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山上的堡垒
“往这边摆,把摄影机摆在这儿,那边也要摆一台……这样的建筑真是壮观啊,我从来没有见过。”
在紧风口的山寨中,几个穿着西装的人正在山寨中忙来忙去。
在他们架设摄影机的正前方,一座圆形的大宅出现在山坳中。它仿佛一座巨大的碉堡,朝外的窗户显得相当小,至于内部从平地上是看不到的。
这座巨型碉堡占据了山坳里一座小山上的平地,这令它仿佛一个圆滚滚巨人般,俯视着周围的山头。
外墙上那些不大的窗户,仿佛碉堡上的枪眼。如果住在这里的防御土匪的进攻,这样的小楼具有足够的保护力。
夯土混石的墙壁使用米汤、石灰等物混合的三合土筑成。而且两尺厚的的墙壁不是普通子弹打得穿的。
不但如此,从墙上的枪眼中还透出几枝二人抬的炮口。这种简单的武器,在土匪遍地云南十分普遍。土枪、土炮在村寨冲突中,有着意想不到的用处。
如果仔细看的话,还能看到几挺机枪的影子。难怪胡杰出了事只管往城外跑,就凭这时果军的装备,即便攻下这样的建筑也会造成巨大的伤亡。
这种圆形的仿佛碉堡般的楼宇在云南常见,往往都是一寨或者一村之人聚居的所在。好处是即可平时居住,也可以用来防备土匪或者其他村寨来打冤家。
可是把它盖在小山头上的选择,实在令人感觉有些突兀。
不过仔细想想也能明白,毕竟这时的华夏可不是盛世。除去国府的压迫与外来的侵略之外,土匪、响马都是常存于世的东西。
而这种三层楼高,建成仿佛全封闭城堡似的建筑就有了存在的前提,而且这座占地相当广阔的圆形大宅里住着不少人。
从空中鸟瞰,这座圆形的大宅里面有一块相当大的圆形空场。中间晒着摘来的野菜,洗净的衣服。还有连接圆形建筑两端的绳子上,挂着肉块和兽皮。
而最出众的却是,与云南当地其他寨子这样的建筑不同,这座建筑中间的空地上竖着一个铁皮做风叶的风车。
不用问这座建筑中是有水井的,而风车的作用就是把水从水井中抽出来的工具。
正在几位摄影师面对这奇怪的建筑忙碌时,突然从圆形建筑的顶层上传来声音,
“你们的映画机怎么对着我们的房子,我儿子雇你来是拍外面的。”
是的这些摄影师是胡少甫雇佣的,他们来自广东。搭乘小型飞机飞来,直接落在昆明城外的其他机场上。
“伞兵学校的人自称为百姓子弟兵,那么他们就不会像卫戍司令部的士兵那样对待百姓。如果他们做了,我们也可以像他们一样,把拍摄到的画面在城中放映。另外,儿子已经搭乘泛美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向美国,勿念、珍重、千万……”
冲着楼下摄影师喊完的胡杰转过身,重新坐回到书房的桌旁。
他从昆明城中伪装成商人出来,然后就一路跑到紧风口的老宅中死守。以多年闯荡江湖的经历而言,此刻的胡杰是颗红心两手准备。
如果张四行他们不来攻,那么他的手下就要去袭扰伞兵学校,尤其是那些建立在城外的,建设的仿佛城堡似的工厂。
如果他们来攻,那么眼下有了摄影机,大可以说成是他们“客军”倚仗武力欺负云南人。无论将来把电影放给昆明城内的百姓看,还是设法转到云南官府的大员那里都不是难事。
只要老子的老宅还在,看你四行魔王能奈老子何。老子的儿子去了美国,留下来的都是和你死拼之人,大不了就是鱼死网破布局。
背着手胡杰在自己的办公室中慢慢踱着步,心中想着与张四行作对的手段。唯一举家前往美国的儿子一家,却时常干扰他的思绪。
“早知道四行如此难对付,当初便不该……”
当然是否对付伞兵学校,如何对付伞兵学校,胡家父子是进行过争执的。按留学过的胡少甫而言,对方既然从德国能弄到工业母机很能说明问题。
第一他们在德国有势力,其次来昆明是真的想做一番事业。
这很对在日本留过学,又游历过欧美的胡少甫的胃口。然而他家里可是控制着云南商会,做着烟土买卖的家庭。并不相信什么工业、科学,他们相信的是烟土、快枪与人情世故。
留过学的胡少甫知道,这根本就是华夏的大病所在,即因循守旧,又排斥一切能够改变现状的新事物。
当然这样的思想冲突在胡家并不严重,因为胡少甫虽然留了学,但在留学之前却读的是“圣贤书”。原本胡杰想让胡少甫去做官,以他家的身家买个官身不是什么难事。
偏偏胡少甫在胡家无法施展自己所学,又如会好烟土贩子们同流合污。既然无法改变,那么就只好加入,因此胡少甫弃了现代科学给他的观念,专心做好他胡家的少爷。
眼下胡少甫坐上泛美航空公司的飞机后,虽然多少还有些离秋,但心中却又有一抹轻松。
轻松的是,他终于摆脱了胡家。到了美国后,想来要与四行魔王死斗的老父断不可能追到美国去。即便与四行魔王争斗中输了,到时逃到美国后无权无势,也就再阻止不了他。
至于胡少甫自己,此刻心中却涌起一抹希望。他想到美国后,施展自己在日本的所学,用家里在美国的产业,另外开辟一份事业。重拾自己刚刚毕业时,游历欧美后的想法。
现在对他而言唯一的问题是,四行魔王在打败老父甚至把胡家的势力从昆明连根铲除后,会不会到美国追杀自己呢。
那家伙是个德国人,不过德国人到美国也想法容易,如果他真的追到美国那我该如何做呢?
然而此刻张四行可顾不得想到美国去追杀胡少甫的事情,因为从远处用望远镜看着那圆形的如同碉堡似的建筑。
“云南人民真的很勤劳也很聪明,这样的大宅在乱世中有着最好的防御力。那么现在我们面对这样的大宅,仗该如何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