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 > 第33章 《杨太公回忆少年》

第33章 《杨太公回忆少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杨太公继续给潘公子讲述到:“从北宋的老先祖杨业、余太君、杨延平,南宋的杨再兴、杨沂中、杨寿,元朝的杨友、杨民山,明朝的杨伯善,杨节,杨洪等等。可以说杨家人为了国家的完整,为了民族的尊严,是一个朝代接着一个朝代地前仆后继,英勇献身。

    他们的官职均在将军之上,而杨氏家族从来不张扬,不炫耀。杨家历代品格都是冰壶秋月,莹澈无瑕。从不做违背原则上的苟且之事!”

    杨大公的声音宏亮而沧桑,震人心魄。他为客人端茶添水后,又继续说道:

    “可是到了清朝皇帝,他就没有元朝皇帝那么大度了!他们忌讳“潘邦”的说法,也忌讳杨家将。因而杨家后人在清朝军界没有得到重用,派不上用场,《三十六式秘传杨家枪法》,只能传到民间,成为人们健体强身的武术了。

    当下,朝廷不启用杨家,那么杨家家丁在世人面前就变成了一介武夫一样。既然无用武之地了,杨家就放弃了对子女练武习功的教育。眼下的童子童孙们,只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多生存之道都断层了。再不振兴我杨家,后代就会任人摆布,听人穿鼻。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后,子孙们就只能行乞街头,吹箫吴市了。

    人的生存与繁衍生息,都离不开多元化的场地和人才。每个家族的起起落落,风风雨雨,也离不开朝代发展的趋势。

    男儿理应当自强。在不同的环境下,走出不同的人生辉煌。

    杨家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落魄,也曾流浪他乡。当年杨氏先民迁居中,是否偶然之举?或是一场战乱后的避世?如今无法考证。

    按父辈的说法,当年老祖宗赶着母猪举家搬迁南下,民间传说老母猪是个吉祥物,象征多子多福,应该由它来决定迁徙的新居住地点。

    当走到圣丰岩时,母猪一头窜进去不肯出来,老祖宗看到石头底下正好能遮风挡雨,连瓦片都用不着,干脆就在那里安营扎寨了。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兴旺后,才有了杨家坊。

    现在你们看到的杨家访村,是宋代杨七郎的后代,杨氏族谱记载,杨七郎,名杨绍达,生有二子。后来源于杨七郎的第十七代后裔,迁徙至泰宁县的瑞溪堡杨家坊,后又扩至县境内的广上、溪东、寨下等地。

    开始为一两户,后来繁衍成了十多户,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家族式村落。

    而杨景,杨浩,已是杨七郎第32代后裔了。老朽希望这两个小孙孙,不负重托!长大自有一片新天地,自有茅屋,窗明几净。不受世人白眼,不会被社会修理。

    杨景带领母亲,弟弟妹妹们落脚深山野岭,能开垦出几亩田几分地,自力更生,自食其力。不会因为无一技之长而受饥寒交迫之苦,不会因遇事而毫无主张,任人宰割。杨景正当少年,现在能吃得苦中苦,不久的将来,定会壮大实力,那时走出大山,方得已定安生!

    哪一家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但爱子女有的时候,爱应该是要有局限性,不能任性去爱,那样教出的子女,好比只是供在花瓶里欣赏,受不起风吹雨打,经不起严寒酷暑摧残。我们培养子女不光是传宗接代,而且还要担当起家族的使命,发扬家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精神。只有这样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才会壮大,才会生生不息!”

    潘有根是非常用心地在听,而且听出了杨太公的话中有话,弦外有音。

    杨太公回忆起他的少年时代,他是这样一段经历说道:“在我与杨景一般年纪时,就跟着隔壁村的大人上山砍树,用木驴拉木材。每架木驴要装载一千多斤,人走在前,遇到下山陡坡时,师傅教我要两脚撑开,做滑行动作,肩膀使劲顶着背后的圆木桐口,来控制滑溜下陡坡的速度。

    有的路段是两座山峰对峙,峭壁断崖,得架起木桥。木桥又窄小,白天背着空木驴架子过桥,往断崖壁望下去,胆子很小的会起鸡皮疙瘩,胆战心惊,何况全身使劲下,拉着千多斤的木材?小木桥自然会摇晃,又怕又危险,不敢过桥怎么办?那么我们就只有在晚上,在黑暗中,点起上百支香,分别在不桥边沿的两边插上,以香的光点做指引,工人才敢拉着木驴过木桥。”

    潘公子听到杨太爷少年时光是在那种生活条件下度过的,由衷地产生敬仰之情,他真是让人敬佩的好长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