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重农轻商
“我……我我?”那名将军哑口道:“下官不明白钦差大人说什么……”
“一个行之将死之人,用不着明白。”
李少安毫不犹豫地开口说:“把他们一同拖下去,都给本官斩了。”
又是刀起刀落,几粒人头落下。
殿堂中,经过清洗的各级官员和将领,只剩下不到原本的三分之二,众人皆心中叹了一口气,庆幸自己能逃过一劫。
然而事情远远没有就此结束……
“嗯,这样才看的清爽,原来实在是人员冗杂。”
接着李少安话锋一转,满意的点了点头,发出一声笑意:“本次的清洗也将告一段落了,各位大人也不用再胆战心惊,本官是相信你们是忠诚的。”
阶下的官员们,无不是面面相觑,谁也不信钦差的鬼话。
告一段落个狗屁啊?
杀不杀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
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食人间苦。
这次是逃过一劫,可谁知道有没有下次,或者下下次,甚至是永无止境,直到把苏州府所有官员杀光为止?
但是这回,他们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李少安做事是有限度的。
再这么无所顾忌的屠杀下去,人都死光了,偌大的苏州府谁来管理?
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的官员熟悉当地状况,总不能再从京城调人过来,那是不符合常态的,所以纵然他们犯有过错,不算罪大恶极的话,李少安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谓的为官之道,就是善于利用,善于调解上下级的隔阂。
为人处世也于此道理一样……
“既然各位大人没有疑虑,那咱们还有一件事要做。”
李少安依旧笑意不减。
“怎么还有事?”
所有管用心中又是咯噔一下。
钦差的笑容越灿烂,就越是不妙……
“咳咳,既然水患一事揭过,本官也该秋后算账了。”李少安挠了挠头,尬笑道:“先前苏州城内的粮商坐地起价,让本就高涨的粮价飙升,赚取了大额利润。”
“所以本官想的是,来一刀狠的放一放血,让他们吐一部分的利润出来,上缴到朝廷的税收,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还要拿城内的大户开刀?
钦差大人也是真敢做,商人最看重的就是钱两。
如今让他们把收入囊中的钱两,硬生生给扣下一半,还要心甘情愿拱手让出。
不就是想要断了商人的命吗?
不行,不行,这简直不是人干的事。
有违价值规律啊!
阶下有些官员,与商人是有利益往来的,此时都要哭出声都,根本就是赔本买卖,以后谁敢再来与自己合作?
“全凭钦差大人定夺。”所有官员异口同声道:“下官愿全力配合……”
“嗯,不愧是我大离的官员,颇有一番志气,实乃大离的希望啊。”李少安客套地回应。
在号令发布后,苏州城顿时哗然。
城内寻常的平民百姓,觉得钦差大人是惩恶扬善。
而那些富商大贾,个个是悲痛欲绝,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
不多时,苏州城街道的粮商店铺,全部被官差登门拜访,遇到不愿配合的,直接就拉到牢房里关上个十天八天。
一般情况下,很多粮商拉扯了两句,就老老实实上交了银两。
但总有些人是刺头,不肯顺从!
其中韦员外,仗着他是苏州府的第一富商,有良田数千亩,家产数百万两,在府内与官差对峙着,再加上这名官差也是个软骨头,还拿不定主意,只好屁颠屁颠回来禀告给李少安定夺。
“荒唐,你一介七品官,还怕其一个商人吗?”
李少安一拍台案,大骂道:“大离官员的脸面,都被你给丢尽了,赶紧滚出本官的视线内。”
这名官差啪的一声跪地。
磕了两个响头,战战兢兢退了出去。
眨眼间,李少安决定登门拜访,探一探韦员外的虚实。
大离自古重农轻商,商人的地位最为低贱,这与其从事的行业关系甚大。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每次发生灾荒,都是商人的一次发财机会。
当商人看到当地官府赈灾不及时,就会想到自己手里有粮食,请镖局的人当护卫将粮食运往灾区。
在往灾区路上,会看到四处逃离的灾民,到灾区商人开始卖粮食,但是灾民没有钱,只能将手里的田抵押给商人,于是一手交地画押,一手放粮救人,商人不仅救助灾民也获取了自己的利益。
但在朝廷看来,一个商人借着天灾饥荒投机倒的,把一通操作将大片土地归为己有,同时还给朝廷制造一大群,没有土地的流民。
说白了每一次天灾,都是一次粮食危机问题,商人参与进来,不仅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会加速土地兼并、阶级恶化,出现粮食垄断局面。
朝廷需要人心,人心便是粮食,商人逐利就会威胁到朝廷的统治。
而且儒家思想在大离影响广泛。
是皇上,是朝廷,是官员,更是百姓们所信俸的思想。
其曾指出:“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也就是说农桑事业是国家立足的根本,农业和桑业保障百姓最基本的衣食需求。
温饱才能之利益,人们才能正常从事生产活动,一国才能稳定发展。
也极大符合了皇上的现实需要。
李少安隔着大老远距离,就冲着府门叫唤,率领着一干护卫破门而入:“韦员外是吧,听闻你胆量不小,敢违抗官府施令,本官特此来登门拜访。”
“违抗官府,好大的一顶帽子啊,不过我可不是被吓大的。”
韦员外见李少安年纪不大,心中对其鲁莽的行为,更是愈加不满,玩弄地骂道:“就你这黄毛小儿,也敢未经同意闯入我的府中?就算是你们原先的州牧和知府,也得给我几分薄面,你算什么玩意?”
“好,太好了……半截身子入土的老东西,也敢辱骂本官?”
李少安气极反笑道:“原来本官只打算要一半争的银两,这下本官心情很不佳,要的是你半数家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