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玄幻小说 > 战国之齐皇 > 第十九章 自然之道

第十九章 自然之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王宫里,君王后邀请荀子讲述治国的道理,齐王也在旁听,起初齐王听的还很认真,但没一会儿就哈欠连连,若不是对方是荀子,只怕他早就睡着了。

    直到荀子讲完,齐王建才如蒙大赦的离开大殿回到后宫休息,连一刻都不想多待。

    君王后要留荀子在王宫用餐感谢他,荀子说:“我漂泊四海,风餐露宿惯了,不习惯王宫的美味佳肴,请您规劝齐王要节约勤俭,王宫的一切开销都是来自百姓,取之于民当思还之于民,无度的索取只会使民众厌烦最终和君王离心离德。”

    荀子带着李斯韩非离开了王宫,李斯问道:“老师,我们要去楚国了吗?真的不多在齐国留几天了吗?”

    荀子笑吟吟的问:“李斯,你说齐王是一个礼贤下士的明君吗?”

    李斯摇摇头:“我看不是,您给齐王讲述治国的道理,可他听的直打瞌睡,这样的君王绝对称不上是礼贤下士的明君。”

    荀子又问向韩非:“韩非,你说齐王是有道还是无道?”

    韩非想了想,回答道:“无道,齐王遇到,,,遇到事情从来不去了解事情的真相,只会听,,,听从臣子的一面之词,这样偏听偏信的君王绝对不是有道之君。”

    荀子点了点头:“这就是我要离开齐国的原因,对待像齐王那样昏聩的君王,我的话就像对着牛弹奏琴曲,是说不通他的。”

    “不过!”荀子又说道:“公子假说竹可焚不可毁其节,玉可毁不可改其白。这样坚持原则不为权贵折腰的品质是十分高尚的,我决定去他的家里看望他!”

    “您要去看公子假?”李斯不可置信的问。

    荀子捋了捋胡须,“我正是这个意思!”

    田假的府邸,李斯上去敲响了大门。

    一看来人是荀子师徒,光立刻打开了大门将他们迎了进去。

    田假的卧室,田假正趴在床上痛苦的呻吟,见荀子师徒来到,立即止住了呻吟,道:“是您?”

    荀子眯起眼笑吟吟的看着田假:“假公子,您好啊!”

    看着面前长相平平无奇的老者,很难想象这位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荀子,荀子竟然来看望自己了!

    田假抑制住激动的心,但声音却在颤抖:“荀子好!”

    “老朽可以坐吗?”荀子和善的问道。

    “当然可以!您请坐!”田假有伤在下只能尽量抬起头招呼荀子,但态度丝毫不敢怠慢。

    “嗯!”荀子跪坐在席上看着田假,道:“公子,您说竹可焚不可毁其节,玉可毁不可改其白,您面对齐王的廷杖都不曾畏惧,为什么看到我一个老头子却表现的这样拘谨呢?”

    我能不拘谨?您可是荀子!荀子!后世谁不知道您教出两个鼎鼎大名的徒弟李斯和韩非,等等,荀子身后两个营养不良的家伙不会就是李斯和韩非吧?

    “请问您身后这二位可是李斯和韩非?”

    李斯与韩非对视一眼,都没想到这位公子能认识自己,“公子所说不错在下便是李斯!”

    “在,,,在下韩,,,韩非!请问您,,,您……”

    韩非口吃说话很费力,李斯替他问道:“公子,我们师兄弟从前并没有来过临淄更没有见过您,您怎么会认识我们?”

    田假嘿嘿一笑,瞎话张口就来:“天下谁不知道荀子收了两个高徒,一个是李斯,一个是韩非,二位大名可谓如雷贯耳,我又岂能不知?”

    听着田假的夸赞,李斯已经忍不住有些飘飘然,脸上的得意溢于言表,比起李斯,韩非要淡然许多,面对田假的夸赞,他显得波澜不惊,大概因为他是韩国王族,这种夸赞自小听到大所以无感吧。

    荀子看着自己两个学生,板起脸道:“假公子博闻强记,并非是你们真的有多出名,你们不要飘飘然!要时刻谦虚,知道吗?”

    李斯韩非齐声:“学生谨遵教诲!”

    看着后世鼎鼎大名的荀子,田假问道:“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您可以为我解惑吗?”

    荀子点头:“当然!”

