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及笄
翌日,天光大亮,空气中带着一股清新的湿润的味道,苏清宁穿戴整齐,今日,是她的及笄日!
来到祠堂,按照习俗,女子成年、成亲之日,皆需向列位祖宗祷告叩拜,以求平安顺遂。
苏清宁到时,就见苏父与苏夫人皆一身华服,心下愕然,脸上却不显,神色沉稳又内敛,脚步轻移,上前接过贡香。
十五岁的姑娘,眉眼开始逐渐长开,五官精致,身姿挺拔,站在最前面点香跪拜。
礼毕后,起身转向苏父与苏夫人,朝着俩人行跪拜礼,苏父神情威严,沉声道:
“今日你及笄,望尔日后收心养性,恪守复礼,孝顺父母,友爱姊妹!”
“女儿谨遵父亲教诲。”
苏夫人坐在旁边,脸色冷淡,上下打量着苏清宁的穿戴,眼里划过一丝意外。
一袭粉紫色蜀锦的盘金彩绣裙穿在身姿高挑的苏清宁身上,发髻簪着一根珠光宝气的玉簪,显得整个人高贵又不失婉约,有女初长成,翩若惊鸿,华茂春松。
从手上扒下一只成色不错的玉镯递给苏清宁,眸色清冷,语气淡淡:
“如今也是大姑娘了,说话做事,要顾全将军府的脸面,万不可再任性妄为!”
苏清宁眸底一片宁静,没有一星半点的波动,面无表情的接过,开口应下:
“女儿谨遵母亲教诲。”
苏父见时辰不早,起身看向苏清宁,随意道:
“今日安远侯府设宴,我与你母亲、大姐一同受邀,一会儿的席面,你去春晖堂吃吧。”
苏清宁冷静的不像话,语气没有半点起伏,低声答应:
“是,父亲。”
苏清宁站在祠堂门口,目送着苏父与苏夫人一同离开,眼眸无波,天空湛蓝如洗,今日,不宜感伤。
苏清宁独自去了春晖堂,老夫人正在招待客人,苏清宁有些进退两难,刚准备悄声离开,麻姑却叫住了。
“二小姐快请进,老夫人已经等了一会了。”
苏清宁见麻姑面带笑意,点头示意后,自己挑开门帘进了屋内。
只见室内,除了老夫人外,还有一名身穿宫装的老嬷嬷,雪鬓霜鬟。
老夫人一身藏青色便服穿在身上,靠着软榻笑眯眯的朝苏清宁招手:
“快来,我惦记着时辰呢,刚刚好,这是太后娘娘身边的眉山姑姑,今日,祖母特意邀她来为你簪礼。”
苏清宁心口处有些酸涩,她原以为,那只是祖母哄着她的话,却没想到,祖母真的替她请了簪礼人。
在大荣,女子及笄日,要家中长辈提前亲自登门,向最有福气的五福老人发出邀请,这日,五福老人为女子挽发束带,预示着长寿、富贵、安乐、善终、子孙多!
苏清宁感激的看了一眼眉山姑姑,上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嗓音清浅,透着一丝羞涩:
“清宁见过眉山姑姑,多谢姑姑厚爱。”
眉山姑姑虽是宫女出身,但她是先帝的奶娘,龙子龙孙的守床人,太后许她自由出入宫廷,京都官宦士族何其多,谁家姑娘要是请到这位簪礼,必是个有福气的姑娘。
“站起身,让我看看……”
眉山姑姑身宽体胖,面目慈祥,笑呵呵的开口,细细观察着苏清宁的五官、眉眼、身形。
边看边满意,一脸艳羡的看向老夫人:“您这孙女儿,是个有福气的。”
老夫人心里愉悦,眼中带笑,拉着眉山姑姑的手忙催促:
“劳烦您,快给我这有福气的姑娘,束发簪礼吧!”
眉山姑姑促狭一笑,起身走到旁边净手,随后从旁边的侍女手中接过一柄玉梳,走向苏清宁。
苏清宁已经跪在蒲团上,抽掉玉簪,松开发髻,静等着眉山姑姑。
“我这梳子可梳了不少人,上一个梳的,可是荣华公主!”
眉山姑姑见祖孙俩人都看着她的玉梳,一脸傲意,故作炫耀。
老夫人笑着点头:“清宁丫头,是个有福气的!”
眉山姑姑走到苏清宁身后,神色庄重,手上的动作严谨又细致,嘴上缓缓唱和:
“孩童稚退,今时成人,奉古礼,承慧德,启新程,祝尔愿尔贵,仍且寿命长,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待停手后,苏清宁一头乌黑又顺滑的青丝,全部高高挽起,鬓发如云,缓缓绾成一个端庄大气的惊鸿髻,一时,春晖堂内众人屏息凝气。
眉山姑姑端详着苏清宁,见她眉目波澜不惊,眸中如深不见底的潭,这是发自骨子里的淡定,对任何事都毫不在意的无畏态度,周身流露的气质和底蕴,不输那些簪缨世家的贵女。
“真好看,清宁啊,一会儿,你就陪祖母和眉山姑姑一块用膳吧,我记得,你那个丫鬟蓉儿,手艺不错。”
苏清宁莞尔一笑,走到老夫人跟前,脸颊上罕见的带着一丝绯红,开口道:
“孙女早就让蓉儿做了几道,本就想与祖母一同用膳,不想眉山姑姑也在,倒有些拿不出手了。”
眉山姑姑一脸坦诚,摇摇手,:“我也好久没吃了,你快让你那丫头端上来,咱们今日大喜,一起喝一杯。”
苏清宁见两位长辈都能接受蓉儿的手艺,给小玉递了个眼色,随后亲自替眉山姑姑倒了一杯茶,再次真诚的感谢道:
“再次谢过您赏脸,清宁何其有幸!”
眉山姑姑向老夫人挤挤眼,眼里的捉弄意味十足,开怀道:
“不用如此客气,一会儿,让你祖母多喝几杯……”
“你就会打趣我,咱们祖孙三人,好好吃上一顿。”
老夫人笑呵呵的替苏清宁解围,拉着眉山姑姑起身,三人往饭厅走去。
今日是苏清宁的人生大事,蓉儿特意准备了十几盘精致的菜肴,赶巧了,全部端到春晖堂。
“糟熘鱼片儿、蜜蜡肘子、黏糊肉、烧紫盖儿、三丝汤、烩酸蕾、炸绣球……”
眉山姑姑看着一盘一盘的菜肴上桌,乐得合不拢嘴,她其实最喜欢这种柴火烧熟的菜,宫里规矩繁多,她也不好劳累旁人。
苏清宁没怎么动筷,一直服侍着两位长辈用膳,挑了鱼刺,将鲜美爽口的鱼肉分别放到两位长辈的手边,又舀了汤放在旁边,两位老人虽顾着说话,但苏清宁的一举一动皆入了眼底,不动声色的交换视线,三人氛围良好。
而此刻安远侯府的假山旁,气氛却有些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