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穷人孩子早当家,一纸家书泪汪汪》
说起泰宁杨家坊杨虎,是九十多高龄杨太公的贴身传人。他是杨家将第28代后人,一手杨家枪出神入化,任杨家坊弟子教头。这次“培养寒门出贵子创业”计划中,他是主要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杨家小孩婚姻大事,李可娥不敢私下做主,一定要启报杨家杨氏家族。于是李可娥的有事重托杨虎头。当然这也是杨虎头本份的责任。
那么,杨景住的地方谟武乡到泰宁杨家坊,三百多里山路。杨虎头晨起骑马扬鞭直奔杨家坊。冬天的闽北不冷也是寒风凛凛,小雪散花,小路崎岖冰滑,宝马难行。第二天的晌午,杨虎头才到了故乡——杨家坊。
寨子和三年前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多了一些小孩的生面孔。也许这三年来,族里人口逐渐增多,小孩子茁壮成长。看见三五成群地晒太阳,无所事事,嘻嘻哈哈,吃喝玩乐,这些同龄人和杨景三兄妹对比起来,那就是天壤之别了。杨虎头心有说不出的滋味,心里默默地说了一句:“真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啊!”
杨虎头虽然今年五十五岁了,因为李可娥的丈夫辈分大,所以杨虎头只能叫李可娥一句“嫂子”。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诗来形容杨太公很合适,不要说日落之时天色已晚,满天的红霞依然很瑰丽。
九十多高龄的杨太公,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是杨家坊一千多杨氏家族里,最有权威的长者。三年前,杨景一家背井离乡,逃难出走,是杨太公一手策划的。他要让杨氏后代走向人生巅峰,不只是战场上打打杀杀,而是要懂得,在太平盛世的年代里,自己能够丰衣足食,而不是靠朝廷救济的一斗半米。他不能惯坏了年轻人,让他们丧失了斗志,不能毁了子孙,把他们娇生惯养、懒散懒隋、整天无所事事,而是要他们勤劳之下,还要懂得经商之道。将来创建另一个杨家农耕,安宁祥和的家园。
杨虎头到家后,禀报杨太公,他是这样说的:“杨景不是从前的幼嫩的小少爷了,现在经得起煎熬,苦难,磨炼,已逐渐崭露头角。”
杨太公听了杨虎头的禀报,喜在心头,笑在脸上,当即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杨景今年十八了,婚事可以定准,但未来的孙媳妇,一定要懂得相夫教子,懂得记账识字,协助杨景经营扶持为首选。”
杨虎头从怀里,用双手启上了一封家书,让杨太公过目,杨太公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书信,默默地读着……
亲爱的奶奶:
您好,我是您孙儿杨景,一晃儿三个秋天就过去了。这三年里,我日日夜夜胆战心惊,不知该怎样表达这三年来艰难困苦的日子。
那年的中秋夜晚,您到叔叔家住了,可我的生日,我的15岁生日时,谁知后院着大火了,一会儿众土匪骑大马,手上火把高举,冲下山把爹爹捆走。慌乱之中,杨虎头杨叔叔断后,喊我与母亲四人朝码头相见。
奶奶,我目测不到与您的距离,我只知道奶奶在江水的上头,孙儿在江水的下头。三年前的那晚,是我们家人的诀别,我们母子四人跟着杨叔在黑夜里,冒雨小舟,乘风破浪,激流而下,漂流了一整夜零半天,来到了外婆、外公的家乡。
可是外公外婆不相认,舅舅、舅妈不开门,迫使我们母子四人蜷缩在江边娘娘庙的杂物间,我们不敢声张,不敢问来路人。母亲日日夜夜以泪洗面,我们走投无路,沦为乞丐,迫不得已,上山砍柴为生。干柴卖给当地财主,财主付破铜烂钱不说,还叫恶狗追赶咬我。
处于初来他乡,我们饥寒交迫,时常食不果腹,九岁的弟弟浩浩,到潲水缸里捞肉吃,被外公家的厨师抓住,被打得吐血倒地。还有杨柳病倒在深山老林,我冒雨背着六岁的妹妹,到了河边不见码头渡船,只好把妹妹放在牛吃水粥的木盆里,冒着大雨洪水,推着木盆游泳过河,往七里山路之外去,连夜赶到外公家求医……
这一切的一切,孙儿不敢泪湿家书,只有墨迹洒满香纸。
尊敬的奶奶,孙儿无颜叫您来救我,这次杨叔前往故乡,听说是为我婚事前行的,我背着母亲写信与您请求,我不想找媒婆介绍的女孩。顺便告知奶奶一个秘密,孙儿去年卖柴到福州省城,在榕城认识了两位少女,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不敢保证与她俩今生有姻缘,但我想等待这份来之不易的友谊,再定婚姻,还望奶奶为孙儿做主,切切。
祝:奶奶玉体安康,福如东海!
孙儿杨景手书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