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不能招惹
在梁三秋惊愕的目光中,王宇又取出一块驴宝。
这块更大,重达半斤,价值十六两黄金,也就是一百二十八两银子。
大文朝一斤是十六两,半斤是八两,没毛病。
不等梁三秋说话,王宇就又取出一块驴宝:“梁大夫,你再看这一块。”
梁三秋都快哭了,你小子倒是一次拿完啊,一会儿一块,一会儿一块,跟屁似的往外蹦,这谁能受得了?
早知道你小子有这么多驴砂,我多压压价好不好!
这一块是最大的,居然有十二两。
按照之前说好的,可以兑换二十四两黄金,相当于一百九十二两银子。
梁三秋本来想压价,转念一想,还是算了,便宜十两八两,还要和王宇纠缠半天,实在是有损自己青山县第一名医的形象。
最终,王宇的三块驴宝,拢共卖了整整四百两银子,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巧合。
还有两大筐草药。
清点之后,价值十二两白银,跟王宇估计得差不多,比在三十里铺卖得稍微高一些。
毕竟是县城的大药铺,收购价高些也正常。
钱货两清,在梁大夫虚伪地送别声中,王宇带着几个小子离开了回春堂。
……
直到走出老远,几个小子的脑瓜子还是嗡嗡的。
二哥拿的几个圆疙瘩是什么,怎么就卖了四百两银子?
是二哥家祖传的宝贝?
还是在山里找到的宝物?
这也太值钱了吧!
四百两白花花的银子,下辈子都花不完啊!
咣咣……
见几个小子懵逼,王宇一人一脚,把他们踹清醒了。
“走,铁匠铺的干活。”
“哦,哦哦!”
青山县的铁匠铺,比三十里铺的大得多。
不仅大,卖的东西质量也好。
东西好,价钱也贵,长枪一两银子一杆,钢刀二两五钱银子一把,盾牌一两二钱银子一面,就连牛耳尖刀一把都要五钱银子,而且不还价。
王宇挑了两把钢刀,五面皮质的盾牌,以及五把防身的牛耳尖刀。
给每人配齐了一杆长枪,一把钢刀,一把牛耳尖刀,一面盾牌。
就这,王宇还嫌火力不足:“师傅,有弓弩吗?”
铁匠如果不是看王宇气度不凡,非翻他两个大大的白眼不可。
“公子,小的开的可是正经铁匠铺,可不敢卖朝廷明令禁止的武器!”
也不知道是真没有,还是跟王宇不熟,无论王宇怎么说,铁匠都是两个字——没有。
无奈之下,王宇只好退而求其次,以五钱银子一根的价钱,买了五十根标枪。
标枪比长枪短,比长枪细,质量也没有长枪好,是文朝人钻空子用的。
你说我这是远程武器,我还说它是短枪呢,主打的就是一个擦边球。
至于盔甲,那是真没有,就连擦边球铁匠都不敢打,卖那玩意可是真会死人的!
想了想,王宇把心一横,又买了五杆长枪,五把钢刀,五面盾牌,五把牛耳尖刀,五十根标枪。
万一武器有损坏呢?
万一再招人呢?
不过了!
看着王宇大把大把花银子,李铁柱几个小子心疼得腿肚子直转筋。
谁知,出了铁匠铺还不拉倒,王宇又去了粮店。
大米,白面,粟米,每种都买了两石,一共七百多斤!
不过,这次王宇没有让几个小子背,暂时寄存在粮店。
和伙计打听一番,王宇又去了城南的马市街。
马市街就是卖骡马牛驴的地方,王宇随便拿眼一扫,就相中了一头大青骡子。
这是一头马骡,也就是公驴和母马生的崽子。
用透视功能仔细一观察,王宇发现这头骡子还真不错。
浑身上下,从里到外,几乎没有什么伤势,内脏的血运非常良好,是一头健壮的大牲口!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王宇用十二两银子,买下了这头大青骡子,又花了三两银子,买了一架骡车,总共花了十五两。
不过,买完骡车,王宇就后悔了。
几个小子大眼瞪小眼,没有一个人会赶车!
赶车绝对是个技术活,别说赶骡车,几个小子连骡子毛都没摸过,赶鸭子上架都不行。
没有办法,王宇只好花钱雇了一个车把式。
车把式姓张,人家都喊他老张头。
老张头把骡车赶到粮店,粮店伙计把王宇寄存的粮食装上车。
“老张,咱们去布庄。”
“好嘞!”
麻布,棉布,王宇一买就是十几匹,花钱丝毫都不心疼。
然后,王宇又去了杂货店,油盐酱醋,各种土特产,杂七杂八的东西买了一大堆。
“嗯,差不多了,咱们走吧。”
出城的时候,王宇发现几个守门军汉看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对,不由提高了警惕,也不知道几个家伙心里在打什么主意。
其实,几个守城军汉早就不敢打王宇的主意了。
跟踪王宇的瘦子回来报告,说王宇还真是给百花楼送货的。
这样一来,几个军汉哪里还敢动王宇,他们可不敢招惹百花楼。
然而,几个军汉还是小瞧了王宇。
等王宇穿着一身崭新的棉布衣衫,带着几个全副武装的小子,坐着骡车,满载而归的时候,几个守门军汉的眼睛珠子险些没蹦出来。
进城的时候还是一身破衣烂衫,这才多大工夫,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一位翩翩佳公子,这小子到底是干什么的?
越想,几个军汉就越害怕。
幸亏没有乱来,不然很可能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你们都记住刚才那位的长相了没有,以后他们要是再来,千万别招惹,知道吗?”
“知道了头儿!”
……
也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看到王宇他们全副武装,没人敢打主意,买了这么多东西,怀揣数百两银子,竟然安然无恙,一路平安地回到了下河村,找谁说理去!
一进村,下河村就轰动了。
不久之前王二郎才买了一头病驴,结果还不等到家就死了。
这才过去多久,竟然又赶了一辆骡车回来!
“嘘……还好,吓死我了!”
看到赶车的是一个外人,很多人终于松了一口气:“还以为是王二郎买的骡车,原来是别人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