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规划未来
今日,带上做好的豆腐,豆干,又带上豆花,前往福满楼。
刚一到酒楼,朱掌柜已等在那里,就迎了上来:
“哎吆,你怎么才来啊!昨儿我们就上了豆腐,豆干做的菜,不到一个晌午就卖光了,明儿每样各要五十斤。”
“没问题。我今儿带了另一种吃食:豆花,给掌柜尝尝。”一边说一边拿了出来,顺便舀了两碗,看着又白又嫩,才缓缓开口:
“这就是豆腐花,两种吃法,第一种,里面加糖就可以食用了;第二种,加酱油,醋,葱花,咸菜,茱萸就可以食用了。”说着已调制好两碗,两种味道。
“朱掌柜,请品尝!”
看着从来没见过的吃食,朱掌柜拿起勺子舀了一勺,放进嘴里,细细品味起来,又嫩又滑,非常美味,吃完又舀了一勺。尝了第一碗几口,甜的;拿起另一个勺子,尝了另一碗,味道截然不同。他更爱吃后者咸口味的。
“不错,这个定价几何?”
“和豆腐一样,五文一斤。”
“贵了,四文。”
“成交。”
“这个明天先送三十斤。”
“好的。”
拿着结算的银钱,带着两人又去采购一番,路过品味斋,走了进去,她还不知道这个时代有什么点心,进去一看,品种不多,绿豆糕,云片糕,豌豆黄,桂花糕,米糕,杏仁酥,每样要了一斤,让两人提着。
回到家,把糕点给了老爹,老爹告诉她,家里黄豆不多了,她独自赶了牛车出去,走到偏僻的地方,查看周围没人。从空间拿出黄豆,把牛车堆的满满的,才慢慢悠悠往家走。
到了晚上,又出去了一趟,又拉了一车粮食,十斤肉回来,众人都以为她买的,没有怀疑。
张君雅把明天酒楼要三十斤豆花,豆干豆腐各五十斤的事,和众人也说了。大家都很开心。
以后要做的事越来越多,东西越来越打眼,她不仅要赶紧提升异能,还要考个功名,一步步爬上去,才能有自保之力。
本朝女皇不想受制于世家,大兴科举,培养寒门学子,原主已是童生,接下来就要考虑其他考试了。
府试,要去府城考,考中了就是秀才。接下来是乡试,即举人考试,三年一度,在省城举行,考试是在八月份,也叫秋闱。会试,即贡士考试,考试时间为乡试后的第二年三月份,也叫春闱。殿试,女皇亲自出题选拔,在四月份皇宫举行,选取前三甲,即状元、榜眼、探花,其他都称为进士。
正好再过几个月可以参加府试了,古代的考试她还挺期待的。
张君雅已经请假两天,明天要去书院了,嘱咐了众人,又给了老爹二百两银票,以以备不时之需,加上正在盖房子,用钱的地方还挺多。
第二天一早,张君雅吃过冬雪准备的早饭,就去了书院,决定走科举这条路,就要下一番苦功夫了。
到了书院,找了陈夫子,和她说了自己打算,准备参加几个月后的府试,陈夫子点头同意了:
“你去试试也好,这几个月有什么不懂得,就来问我。”
“夫子,我知道了。学生一定会努力的。”
陈夫子满意的点点头。
回到住处,白令凡就冲了过来,皮笑肉不笑的问道:
“张君雅,你不会是那天去了青楼给吓得吧,躲在家里好几天不敢见人?书院都不来了。”
“谁说的,我家里有事。”
“我就相信你一次。”
张君雅听了这话瘪瘪嘴,老娘要你相信?又听他神秘兮兮的说:
“听说没有,王大宝家被江洋大道洗劫一空了。肯定平时亏心事做多了,王大宝也得了怪病,听说全身流脓长疮的……最可怕的是,王大宝竟然不是王家的种,是她爹和别人生的,现在带着王大宝被那人接了过去,那人的正夫是个爱吃醋的,天天打得不可开交,家里鸡飞狗跳的……”白令凡只顾自说自话,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她张君雅什么时候变成江洋大盗了?真是谣言可怕啊。
听到王大宝过的不好,她就开心了。这就是惹她张君雅的下场!
这几天张君雅天天拿着书本,走哪里都带着,还好她过目不忘,学起来也算轻松,又找了些之前考过的试题,研读了起来。日子有条不紊的过着。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房子盖好了,宽敞明亮,每个房间都很大,每个屋里都盘了土炕。后院空地位置足够大,可以开垦出来,用于实验种东西,前院还留了空地,可以种些花草。院墙也修的很高,上边还插了瓦砾,院子平平整整,全是青石铺至而成……她很满意。
“雅姐儿,房子你看满意么?”
“满意,辛苦村长了。”
“房子,加材料费,人工费一共花了一百八十五两,这是账目,剩下十五两,你看看。”村长一边说一边递给她一个账本和一个钱袋子。
“村长,不用给我看账目,我相信你,剩下的十五两你留着吧,就当村长这么多天帮我辛苦操心盖房子的酬劳了。”张君雅没有接,不是她大方,村长确实是个好人,帮原主一家良多,她现在回馈一二,是应该的。
“这使不得。”村长忙推拒。
“村长要是不收,以后有让村长帮忙的地方,我都不敢开口了。”张君雅故作生气的说道。
“好吧。”听了这话村长只能收下。
“雅姐儿,土炕队的事,我已经准备好了,让村民们能不能去你家看看土炕。”
“没问题。”张君雅一口答应下来。
下午,村长就带着一群村民来看土炕,一边给大家介绍,一边示范怎么用。说了价钱,不贵,有几户人家已经预订了要盘土炕,这几家都是有老人孩子的。还有些人在观望。
据说,后来几个月里,村子里几乎家家都盘了土炕,而且周边村子、镇上都有人来请她们去盘土炕。让村民们赚了不少钱,尤其去大户人家,报酬更是丰厚。村民们都很感谢张君雅。
最后土炕流传到了县城、府城,京城,风靡一时。
县令听说这是一个叫张君雅的童生发明的,无偿交给本村村民,为了让她们多一份收入,多吃一口饱饭。县令大加赞赏,还赏了她五十两白银。这都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