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杨家乔迁新居》
七年的背井离乡,四处漂泊的杨家母子,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新宅还有迎来了体面的婚礼。
今天又是乔迁之喜,大门前杨府灯笼高挂,楹联鲜红,一派喜庆的景象。
金玉梅出生豪门,在她22岁那年的初春,她坐着八抬花轿,在杨家老宅大门前下轿。
那天金新娘身着大红绣袍,披着大红盖头,踩着莲花步,穿着大红鞋。她在一片唢呐和鞭炮声中,在金童玉女的伴娘中间,步履轻盈,款款地走进了杨府。
高堂坐着母亲,李可娥笑容可掬,对大儿子、儿媳表示深深地祝福与贺喜。
中午的酒席高朋满座,邀约了整条巷子里每户的双亲前来喝喜酒。左邻右舍的游宅、叶宅、廖宅,几家帮忙提供大厅和桌椅摆酒席,让这场婚礼热闹非凡。尤其是娘舅家李府大院所有的长辈、晚辈来了好几桌亲人,足足给杨家撑起了门面。
杨府头天就杀牛宰羊,提早准备好在今天款待所有的嘉宾。
祖宅分配,按照古老习俗是左手为大,右手为小。大儿子杨景入住左边,次子杨浩入住右边。
也就是说,杨景住左边。正厅是大老婆刘曼的青芦,中厅是二老婆金玉梅的新娘房,下厅是三老婆许桃开的香房。三个老婆共一个厨房,一起吃饭不分家。
谟武的风俗,嫁女儿是以男方选的日子为吉日,也就是说,女方在吉日前一天办酒,次日清晨由至亲的人陪同新娘去男方,这样的场面叫送亲。
金玉梅的父亲金小虎,由于他是外地人,他迁移来谟武居住没有什么亲人,于是金老爷子就认了几家从洛阳逃荒来的老乡做亲戚,让他们做送亲代表,陪同千金小姐来杨家府上喝喜酒。
说起这段故事,奶奶说:“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杨家第一故乡是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那里是杨家将的老家。
元朝战乱后逃难到第二个故乡四川绵阳。
后迁徙到河南开封府石板桥头第一村,为第三故乡。
又在明朝时逃水灾,祖先迁徙时赶着母猪举家搬迁。
民间传说老母猪可是个吉祥物,象征多子多福,老祖宗觉得应该由它来决定迁徙的居住地。走到福建泰宁府一处大石岩洞穴,母猪一头窜进去不肯出来,老祖宗看到石头底下正好遮风挡雨,连瓦片都用不着,干脆就在这里安营扎寨了。
后来皇帝将此处大石岩封赐为“圣封岩”。圣封岩是泰宁的一个传奇。原因是原先有在这里生活的岩石洞穴居住人,他们都是宋代杨七郎的后代,清朝初到杨太公已经是第38代了。
杨氏族谱记载,杨七郎名杨绍达,生有二子,如今居住在泰宁的杨氏后代源于杨七郎的第十七代后裔迁徙至本县的瑞溪堡杨家坊,后又扩至县境内的圣丰岩、广上、溪东、寨下等地。开始为一两户,后来繁衍成了十数户,逐渐形了后来的家族式村落。
回望那段历史,曾经歌声朗朗、诗书礼乐的岩穴人家,不禁心生感慨于杨氏家族的盛衰过往。
老祖宗赶猪母来到福建泰宁圣丰岩居穴,这里有杨七郎的第十七代后裔,之后杨太公点火烧杨家坊这个第四故乡的房子,为了逃火灾连夜坐船到顺昌谟武村,又把谟武村作为了杨家第五个故乡,至今延续居住100多年了。
每当奶奶谈起那段往事,她就说:“杨太公主持这场人为的、荒唐又残酷的点火行动,烧杨家大院时,很适合逼着杨家坊的年轻人翻过眼前那几座大山,逼着他们走出穷山沟。远离了门口的高山云雾,背井离乡后,他们便只能去开拓他乡的新的一片土地,把它作为繁衍生息的杨家后代的根据地。”
杨景颠沛流离了七年,吃尽了人间酸甜苦辣与磨难,最终从黑暗迎来曙光。现在即将是他结婚生子的年龄,也是大展宏图创事业的年龄,也是杨家这支血脉茁壮成长的时期。
大哥的喜酒办完之后,很多亲戚朋友跟杨浩开玩笑说:“杨浩现在轮着你了,大家等吃你的喜酒,你有什么打算啊?”
杨浩带着少年特有的羞涩说道:“我阿舅说找老婆要在城市找,城里的女孩子见多识广,会帮我打理生意!”
李可梦在旁边听了也笑起来,他是这样对杨浩说的:“外甥狗,你听阿舅讲话没错,找老婆不一定要漂亮,但要看她女方的家庭,看她有智慧的母亲,这样教育出来的女儿找来,一般头脑不会差。当然凡事要你自己定夺,阿舅只是一个建议!”
杨浩深深的向阿舅鞠了一躬应答:“阿舅,以后我遇上心仪的女孩,我首先向您汇报!”
这几天杨家三餐大鱼大肉,又住在新房,次子杨浩想待在家里快活几日,却被母亲赶到省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