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 > 第42章 《娘舅教外甥生意门道》

第42章 《娘舅教外甥生意门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闽北第一村。

    谟武自古被誉为明珠耀眼的村部落,北靠宝山脚下,东向连接武夷山山脉。

    年月二十七的圩日,是谟武村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圩日。

    谟武的三条大街被称为“贵人街”,它是谟武主村非常光彩的商品街,也担任着主村景观的重要角色。排列的各家门面都是谟武村里有钱有势的财主开的,一般小资本的人家是开不起的。门面租金高,货物也是高档次。

    山珍稀禽这类动物,店主首先要收来家里养着,叫“囤货”。每天经营野猪、山羊生意的铺子的老板,要先付定金给打猎人。开店人多,打猎人少,一天天价格猛涨。那么有的平民百姓就说:“过年了,不去讲价钱,多少要称几斤山珍海味给家里老少尝一下。”

    海鲜铺,每天有从福州省城上来的商船,停泊在谟武村的河边码头,需要进这些新鲜货。店铺老板就得付现金,但百姓买时却有很多人赊账,所以老板就必须要垫付很多资金。

    还有遇到人家办红白喜事的客户,购置物资时都是挂账,要等人家酒席五六天结束了,才会上门给你结账。所以开这类铺子的本钱要厚。有的商铺也是咬着牙顶着,有时还要借高利贷支撑,到了穷途末路时,没办法只能转卖了自己家里的财产,比如卖掉一片山林,几亩田,竹山等,作为资金周转。

    金银首饰店,绸缎布行,裁缝铺,茶叶店,当铺,这些上档次的店铺也是主街的“实力派”。

    十三条小巷子的各个商铺的年货也是堆积成山,有土特产的红菇,香菇,冬笋,鸡鸭兔鱼,有米行,杂货铺,香纸烛铺,这些全是百姓主要的年货。

    二十七的圩日,谟武的女儿家有送猪腿到娘家过春节的风俗习惯。 所以这天,谟武十八庄猪肉铺、牛肉铺、羊肉铺从半夜三更到晚上,屠夫都在忙,最辛苦了。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手脚不停地宰杀家禽,来供应本村和外村的过年肉。

    讲起谟武村,它经过几个朝代的演变与规划,在清朝中叶,各行各业更是进入了鼎盛时期,被誉为“小福州”。它不但历史悠久,古老习俗又多,一些迷信,规矩,色彩,浓厚的民族风俗,都逐渐在这个村子上演,它自古就是个神秘的村落。

    这里要补充一笔的是,潘有根去泰宁调查李可娥丈夫被“绑架”之前,事先到过江西赣州李可娥舅舅连真彪狱长家,舅母在二十四日早上托他带的一些年货,其中就有一把猪脚,有草鱼,野兔肉,年糕等等,因为冬天寒冷,这些肉类放两天还是新鲜如初。

    谟武出嫁的女儿送春节礼物去娘家时,讲究四色,这四色是:猪脚一把,草鱼一条,公鸡一只,面条三斤。另外红米酒十斤,表示红红火火,十全十美。客气的女儿会缝一套衣服给母亲。

    舅母送的猪脚,李可娥舍不得吃,又添买了活草鱼,大鸡公,面条,另外打了几斤家乡的红米酒,等杨景柴火卖掉,陪着儿子担去了外婆家。

    今天,外公,外婆见女儿和外孙子送年货来,非常满意,也是很感动,感动的是女儿没有忘了故乡的感恩风俗。往年因为女儿嫁到杨家那么远,山路水路不方便送礼,十四个年头过去了,父母亲都会包容,也就没有去责怪女儿女婿。

    今年反而是外孙杨景,用砍柴的辛苦钱,备齐这么贵重的礼物,俩老人心里又高兴又难受。

    外婆捧着杨景的双手,吩咐后天三十早上,带着弟弟妹妹下山来领压岁钱。杨景很有礼貌地回答:“外公,外婆,我现在会赚钱了,您们留着用吧!”

    外婆一听更高兴了,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意思一点,意思一点。你早点带着弟弟妹妹来就是了。”之后她又重复了一遍。

    阿舅李可梦从外面进来,看到杨景是送年货的,他没有吱声,也没有留吃饭,只是说了一句:“照顾好妈妈和弟弟妹妹哦!”

    杨景赶忙上前向阿舅鞠躬应道:“我会的!”

    “砍柴是一门学问,也要动脑筋,一要懂得市场,二要懂得人情。”

    “请阿舅赐教外甥狗!”

    “柴火不是砍一挑卖一挑,而是要看市场,比如逢年过节,下雨天这样的市场比往日都要好些,价格肯定要高。什么叫人情世故?你山上有酸枣,有野果,捡一点来送给财主的老母亲,或者是他们的子女。”

    “我柴火挑到地主家,只能走边门,都不敢讲话,怎么送东西呀?”

    “送礼需要讲话的吗?你放到他厨房桌上,财主自然晓得是你送的。”

    “谢谢阿舅点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