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 > 第236章《以退为进,先得人心》

第236章《以退为进,先得人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输得坦然,赢得其所。

    今天是正月初十,榕城天空淅淅沥沥飘来了雨夹雪,如雾、如烟、如潮。

    午时,衙门考场庄严肃静,衙役列队维护治安。近六十个考生抓阄号,顺序上台答写考卷。

    当考官点名喊“杨柳”时,人群里一个童声回答响亮:“到”!

    杨柳快步上去,直走主席台,首先行学生礼仪,向在座的评委老师跪拜磕头。张静茹张老师一惯喜欢杨柳,赶快站身离席,双手扶起这名爱徒。

    “谢谢师恩大爱!”杨柳感动地说道。

    “杨同学不必客气,快快请起,雨天,地下潮湿。”

    考核从考写毛笔字开始,由于雨天寒冷,杨家母子三人穿衣单薄,全身湿透,冻得杨柳瑟瑟发抖,手臂把握不好,下笔自然不稳,造成字体墨迹轻重摇摆。

    杨柳什么雨具都没有,连袖口都是开裂的,都没有针线缝合,就是这么直接的穷。

    写字要躬身向前倾四十度,雨水淋湿了她乌黑的头发,雨水又从她的头发滴落在纸张上,掺淡了墨迹,笔尖吻去,字如水写,纸如飘洗。

    李可娥头戴一顶竹斗笠,静静在观察着考场一切的动态。当她注视着女儿拿毛笔的小手被冻红冻肿,还在继续完成考卷时,自己却帮不上忙,正痛苦着急时,没想到次子杨浩一个健步冲上台,脱下衣服当作伞,遮住妹妹头顶落下的雨水,兄妹之情瞬间定格在这风雨间。

    母亲瞬间苦脸露喜悦,握住右拳轻轻地说道:“情同手足,我杨家有望!”

    遗憾的是,这个环节,杨柳写字失利。

    看那些正在写字的老先生,看他们的装束就是人上人了,头盖保暖帽,身着大棉衣,长棉裤。每位先生背后站着两个门生,一个举油皮伞,一个提木炭火笼热身。加上几十年的毛笔功底,肯定占上风。

    当评委举牌亮分,考官宣布杨柳不及格时问道:“是罚银子呢,还是爬桌底”

    杨柳没有考虑,自报家门:“爬桌底十圈。”

    说到就做到,她双膝跪地,撑手就爬。一圈,两圈,三圈,四圈,五圈,爬到第六圈时,台上全体评委反而站起身来,为杨柳的勇气和担当鼓掌,因为杨柳是他们的学生,也因为这位学生的家境贫寒,而愿意自己当众被人羞辱,这何尝不是一种拼搏尊严呢?

    杨柳才十岁,而她为家争光的胸怀大志,却永远超过了这个年龄。在这样荆棘载途,一贫如洗的家庭里,在这样风雨飘摇,处境困难的岁月里,今天的爬,就是为了明天不要爬!今天的羞辱,就是为了明天杨家不会再被人羞辱!倘若今天不去努力,亲人明天便会更吃苦!

    接下来,冒雨继续考书:考背诵《三字经》,并讲解内容,分析文章。

    古代的私塾教育也有规范,私塾教育其实也是从小到大逐渐增加难度。孩童时期,主要教育的科目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家文》。这都是启蒙科目,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接触一些比较有深度的文科类型的书籍,比如《论语》、《大学》、《中庸》、《四书》等等教材。

    那么,这轮考文科,要求启蒙班先生背诵并讲解《三字经》、《百家姓》的内容给主席台上的评委听,最后出得分。

    杨柳是省城女子学堂培训班考核出来的,文化达到六年级毕业班水平,已是考取步入中学部了的。无论在背文章和讲解能力上,表达程度上都是按照学校的正规要求,而且口语符合标准,加上平时有朗诵的习惯,她此刻冒雨背诵,讲解,童声洪亮又驱寒,加之音质好,更是锦上添花,而恰恰是那些老先生所不及。

    整个台江正60多个私塾老师,他们的年龄都以老者居多,都是“之乎者也”、“子曰”这一类的老秀才。不论他们发音,咬字都欠缺。

    尤其是去三婶婆家闹事的山羊胡子,因为他缺了一个门牙,不但声音不饱满,而且都是念半音出来,因此他是倒数第一。此时,他才有感到一点小小的羞愧,才感觉到上了岁数,可岁月不饶人,今天他会输于牧童杨柳是注定的。

    当然,背诵《三字经》、《百家姓》按理说是这些城市老先生几十年教书的常用课程,是张口就来的家常便饭了。

    整场背书、讲课考试环节,杨柳考了好成绩,奖励两决银元,领奖时,让这个十岁的牧童喜出望外。

    杨柳没有忘记恩师的谆谆教导,才有今日成绩。她再次走上前,向主席台跪拜磕头,赢得了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