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契机
“打、打打……”
就在李贤刚将嫡长子李纯孝解救出来之际,冷不丁腿脚边冒出了个小不点。
赫然是一岁出头的嫡次子李纯明。
只见他一边口齿不清地嚷嚷着,一边吃力地将一根小木棍举了起来,递到了李贤的面前,那意思无疑是在说——用这个打,比较解气。
“你个幸灾乐祸的小东西,一边玩儿去。”
李贤当即就被逗乐了,伸手拍了拍小家伙的屁股墩儿。
“打?”
小家伙不开心了,脑袋一歪,再一次将小木棍往李贤面前递。
“啪!”
结果,直接就被蒋馨一把提溜了过去,照着小屁股就是一巴掌呼了上去。
“哇……”
得,小家伙当即就委屈得个嚎啕不止。
倒是李纯孝偷偷地乐了。
“你跟朕来。”
望着眼前这鸡飞狗跳的一幕,李贤真有种要抚额长叹的冲动,不过,他最终还是强忍住了,也就只瞪了李纯孝一眼。
“父皇……”
李纯孝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处罚,心难免有些虚。
问题是李贤根本没理睬他,就只管大踏步地往外行了去。
一见及此,李纯孝可就不免有些犯踌躇了,只是,被自家母后那冷厉的眼神扫了一眼后,哪还敢再多犹豫,只得步履蹒跚地跟在了李贤的身后……
紫微宫,有史以来最大的皇宫,可因着李贤不肯多选秀女的缘故,难免显得有些荒芜。
尤其是规模巨大的御花园中,除了李贤亲自开辟的棉田以及几处花圃外,近半的地儿已经是枯草处处了。
此时,父子俩一前一后地走在其间,真有种进入了荒郊野外的感觉。
只是,李贤却是一点都不在意,施施然地便将李纯孝领到了一颗只剩下枯枝的大枣树下。
“给你一刻钟时间,好好观察,待会告诉朕,你都看到了什么。”
就在李纯孝暗自猜测着自家父亲到底想干啥之际,李贤面无表情地开了口。
“儿臣遵旨。”
一听这话,李纯孝顿时就更懵了几分,但却不敢有所违逆,恭敬地应了一声之后,老老实实地打量起了周边环境。
“时间到。”
李贤没打搅自家儿子的观察,就这么静静地等着,直到估摸着时间已至时,这才点醒了一句。
“父皇,儿臣发现大树下的枯草比起周边的要低矮了许多,还有树下的几棵小枣树应该都是落下的果子长出来的,只是,都没能长高就枯死了。”
李纯孝年纪虽小,可观察能力却并不弱,语言表达能力也同样相当不俗。
“嗯,观察得很仔细,那么,你能告诉朕,这些现象都是怎么回事吗?”
李贤嘉许地点了点头。
“……”
这问题,明显超纲了,小家伙抓了半天的头,也没能想出个所以然来。
“朕告诉你答案,草木生长不单需要水分、土壤,还需要阳光,啦,你看啊,这棵大枣树在春夏秋三季,都是枝叶茂盛,阳光很难漏到树下。”
“所以呢,树下的草木长势就肯定远远不如周边,至于小枣树,长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光照就不足了,最终,只能枯死。”
“从这么个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那就是你不努力,别人却一直在进步的话,你终将成为大树下的草木,被人遮挡了阳光,一生碌碌无为。”
李贤先是笑着伸手抚了下长子的头,而后方才将个中缘由娓娓道了个分明。
“儿臣知错了。”
这道理,很浅显,李纯孝自然是一听就懂了。
“朕还想告诉你一个道理,树若是不修剪,最终肯定会长歪了,你看左边那棵香樟,应该才刚长起来不到三年,野生野长的结果就是歪了。”
“在你犯错时,你母后打你,就是在帮你剪枝,玉不琢不成器,你该能明白这个道理,回去跟你母后道个歉,记住了么?”
