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过街老鼠
“唉,怎么说你们呢,老朽一时间也给干沉默了……”
石先生张了张嘴,尽显着无奈之色。
紧接着,他停顿了一下,最终语气不满道:“不吹不夸,这第一场题诗,确实是李公子的文采过人,更胜一筹啊!”
此话一出,画舟当即泛起轩然大波。
就连先前题诗的那名才子,原本都胜券在握,认为自己会在评选中胜出的……
可没想到的是。
最后的结果,竟出乎所有人的意外?
“这……这怎么可能?他做的诗词,分明就不符合题意,怎么能更胜一筹?”
“对啊,石先生,您是不是弄混了?”
“可不是嘛,莫不是石先生您,把题的两手诗的顺序颠倒了?以至于将前一首诗的作者,误认为是他啊?”
石先生抚着长须,看着一干才子的连连质问,憨笑了两声,耐心解释道:“呃,怎么说呢,老朽虽然年纪大了,可记忆力并没衰减,所以方才的结论是无误的。”
“同时,更没有什么所谓的内幕,还有一丝半毫的人情世故在里面,因为老朽完全是按照诗词的标准进行评判的……”
“除此之外,老朽可以拿名声担保,方才所说的话绝无水分!”
最后,先前题诗那名才子,终于耐不住性子,脸上流露着不悦地表情,但奈何石先生德高望重,才克制着怒火,一字一句地重声说道:“石……石先生,学生有一点不理解,烦请您给学生点拨点拨……”
其实啊,他这般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假设,如果换成你听到一首诗,内容粗俗不堪。
肯定会下意识认为此诗的水准不行。
因此难免不服气!
“哈哈哈,莫急……莫急。”石先生又憨笑了两声,继而阐释道:“其实老朽对你那首诗评价甚高,无论是从表示,指示,还是暗示来看,都无疑是一首绝句了!”
那名才子听闻,脸色稍稍有些缓和,紧皱着的双眉也舒展开来,但依旧是带着不服气,还含阔有一丝的困惑……
“好,既然石先生对诗的评价甚高,但为何还选择他的诗作为最佳呢?”
石先生轻微抬起头,目光投向高台。
而李少安恰巧与其相视,则稍稍点头打了个招呼示意。
又悠然自得哼起了曲。
片刻过后,石先生组织好词汇,也不再卖关子,面向一众才子坦然相告道:“诸位,首先这题的第一首诗啊……”
“其深刻地反映了大离盛世下,那些贫苦农民的生存状态。”
“与此同时,又通过其诗的后两联,形象地通过对比,描绘了农村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紧接着文风突变,最后叙述了农民却两手空空景象,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说到此,石先生伸出手,拍了一下那名才子的肩膀,称赞道:“年轻人不错,能在现在这个年纪,写出如此富含感染力的诗词,文采已经远超大部分人了……”
然而,到了下一秒,他却摇了摇头,脸上显露出遗憾。
仅如此一幕,给众人杀了个回马枪。
全都是一脸懵逼了……
“石……石先生啊,您这好端端的,怎么摇起了头,还唉声叹气的?那首诗不是写的很好吗?你刚才还一直在夸赞呢……”
此外,至于原先题诗的那名才子,也收回了脸色,随即不卑不亢道:“是啊,石先生,您说了这么多我诗的长处,可还没有告诉我,存在着什么不足,甚至是他的诗词,比我的诗好在了哪些方面?”
待话音刚落,那名才子便竖起耳朵,聚精会神的凝视着石先生。
期待想要的答案……
“好在哪些方面是吧?”
石先生沉着气,又自言自语了一声。
随后,他流露着不满地表情,望着一干才子呵斥道:“好?好的地方多了去了,你们要想比的过李公子,差的太远了……”
“其一,是你们太傲睨自若,因为从老朽登上画舟的一刻,你们口中的嘲讽声就没断过,甚至是在题完诗后,更是狂的无法无天,殊不知天外有人!”
当画舟上的一干才子听到此处,嘴角抽了一抽,心头上五味杂陈的。
瞬间感觉是颜面无光。
毕竟石先生说的,是无可争议事实。
纵然是有些人想据理力争,可是也被身旁的人一个眼神,立马制止了下来……
石先生见一干才子默不作声,又接着自顾自地说道:“这其二嘛,便是李公子题的诗词,确实比那么更有内涵和深意,虽然说是粗鄙了些,但却很直击了事实……”
“当然,诸位试想下,鼠在生活中,一般都是人人喊打,过街老鼠地形象。”
“可是李公子的诗中,却把人和鼠相比较起来,若是诸位真有些文采,仔细去想一想,或许就明白其中联系了……”
人与鼠的联系?
画舟上的才子们经过这一点拨,不管是懂还是不懂。
皆是装模作样的点头,去深思熟虑。
不过,才子的人数摆在那里,免不了有些是肚子有墨水的,一点就明白了……
“石……石先生,诗中把人和鼠相比,有没有在暗示有些人的品行极其的恶劣?所以连人看见了,都将其比做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流露着憎恨之意啊?”
“哈哈,孺子可教也,孺子可教也……”
当石先生听到满意的回答,一连重复了好几声。
紧接着,他重重的点了点头,应声附和道:“不错,诗词的内涵,就是此意,因此无论是从表示,指示,还有暗示看……”
“李公子题的诗,自然是更胜一筹。”
“毕竟此诗明则描述老鼠,实则是将大离的上层,用虚伪的礼节以欺骗人民,以至于人民深恶痛绝,将其比之为鼠,人人喊打,给予了一幕辛辣的讽刺。
“同时,李公子题的诗共分为三章,每章四句,三章重叠,以鼠起兴,反覆类比,意思并列,但各有侧重,通篇感情强烈,语言尖刻,既一气贯注,又回流激荡,增强了讽刺的力量与风趣。”
“所以对比前一首诗,诸位可以掏心窝子的评价,究竟哪一首诗,才能算的上当之无愧的好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