妇,他身上的功夫是家中祖传的。
他家祖上几代都是镖师,只因父亲被人陷害,在赔光了家中所有的银钱之后,自尽而亡。
只有他与老母亲两人相依为命,逃难途中,老太太感染了风寒,他们又无钱医治,昨天才在那里卖艺,想赚几个买药的银子。
元冬道:“大人说,可以让他们多住几日,等老太太好全了就可以走了。”
见曼舟有些心不在焉,她又接着说道:“夫人,那个石不惊的功夫相当了得,早上木泽非要拉着他比武,结果两个人打了半天,愣是没分出胜负。”
曼舟听到这话时,明显精神了一些,这个石不经如果武功不如木泽或者是与他不相上下,那肯定早就败下阵来。
两个人打了半天,还没分出胜负,那就说明他的武功一定在木泽之上,只不过是不好意思打赢他。
如果真的是一个身手不凡的人,能留在顾砚初的身边最合适不过。
她吩咐元冬:“先让他们母子两个在这住着,只要他不提离开,谁都不许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