身为嫡长子,李纯孝注定要承受远比弟弟们更多的压力,在这一点上,李贤也帮不了他
因为皇帝的宝座只有一个,尤其是在暗立太子的规则下,这等竞争无疑要更残酷上几分。
都是自己的儿子,身为父亲,肯定不可能太过偏心,否则,暗立太子的规则也就成了个天大的笑话。
所以,李贤从来不要求李纯孝讲究什么兄友弟恭,反倒是有意识地培养他的竞争意识。
当然了,玉是琢了,究竟能不能成器,那,还得看小家伙自己的努力与造化了……
十二月二十八日。
年关将至,天公作美,连续几天的风雪居然停了,一大早就是艳阳高照。
被冰封了数日的洛阳城彻底活了过来,无论是大街还是小巷,到处都是络绎不绝的行人。
结果就是来不及扫洒的白雪没多久就被踩成了黑泥,人行其上,难免有些举步维艰。
不过,白龙鱼服的李贤却是一点都不在意,就这么施施然地走着,漫无目的——他也就只是想感受一下自己执政两年多来的成果而已。
一开始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可当他从中桥过了洛河,踏上了南岸后,好心情就渐渐没了。
不奇怪,北岸大多都官宦之家,车水马龙很正常,纵使是寻常人家,家底通常来说,也都相对厚实,值此年关时节,衣着光鲜也自不足为奇。
南岸就不同了,这里居住的大多都是普通百姓,洛水沿线倒也还好,一派的盛世之繁华。
等过了南市之后,景气就差了一层,越是往南,情况就越差,待得到了履道坊,李贤脸上就再没一丝的笑容了。
不为别的,只因这坊市脏乱差不说,路边还有着饿死冻僵的乞丐无人收敛。
若不是亲眼所见,李贤还真不知道繁花似锦的洛阳城中,居然还有着这样一个黑暗的角落。
要知道这可是东都洛阳啊,都能有这等不堪的所在,那,满天下一千多县城里,究竟还有多少百姓在忍冻挨饿呢?
为何会如此?
李贤有点想不明白,毕竟他可是没少号召移民实边,给田给粮给钱还给耕牛,可以说已经是尽到了朝廷所应尽的责任了,历朝历代的帝王可从没有过这等力度。
那,又怎会还有如此多的百姓宁可饿死冻死,也不愿去南洋、辽东、甘肃等边疆自食其力呢?
这问题,他一时半会还真就找不到答案……
“常兆南,你给朕解释一下,履道坊的饿殍满地究竟是怎么回事,嗯?”
怒极之下,李贤匆匆就回了宫,而后第一时间就将东都牧府长史常兆南传唤到了大业殿。
“这……,这不可能,肯定是有人蒙蔽了圣上。”
履道坊,常兆南倒是知道洛阳城里有这么个贫民窟,但却从不曾去过。
此时一听李贤语气不善,根本没想过李贤会亲自去那地儿,误以为这是有人告了自己一个刁状,下意识地就叫屈了一嗓子。
“呵,朕问你,你可曾去过履道坊么?”
这,无疑就是当面撒谎。
李贤登时就被气笑了。
“臣去、去过。”
东都牧是由纪王李慎遥领,根本不管事,身为长史,常兆南就是东都洛阳城的实际管理者。
按说位高权重,只是,洛阳城中权贵太多了,他根本不敢管事,上任四年来,就只管养尊处优,得过且过,哪可能会去履道坊那等下里巴人聚集的所在。
但,当着李贤的面,他哪有胆子承认自己的渎职,只能是硬着头皮地含糊着。
“哦,那好啊,朕再问你,履道坊的正门是往哪个方向开的,嗯?”
特么的,当面都敢谎话连篇,背地里的德性无疑可想而知。
这当口上,李贤杀人的心都有了。
“啊,这、这……”
一听此问,常兆南瞬间傻眼了。
“当面欺君,你这厮好大的胆子,来人,将这狗官压下去,打入天牢,三司会审,朕要知道此獠究竟有多贪腐!”
尽管很想断喝一声——拖出午门斩首,但最终,李贤还是强忍住了,概因他不想开了非法杀人这等先例。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常兆南顿时大慌,哀嚎连连。
可惜屁事不顶,几名殿中侍卫一拥而上,三下五除二就将常兆南给拖了下去。
“宋璟。”
李贤没再多看常兆南一眼,视线当即便扫向了侍卫在侧的兵部郎中宋璟的身上。
“微臣在。”
宋璟完全猜不到李贤将自己紧急召唤来的用意何在,但却并无丝毫的惴惴之色。
“卿向来刚正不阿,胸有锦绣,实是宰辅大才,这一条,朕一向是知道的,只是卿资历浅,朕也不好超拔于卿。”
“今,朕给你一个彰显的机会,卿可暂代东都牧长史一职,好生整肃地方,先查一下我洛阳究竟有多少百姓在忍饥挨饿,须得多少钱粮,方可赈灾,有结果后,速速来报与朕知。”
宋璟其人,李贤是肯定要大用的,但,在此之前,必要的考验,还是得有。
“微臣遵旨!”
仓促间接手洛阳城的管理,无疑是件极其棘手的差使,然则宋璟却并无惧色,昂然便躬身应了诺。
“嗯,那就去忙吧。”
洛阳的赈灾,固然是急务,但,其实并不是李贤的真正目的,他想要的是借此机会,觅得推行政体革新的契机。
至于能不能成,那就得看宋璟的差使能否办得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