    田假看着荀子,问:“您曾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意思是宇宙、天地,有它自然的运行规律,是持久不变的,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会因为有像尧那样的仁德君主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有像夏桀那样残暴的君主而消失。顺应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就会获得吉祥;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就会招来灾难。

    如今天下战乱不平各国黎民都水深火热,魏文侯曾问计子夏,向他请教终结战乱的办法,子夏说,只有统一才能让天下制战,黎民才能安居乐业。对子夏的话在下亦深以为然,七雄彼此之间攻伐数百年,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可见统一乃大势所趋,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可违背。

    顺应这个自然规律的国家就能消弭战乱,违抗这个自然规律的国家就要遭受灾难。虽然在下不愿承认,但秦国却是正在顺应统一天下这个自然规律,秦灭六国已大势所趋。”

    田假顿了一顿,诚恳的说道:“如果秦王是像商汤、周武那样的仁君,秦军是像周军那样让百姓箪食壶浆的王者之师,在下当立即顺应自然前往秦国,帮助秦王一统天下。

    然秦法暴虐,疲民弱民,百姓深受其害,秦军凶残嗜杀以首级论军功。愚以为这样残暴不仁的国家就算掌握了统一天下的大势,也不能让天下真正承平。只不过是将天下从一个战乱拉向另一个更大的战乱。”

    荀子点头:“您说的有道理,统一确实是大势所趋,秦灭六国是一种大势,难以违背。”

    田假激动道:“可是秦国并不能给天下带来真正的和平啊!这样残暴的国家统一天下只会疯狂压榨百姓。”

    荀子说:“您说的不错,可除了秦国,其余六国都不具备一统天下的实力,就像我说的秦灭六国是一种自然规律,或者像您说的,是一种势,一种大势,这绝对不是人可以违背、更改的。”

    田假沮丧道:“如此说,六国只有束手就擒,顺应大势,让秦国统一了。”

    荀子摇了摇头:“不!秦灭六国虽是大势所趋,但这种势并非不可违背,您忘了我所说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秦灭六国是顺应自然之道,但这种道并不只限于秦国,秦王也好,齐王也好,都可以统一天下,只要统一就都是在顺应自然之道。”

    田假道:“那您认为齐国可以顺应大势,统一天下吗?”

    王宫里,君王后邀请荀子讲述治国的道理,齐王也在旁听,起初齐王听的还很认真,但没一会儿就哈欠连连,若不是对方是荀子,只怕他早就睡着了。

    直到荀子讲完,齐王建才如蒙大赦的离开大殿回到后宫休息,连一刻都不想多待。

    君王后要留荀子在王宫用餐感谢他,荀子说:“我漂泊四海,风餐露宿惯了,不习惯王宫的美味佳肴,请您规劝齐王要节约勤俭,王宫的一切开销都是来自百姓,取之于民当思还之于民,无度的索取只会使民众厌烦最终和君王离心离德。”

    荀子带着李斯韩非离开了王宫,李斯问道:“老师,我们要去楚国了吗?真的不多在齐国留几天了吗?”

    荀子笑吟吟的问:“李斯,你说齐王是一个礼贤下士的明君吗?”

    李斯摇摇头:“我看不是,您给齐王讲述治国的道理,可他听的直打瞌睡,这样的君王绝对称不上是礼贤下士的明君。”

    荀子又问向韩非:“韩非,你说齐王是有道还是无道?”

    韩非想了想,回答道:“无道,齐王遇到,,,遇到事情从来不去了解事情的真相,只会听,,,听从臣子的一面之词,这样偏听偏信的君王绝对不是有道之君。”

    荀子点了点头:“这就是我要离开齐国的原因,对待像齐王那样昏聩的君王,我的话就像对着牛弹奏琴曲,是说不通他的。”

    “不过!”荀子又说道:“公子假说竹可焚不可毁其节,玉可毁不可改其白。这样坚持原则不为权贵折腰的品质是十分高尚的,我决定去他的家里看望他!”

    “您要去看公子假?”李斯不可置信的问。

    荀子捋了捋胡须,“我正是这个意思!”

    田假的府邸,李斯上去敲响了大门。

    一看来人是荀子师徒,光立刻打开了大门将他们迎了进去。

    田假的卧室,田假正趴在床上痛苦的呻吟,见荀子师徒来到,立即止住了呻吟,道:“是您?”

