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乌龙江轶事 > 第358章 俩兄弟短暂相逢

第358章 俩兄弟短暂相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358章 俩兄弟短暂相逢

    可是,这时候他们招兵买马已经是大大的不如从前了。

    当初,李德权和高疯子打垮了范崇实的进攻,在金溪坝一带重新拉队伍的时候,处在刘存厚和熊克武的夹缝中,只要有钱、有粮就能招到人。

    自从红军来了以后,由于不断地扩红,稍微年轻点的青年男女都去参加了红军,留下来的不是老弱病残,就是妇女儿童。

    他俩好不容易拉起了两百多人的队伍,还没有投入训练,上级又下达了扩红命令,要求赤江县所有的赤卫队员和“少共国际师”的红小鬼都必须参加红军。

    李德权和高疯子只好把那些身体好、人年轻的游击队战士送到了部队。

    在这次扩红中,李文壮和弟弟李文烈随着“少共国际师”的红小鬼参加了红军,他俩被编入三十四军,李文壮分配到警卫连,李文烈年纪小,被分配到军部宣传队。

    红军兵临乌龙江东岸,歼灭了川军五个团,震动了刘甫,他下令川军在溃逃时掠走江东岸所有的船只,劫不走的就统统烧毁。

    面对滔滔的乌龙江,红军要跨过西岸,必须解决过江的舟船问题。李文壮参军的第二天,就随同所在的警卫连开赴到苍溪县王渡场,为造船工人担任警卫任务。

    王渡场地处乌龙江支流东河岸边,周柄文曾经在这里领导过三堆石农民暴动,这里群众基础好,人民拥护红军的热情高,而且地势开阔,背靠山梁,面对河滩,周围树木茂密,确实是利于隐蔽造船的好地方。

    可是,白手造船谈何容易。李文壮长在李家山,却自小经常随同母亲到两河口去赶集,他见过那里造船的船坞,可是,眼前除了一片荒滩、树林,什么也没有。

    使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来这里不到几天,就看见从山上运来了一堆堆大圆木,随后,打铁的炉盘,锯木料的架子,还有吊葫芦和工棚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了。

    他看见数不清的木工、铁匠从四面八方涌来。木工们在露天坝里锯木材,造船架。铁匠们把收集来的废铜烂铁烧红了,打成一颗颗钉子。老百姓把自己点灯的桐油,姑娘们把自己漆嫁妆的生漆也拿出来交给红军造船用。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七十五只崭新的木船就奇迹般地摆在了河滩上。为了不让敌人的侦察飞机发现这些木船,聪明的木工师傅又从老乡那里要来锅烟灰,把一只只木船涂得漆黑。

    紧接着,李文壮所在的连队又接到新的任务,上级命令他们和后续部队的战士同民工们一道,把木船抬到苍溪县塔子山渡口去。

    从王渡场到塔子山渡口,有一条水路和一条旱路。水路有百多华里,不仅路途长,而且极易被驻守在江西岸的国民党军队发现。

    旱路虽然只有五十多华里,但中间隔着一座陡峭的云峰山。为了保密和争取时间,红军总部决定利用夜晚,走旱路抬着木船到渡口去。

    3月27日,抬船的队伍出发了。漆黑的夜晚笼罩着大地,山风刮得“呼呼”地响。

    强娃子跟着战友和民工们抬着硕大的木船,迈着坚实的步伐,沿着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云峰山,路也陡得难于上青天。

    抬在前面的人,往往要一手抓着抬杠,一手拉着绑船的绳索往前走,否则,抬杠一旦从肩膀上滑落下来,十几个抬船的人都会摔跤,弄得不好,就是船毁人亡。走在后面的人也不好受,他们既要紧紧抓住抬杠,还要推着船前进,否则,木船就要顶在他们的身上,一步也前进不得,而且在很多时候,他们的鼻子、嘴巴不是碰在小路的石梯上,就是贴在前面人的脚后跟上了。

    李文壮是抬船队伍中年纪最小的一个,沉重的木船压在他的肩上,火辣辣地痛,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也不能腾出手来擦一下,他喉咙渴的冒烟,也顾不上拿出水壶渴一口水。

    木船上的锅烟灰,随着汗水滴进了他的眼睛,刺得生疼,他和战友、民工们一个个都成了黑花脸。

    就这样,李文壮和其他的红军战士、民工们辛苦了两个夜晚,终于把七十五只木船抬到了塔子山脚下。上级为了犒劳他们,给每个抬船的战士和民工发了两个大洋,还给红军战士们放了一天假。李文壮参军以后,已经有一个月时间没有见到弟弟文烈了,他特地利用休假赶到军部宣传队去探望他。

    小别重逢,兄弟俩见面格外亲切。李文烈年纪小,见到哥哥,什么也顾不得问,就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参军一月后所经历和见到的新鲜事。

    “那天,上级让我们宣传队的娃儿到塔子山去,对着河对岸的蒋匪军搞宣传。”

    兄弟俩坐在营房外的树林下的石头上,李文烈兴奋地对二哥说:“我们男娃儿站成一排先唱:‘什么出来满天红?什么人起来闹革命?为啥起来闹革命?’那些女娃儿就接过来唱:‘太阳出来满天红,穷人起来闹革命,为了翻身闹革命。’二哥,你猜,我们的歌唱完以后,河那边的敌人做什么了?”

    李文壮摇摇头,笑着对弟弟说:“我又没有在场,咋个晓得呢?”

    “嘿嘿!”李文烈拍着手,高兴地对哥哥说:“河那边的碉堡里住了一个班的敌军,他们全部带着枪,划着一只小木船过来投降了!”

    李文壮高兴拍着文弟弟的肩膀,说:“文烈,没有想到,你们宣传队的娃儿小小年纪,还真不简单啊!”

    “还不止这些呢!”李文烈站起身来,面朝着哥哥,得意洋洋地夸耀起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