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微臣有一言
在经过一夜休整,李少安忐忑不安的出门上朝。
即便离皇宫有百里,也已人潮汹涌。
虽是如此,但周边依然寂静,无人在互相攀谈,只有熙熙攘攘的脚步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早朝开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和殿的文武百官低头叩首,殿堂里回响着朗朗之声。
“嗯,诸位爱卿免礼吧。”宋息大手一挥,坐稳在龙椅之上:“今日朝会是有些突然了,望诸位大人莫要怪朕的不是。”
“皇上心系天下,勤于政务,是大离之幸,是大离百姓之幸,更是大离文武百官之幸。”左相宋玉永向前一步,微微低头,张口吹捧道:“今后大离将会在皇上英明神武的领导下,一统华夏大地,成为东方最强盛之国。”
右相梁宁为了与之相提并论,也缓缓开口表着忠心:“左相说得对,皇上勤于政务是好事,但也要以龙体为重啊!”
“我曹?”
“这么会拍马屁?”
李少安都已经傻眼了。
但太和殿文武百官,早就见怪不怪。
宋相能坐到今日的位置,一半是因为他的能力。
另一半嘛……就是他嘴上能说会道。
至于梁相的话,则是靠着资历,一步步踩着无数人的鲜血,才爬到今日的位置,手段和能力可以说是出神入化。
所以两人在朝堂上是明争暗斗。
死也不肯让对方占到便宜。
当然,连宋息对此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他看来,大臣争权夺利并不可怕,若是有一天他们志不在此,那自己皇位就危险了……
“二位大人的好意,朕心领了。”
宋息微微一笑,又言归正传道:“但今日的朝会内容,主要是来表彰侯国公之子李少安,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既治理了江南水患,又巩固了江南的稳定,为经济的恢复提供坚实基础。”
“更何况,此次回来,还给朕带回了七十万两银子,诸位大人们说,他值不值得朕破例为其开朝啊?”
话语完毕后。
文武百官们都顿时醒悟。
皇上哪是为赈灾归来一事高兴啊……
令皇上高兴的,是那带回来的七十万两银子。
毕竟大离每年税收,只有七八千万两,这一下有了百分之一,哪能不高兴?
“禀告皇上,臣以为侯国公之子李少安赈灾有功,当赏!”
右相梁宁顺着宋息的话,接了下去,话语中暗藏打压之意:“可其未经请示,擅自斩杀苏州州牧和苏州知府,当罚!”
“嗯?梁爱卿,你这是何意?”
宋息听闻后,脸上稍稍有些不喜。
他本想顺着赈灾一事,将自己的爱女,也就是当朝公主下嫁给其。
可万万没想到,竟有人跳出来反对?
这令他是何等的愤怒啊!
不过宋息作为一名帝王,城府自然是极深的,没有显露出不满,只是思索片刻,沉吟道:“李少安虽说有过,但其赈灾所之利处,放眼大离也是绝无仅有的,难不成梁爱卿一句话就想抹杀?”
“禀皇上,微臣并无此意……功是功,过是过,哪能因为一件小事,而放纵其违背大离的律法?”
右相梁宁眯着眼,说道:“若是如此,今后大离任何人,都会把律法当儿戏,那还怎么以法治国,大离也会因此……”
讲到最后,他没有继续下去。
饭是可以乱吃,话就不能乱说,口无遮拦只会害死人。
这一点道理,梁林是暗熟于心的。
“那按梁爱卿所言,朕要如何惩罚这李少安,才能合大离律法,才能让黎民百姓满意?”
宋息声音冰冷,眼里冒着熊熊怒火。
谁知右相梁宁不但没理会,反而还理直气壮地样,顺势把皮球踢了回去:“皇上,微臣以为,罚自然是要罚的,但惩罚的力度嘛,还是得要皇上来定夺的。”
“荒唐,真是荒唐。”宋息抬起手,愤怒地拍在龙椅之上:“你如此针对赈灾有功之人,到底是何意?”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啊……”
右相梁宁把握住时机,扑通一声跪下太和殿的石砖上,俯身求饶道:“微臣只是为大离的社稷着想,绝对别无二心。”
宋息勃然大怒,当即把台案摔倒在此,张口质疑道:“别无二心个屁,梁爱卿想让朕惩罚有功之人想法是好,这样做是能服众,是能符合律法。”
“但爱卿让文武百官怎么看朕,若今后有用武之地时,就无人敢自告奋勇,皆会因此唯唯诺诺,不敢放开手脚。”
“还是说梁爱卿是故意为之,是想让朕无人可用,想让大离根基不稳啊?”
梁宁突然愣住了。
心中不停默念着糟糕二字。
这回自己算是玩过头,没控制力度。
皇上把这么一顶帽子扣在他头上,看来是动真格了……
想到此,他后背不停冒汗。
脑海里涌现着自己,待会被皇上削去官职,大喊着饶命的一刻了,但眼下为了活命,只好暗中向左相宋玉永打眼色。
即使两人在平日里也是矛盾不断。
但在对付国公府,打压李少安崛起,是有共同利益的。
何况在上次寿宴一事,还没有个了决呢,而此刻,正是对付其的大好机会。
梁宁相信,宋相是断然不会拒绝的!
随后,令他不出所料的,宋玉永心领神会,也站了出来帮道:“请皇上息怒,梁大人言语中,难免说了有些过激的话,但心中还是以大离社稷为重。”
“那依宋爱卿所见,你也要与梁爱卿一般逼宫吗?”
宋息连见两位丞相帮衬,更是不悦。
左相宋玉永并没像梁宁那般愚笨,而是委婉道:“皇上,微臣与右相大不相同,毕竟李少安于千里之外,难于请示是可以理解的,可先斩后奏就是他的不对了。”
“因为再怎么说,江南是大离的富庶之地,能在江南当上一官半职的,能力高低自然不用明说。”
“而今,朝廷的一个四品大员,在不经请示下被擅自斩首,就算其有着滔天的罪行,也得留其一条性命,押解回京听候请示再行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