    荀子眯起眼笑吟吟的看着田假:“假公子,您好啊!”

    看着面前长相平平无奇的老者,很难想象这位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荀子,荀子竟然来看望自己了!

    田假抑制住激动的心,但声音却在颤抖:“荀子好!”

    “老朽可以坐吗?”荀子和善的问道。

    “当然可以!您请坐!”田假有伤在下只能尽量抬起头招呼荀子,但态度丝毫不敢怠慢。

    “嗯!”荀子跪坐在席上看着田假,道:“公子,您说竹可焚不可毁其节,玉可毁不可改其白,您面对齐王的廷杖都不曾畏惧,为什么看到我一个老头子却表现的这样拘谨呢?”

    我能不拘谨?您可是荀子!荀子!后世谁不知道您教出两个鼎鼎大名的徒弟李斯和韩非,等等,荀子身后两个营养不良的家伙不会就是李斯和韩非吧?

    “请问您身后这二位可是李斯和韩非?”

    李斯与韩非对视一眼,都没想到这位公子能认识自己,“公子所说不错在下便是李斯!”

    “在,,,在下韩,,,韩非!请问您,,,您……”

    韩非口吃说话很费力,李斯替他问道:“公子,我们师兄弟从前并没有来过临淄更没有见过您,您怎么会认识我们?”

    田假嘿嘿一笑,瞎话张口就来:“天下谁不知道荀子收了两个高徒,一个是李斯,一个是韩非,二位大名可谓如雷贯耳,我又岂能不知?”

    听着田假的夸赞,李斯已经忍不住有些飘飘然,脸上的得意溢于言表,比起李斯,韩非要淡然许多,面对田假的夸赞,他显得波澜不惊,大概因为他是韩国王族,这种夸赞自小听到大所以无感吧。

    荀子看着自己两个学生,板起脸道:“假公子博闻强记,并非是你们真的有多出名,你们不要飘飘然!要时刻谦虚,知道吗?”

    李斯韩非齐声:“学生谨遵教诲!”

    看着后世鼎鼎大名的荀子,田假问道:“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您可以为我解惑吗?”

    荀子点头:“当然!”

    田假看着荀子,问:“您曾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意思是宇宙、天地,有它自然的运行规律,是持久不变的,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会因为有像尧那样的仁德君主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有像夏桀那样残暴的君主而消失。顺应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就会获得吉祥;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就会招来灾难。

    如今天下战乱不平各国黎民都水深火热,魏文侯曾问计子夏,向他请教终结战乱的办法,子夏说,只有统一才能让天下制战,黎民才能安居乐业。对子夏的话在下亦深以为然,七雄彼此之间攻伐数百年,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可见统一乃大势所趋,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可违背。

    顺应这个自然规律的国家就能消弭战乱,违抗这个自然规律的国家就要遭受灾难。虽然在下不愿承认,但秦国却是正在顺应统一天下这个自然规律,秦灭六国已大势所趋。”

    田假顿了一顿,诚恳的说道:“如果秦王是像商汤、周武那样的仁君,秦军是像周军那样让百姓箪食壶浆的王者之师,在下当立即顺应自然前往秦国,帮助秦王一统天下。

    然秦法暴虐,疲民弱民,百姓深受其害,秦军凶残嗜杀以首级论军功。愚以为这样残暴不仁的国家就算掌握了统一天下的大势,也不能让天下真正承平。只不过是将天下从一个战乱拉向另一个更大的战乱。”

    荀子点头:“您说的有道理,统一确实是大势所趋,秦灭六国是一种大势,难以违背。”

    田假激动道:“可是秦国并不能给天下带来真正的和平啊!这样残暴的国家统一天下只会疯狂压榨百姓。”

    荀子说:“您说的不错,可除了秦国,其余六国都不具备一统天下的实力,就像我说的秦灭六国是一种自然规律,或者像您说的,是一种势,一种大势,这绝对不是人可以违背、更改的。”

    田假沮丧道:“如此说,六国只有束手就擒,顺应大势,让秦国统一了。”

    荀子摇了摇头:“不!秦灭六国虽是大势所趋,但这种势并非不可违背,您忘了我所说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秦灭六国是顺应自然之道,但这种道并不只限于秦国,秦王也好,齐王也好,都可以统一天下,只要统一就都是在顺应自然之道。”

    田假道:“那您认为齐国可以顺应大势,统一天下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