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你怎么看
“这个小家伙,立功的速度如此之快,倒是个十分能打的军官。”
拿着卫士刚送来的电报,坐在办公室后面的委员长轻叹一声。
只有半个屁-股搁在沙发上的周至柔坐的笔直,他可不知道委员长说的是什么,也不敢轻易接话。
离开自己的办公桌,在周至柔目光追随下来到他侧面的沙发上坐下,把那封电报纸放在两人中间的矮几上,扬扬下巴,
“你看看吧,这是雨农那边的消息。”
听到委员长的话,周至柔忙把电报纸拿过来的认真查看。
只看了一眼,他就知道是张四行他们实行了什么秘密行动,并取得了巨大战果。
从眼角偷偷瞅了一眼委员长,那张脸上并没有什么神色,眼中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眼色。
肯定不会是对战果不满意,唯一的问题应该是那个家伙不服管理,没有把计划逐级上报。可惜啊,国府恰如那家伙的形容一样,早被日本密探侵蚀的千疮百孔。
但委员长会怎么看这件事,要不要把张校长担心的事情说出来。另外委员长会不会因为连戴笠那里都知道了战果,自己这里却不知道消息而责怪自己呢。
想到这儿周至柔带着几分惶恐的站起来,鹌鹑样的低着头,
“委员长,我颁发勋章时只听十三大队的蒋其炎队长说过,他们与伞兵军校有一个突袭计划。我也找张校长问过,可他说计划还在酝酿之中,没想到……”
说完抖了下手里的电报纸。
“这个蒋其炎也是,这么大的事情都不报告……还请委员长息怒,或许是因为电台讯号或者其他问题,卑职担保……”
扬了扬手,委员长一副大度的模样,
“不必、不必……坐,坐下讲。”
带着几分紧张,周至柔重新斜签着身子坐下,听到委员长继续说,
“不知道顾问团那边是不是知道他的计划,这个小家伙……倒是有点意思。”
这就令周至柔有些纳闷了,对于不服从命令的指挥官,委员长一向不吝使用强硬手段的。想到这儿,从自己随身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从张四行那儿拿到的册子。
“委员长,通过与伞校的张校长接触,卑职感觉他的是很……很专业的军人,您看这是他做的一本册子,有几样东西对于重庆的防空应该能有所帮助。”
伸手接过那本《应急武器指南》,委员长看了眼封面,随后放在一边,
“你应该是那个小家伙接触的最高级军官,对他你怎么看。”
沉吟了一下,目光又从那本《应急武器指南》上掠过,周至柔迅速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如何评价不是他该评价的,只需要把张四行的作为说出来。
至于如何评价,那是委员长的事情。
“委员长,卑职到了那天打算为他授勋,不过被他用没有时间回绝了。随后他去城中采购物资时遇到了土匪,结果……”
说着的同时,迎着委员长的眼睛,直率的眼神表明自己说的全是真话。其实他很想知道,委员长对那个家伙,擅自“屠杀”的举动会如何评价。
“几个土匪而已……”
就只是这么淡淡的一句,对于张四行的“屠杀”行为定了性。即不评价张四行杀的对不对,也不评价这样做架空了地方的权力。
只是淡淡的挥了挥,仿佛赶开几只不开眼的小蚊子,要知道委员长和青帮走的很近。不过也是,和青帮走的近,是为了国府在租界里的活动。
至于外面的山野毛贼,对于掌握着四亿人国度的委员长,又算得了什么。
小心观察着委员长的神情,周至柔继续说,
“走的时候,卑职从蒋队长那里听说了他们的打算,曾经追问过他具体的作战计划,但他没有丝毫透露,言谈间似乎……对于日谍对官员们的渗透极度担心。”
一直没有表情的委员长,这时却突然来了句,
“这小家伙……这样的话也直言不讳的说出来。”
从委员长的话里,听不出他对于这件事的看法。不过这句明确的评价中听得出来,那就是对于那个“小家伙”不成熟表现的评价。
的确仿佛周至柔这样的高官,可以肯定那家伙是个很不成熟的人。当然也可能是在德国呆久了,所以和德国人一样喜欢直话直说。
据他所知,德国人也曾批评过中国军队电讯的保密性太差,从某方面来讲也的确是事实。
“好啊,事情我知道了,这次虽然算小家伙立了功劳,但过勤表彰不大好。另外,也不能老让他在你们那里捣乱。”
听到委员长如此说,周至柔知道自己的谈话时间结束了。他站起身拉展军装,
“委员长,如果没有什么事我这就回去问问十三大队他们的作战过程,如果可能的话也许可以多几次这样的行动,以支援陆军作战。”
坐在沙发上的委员长站起身,
“至柔啊,我知道空军现在困难,不过苏联援华飞行队和他们支援的飞机,要不了多久便要到了。句容的飞行队先撤退准备接收新战机,不久金陵方面大战将起,空军方面……尽量吧……”
听到委员长这样的话,周至柔也明白空军方面在金陵保卫战里,没有多少作战的可能。
眼下唯希望苏联援华飞行队的物资、人员、战机赶快到位。
苏联志愿航空队的成立,是在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一日中苏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后,于九月十四日,中国向苏联请求秘密派出空军作战部队进入中国。
说到援华飞行队,周至柔嘴里同样回味着苦涩。此刻苏联援华志愿飞行队已经部分到达中国,无论人员和飞机都全套配备齐全。
可惜这些中国掏钱购买的战机,这时却严禁中国人靠近。
飞机降落时一百米内不允许出现中国人,即便完成训练并降落,飞行人员不会离开战机,直到交接给地勤人员为止。
这时正走出重庆委员长官邸的同时,却没有想到,委员长拿起电话拨通了德国顾问团的电话。
那么他们谈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