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帝范(4)
齐鸣放下手上的朝珠,看到男人大大咧咧把手上东西往茶几上一放,他心里就肉疼的直抽抽。
等他用望气术看了看,画布上的贵气并没有减少后,才松了口气。
男人这次拿来的是一件青花将军罐,一个画轴。
齐鸣现在最擅长的就是瓷器,所以一把抓起了那件:凤穿牡丹青花将军罐。
入手处就有冰凉感传来,确实是个老物件。难得的是,这将军罐还有盖子,是一件全品。
罐身一前一后各画了一只展翅的凤凰,罐盖上则是两朵鲜亮的牡丹,画风干练且精美。
从胎釉上看,底胎圆润,胎质细腻,青花的釉色淡蓝清新,应该是传统的浙江料。
拿下了盖子,齐鸣一手抓住了灌口,一手托底,倒转了过来。在罐子底部,是康熙御制的四字双框楷书款。
齐鸣看着这落款就感觉不对,因为入手的那一刹那,感受到的凉意不够。望气一开,果然,岁气离康熙有点远,只到光绪。
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光绪时期的瓷器,大量仿造乾隆和康熙。尤其是仿康熙,现在的玩瓷器收藏的,甚至直接把康熙瓷器称作“老康”,把光绪仿康熙的,称作小康。
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仿制,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光绪朝历时34年,这30多年里,清政府始终坚持原有的专制统治,采取对内高压,对外投降妥协的治国方针。西方列强,通过那些不平等条约,不断从沿海向清朝内陆渗透。
洋人凭借各种优势,大量的不择手地掠夺中国优质的古瓷器。为了迎合洋人的喜好,景德镇就开始了大量烧造仿古瓷器。从某方面来说,这也算是用假货来创造外汇了。
同时,尽管自己的江山已经风雨飘摇了,清政府的高层也没停下醉生梦死的享乐,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私欲。亦或者借仿康熙,仿乾隆,来获得心理上的优越感。
光绪朝廷对仿古瓷也是投入了大量金钱。根据《清宫档案》的记载,光绪十年,慈禧50大寿,烧了一批瓷器,花费1万5千两白银。光绪二十年,慈禧60大寿,这笔费用直接涨到了12万8千两~
这还只是慈禧生日时的花费,并不算日常使用。投入这么大,效果自然也是有的。现在的收藏界有一个共识就是,光绪时期优质的仿品已经可以说是接近或者达到了康熙,乾隆官窑瓷的水平。
甚至因为西方先进的化学材料的引进,光绪的民窑从艺术造诣和制作技艺上,都要比康熙乾隆两朝的民窑瓷更加优秀。
齐鸣觉得手上这将军罐,应该就是光绪仿古瓷里头的精品。他看向了男人,开口问道:
“你这件打算卖个什么价?”
男人伸出了一个巴掌,郑重道“老板,康熙御制的青花瓷,500万,不二价!”
齐鸣没接话,只是笑着摇了摇头,把罐子放到了一边。果然,跟他猜的一样,对方这是拿小康当老康卖。
男人见状,眉头皱起,解释道:
“老板,我这价格可没乱开。18年的时候,你们大陆迎春拍卖公司,拍出过一个康熙中期的,青花缠枝莲纹将军罐,当时的落槌价可是594万,要是算上佣金和手续费,得6百多万了。”
齐鸣摆摆手拿起了画轴,回答道:“不是价钱的事,先看画再说。”
说着,他解开了画轴上的活扣,那男人有心再说两句,但还是把都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随后走上前,帮着打开了卷轴。
一打开,倒是让他有点意外,这居然是幅3米多长的手卷,茶几上根本放不下,最后那对兄妹干脆一左一右,直接抓着卷轴两端,才勉强铺开。
齐鸣看他俩拿着费劲,自己看起来也费劲,而且就他在书画上的那点本事,他心里也清楚,所以干脆开着望气,直接去找提拔和铃印,先看看谁画的再说。
望气术下,岁气和贵气没的说,清初的东西,具体点能到顺治。
印章也很好找,作者落印有三个:弘仁,渐江,释弘仁。款识是:辛丑八月渐江弘仁。
画作的最左侧在裱纸上,则是一个叫叶德辉的人给画写的题签:清幽图。同时还标注了题签的时间:光绪18年壬辰正月。
除了这叶德辉,还有刘世珩,葸石,镏五等足足9个收藏印。但从落印的时间,和痕迹来看,这叶德辉应该是最后一任收藏者。光从这些收藏印章看,这幅清幽图也确实说得上是传承有序。
“弘仁是谁?”
童欣晴也跟在一边,伸着脖子看了会儿,因为她爷爷的关系,她对古画也是很感兴趣。当初她和齐鸣还是因为一幅画才认识的。
“弘仁,弘仁~”
齐鸣把这名字喃喃念了两遍,才想起来,便开口向她解释道:“弘仁跟八大山人、石涛、髡(kun)残,并称清初四僧。
这四人都是明朝遗老,八大山人甚至还是明朝皇亲。不过四人里头,弘仁是最早出家的,也是出家出的最彻底的一位。他原本应该是叫江韬,出家后法号弘仁,号渐江学人。你瞧~”
齐鸣指着题识道:“所以在这儿,他写的是:渐江弘仁。这幅算是山水画,弘仁是清初四森里头,最擅长画山的,尤其是黄山。同为四僧之一的石涛就说他“一石一木,皆黄山本色”,号称黄山写生第一人。这画买回去,咱们爷爷明年的寿礼就算是有着落了。”
童欣晴看着那处落款,跟着点了点头。但很快就反应过来齐鸣话里的意思,绝美的脸上闪过一抹红晕,瞪了他一眼,分明是在说“什么时候是你爷爷了。 ”
“行了,举着怪累的,收起来吧。”
齐鸣拉着童欣晴坐回到了沙发,见那对兄妹也收好了画,他指着画,鼎,朝珠,道:“就这3样,你一起给出个价吧。”
“老板,这康熙的将军罐呢?像是这么大器型还带盖子的,可不多见的,我这价钱也没多开啊。”
一次性要三件,已经是不少,但他还是想争取一下。
齐鸣瞅了眼那将军罐:“我说了不是钱的事儿。”
但转念一想,自己这话其实不对,便又改口道:“算了,其实也就是钱的事情。我也就不瞒你们,你这东西是光绪仿康熙。而且是仿品里的精品。你要照着光绪的价卖,我能要。但要照康熙的,不好意思,这里头差的有点多。”
“这怎么能是光绪的呢?这款,这釉,都符合康熙的特征啊。我也找了鉴定师的,还有鉴定报告,你要不信,我这就给你拿去。”
男人作势就要转身回去找,却被齐鸣给叫住了。
“你就别忙活了,你觉得是康熙,那就守着,再等个有缘人就是了。再我眼里,它就是光绪的。”
其实确定了是光绪仿康熙后,再去看这将军罐,还是能找出来一点破绽的。例如,分量,例如底宽的双框,真品的外框与内框的间距。还有真品的康熙的“熙”字,上半部是“熙”字上部多由一撇和目字状的“臣”与“已”或“巳”组合而成。
齐鸣没跟男人细说,主要是觉得没必要。既然不是真品,那就真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犯不着浪费时间。
那男人听齐鸣这么说,也没再说要去拿什么鉴定证书。而是转过头和自己妹妹对视着,眼神复杂。
齐鸣已经是第3个拒绝这罐子的人了,所谓三人成虎,他这会儿也是心下惴惴不安,对那鉴定证书的专业程度,也开始存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