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再相见
“甄小姐,我不辛苦。
需不需要我跟着您?
您要是不需要,我就待在酒店,哪里也不去。
您要用司机的时候随时喊我就行。”
孙师傅是一个退伍老兵,以前在部队里就是专门开车的。
当初选他,除了考虑到人品正直以外,就是看中了他会一些简单的拳脚功夫。
看了一眼孙师傅,精神状态的确很不错。
没有什么疲惫的样子,说的话听起来也不像是客套。
回想起在京城被绑架的那次经历,甄善美还是同意了。
……
“哎,你回来啦!”
跨进公司,第一个见到的是王亚男。
两人曾经的相处历历在目,饶是王亚男热情地跟甄善美打招呼,她还是记得刚到海城时对方的刻意使坏和刁难。
“嗯。”
于是只礼貌地朝她点头笑了笑,也不欲多言。
“好久不见啊!”
不理会王亚男虚情假意的寒暄,甄善美径直找到了陈秘书。
在出发来海城之前,她就打电话回来说过自己的意向。
最近这几天强哥都在公司,甄善美直接被带到了他的办公室。
轻轻敲了敲,甄善美抬手推开眼前熟悉的办公室木门:
“强哥,好久不见。
我回来给您拜年了!”
甄善美换上热情洋溢的笑容,朝着办公室里坐着强哥扬了扬手上拎着的节礼。
“哟!等了那么多天,终于把你等来了!”
强哥再次面对甄善美的时候也十分热情,两人之间半分之前的距离感都没有。
“这位是?”
看向甄善美身后的男人,强哥状似无意地问了一嘴。
“这是我的司机。
孙师傅,你先去外面坐着等我一会儿吧。
我跟强哥谈点事情。”
“好,我就在门口。”
孙师傅点点头,去强哥的办公室外面找了个地方坐着。
“你这是在京城有了大机遇啊!”
强哥请甄善美落座。
这是甄善美第一次面对面地、平等地坐在强哥面前。
“让强哥见笑了,谈不上什么大机遇,就是手里有了一笔流动资金。”
确实没什么机遇,不过是被骗感情然后得了钱罢了。
强哥拿起桌面的小茶壶,给甄善美倒了一杯茶。
“尝尝看味道怎么样?”
把之前收集来的数据和资料都摆到强哥面前,甄善美不紧不慢地拈起小茶杯,抿了一口。
“真香!
这是我整理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强哥你可以边看边听我说。”
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甄善美开始给强哥梳理当今的局势。
贸易想要做得好,顺应大势发展才能乘风而起。
“现在华国的开放是为了从世界上获得自己需要的技术和资源,进行工业化。
工业化的最终目标,当然是为了咱们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华国要在维护主权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从世界上获得技术、资金和资源!
1978年,华国对外进行大规模技术引进。
实际达到协议计划金额78亿美元。
这个您肯定知道吧?”
强哥就是做外贸的,当年就是为了乘创汇的东风,对于这些大事件肯定多少都有些了解。
“嗯,‘78计划’还是挺轰动的。
我当年也是因为顺应政策,才走了外贸的路子。
‘三来一补’政策刚出的时候,海城不知道有多少老板为了抢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称号,争破了头。”
三来一补工业企业就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模式。
在华国与外商的合作中,外商提供资金、技术、技工工艺、管理和销路。
华国的相关企业只提供厂房、劳动力,负责加工环节。
从而得到工缴费,也就是房租、土地费、管理费和加工费,并不参与最后得利润分配。
回忆起一路走来的往昔,强哥感慨万千。
“是啊。
如果苏联老大哥愿意对我们进行援助,华国可以通过以货易货的方式来换取设备。
可是,从西方引进技术是需要钱的,也就是需要外汇。
如果完全按照当时的外汇储备进行技术、设备引进,根本不可能达到快速发展的目标。
因此才有了1980年时的深、珠、汕、夏四个经济特区。
哪怕就是到了现在,咱们华国现在出口创汇的水平仍然有限。
主要还是靠劳动力创汇。
出口的产品数量大,价值却低。
就拿强哥您自己的外贸公司做的产品来举例。
出口一件箱包赚不了几块钱,完完全全靠的是出口数量庞大。”
强哥点点头,生意不好做,底层的手艺人更是过得艰辛。
给甄善美续了茶水,强哥示意她接着说。
“我查过部分城市的资料。
以申城作为例子来看,自1980年到1985年间,化工产品出口创汇在11亿到15亿美元之间。
主要产品是染料、农药、轮胎等。
想要达到同等的销售额,服装箱包竞争大,做起来更辛苦。
因为门槛更低。
想要做化工产品外贸出口,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它的专业性和技术壁垒。
不敢夸大,经过了一年多的学习,我对于一些基本的化工产品信息还是比较熟悉的。
而且申城出口的化工原料大部分来自外地。
也就是说,这生意在国内的地域限制很小,咱们完全可以做。
不瞒您说,联系强哥也是因为看准了您手里完善的对外商务框架,不用重新搭台子。
也想少走些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