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调教大唐 > 第92章 观风使

第92章 观风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殿下,请恕微臣直言,此事已无解,一切只因我辽东发展太过迅猛了些。”

    在李贤面前,魏思温向来直言不讳,此时也不例外。

    “嗯……”

    李贤有些无奈——辽东不发展,他随时都可能被周边的虎狼给吞了,可要发展,那就难免引来圣忌。

    到了如今,他已经无法回头了,就算他想示弱,高宗也未必肯信,反倒会引发不可测之后果。

    “既是无解,那就干脆不解也罢,以静制动便好。”

    事态是挺严峻的,但,狄仁杰却是一点都不慌,概因他很清楚辽东的腾飞速度有多惊人。

    “必要的退让还是少不得的,这样吧,本宫上个本章,就说我安东都护府将裁军二万步骑。”

    “待朝廷批复下来后,即将其中五千人转调水师,余者大半编入预备役,农闲时抓紧操练,以确保战时可以扩编。”

    完全不给高宗台阶下,那是肯定不行的,李贤皱着眉头想了想之后,这才谨慎地下了个决断。

    “殿下,如此大规模裁军,只怕军心难稳,一旦有变,后果恐难预料。”

    一听这话,魏思温担心难免。

    “无妨,制造局那头已将燧发枪研制出来了,本宫前几日刚最终确定了制造流程,月产枪支应可达三千五百支左右。”

    “裁撤下来的士兵中,将会精选三千人进入冶金工坊,专一制造枪炮,另有一千人将转入火药工坊,负责火药、炮弹的生产,但消四个月时间,我辽东便会有一支无敌天下的新军。”

    兵在于精而不在多,一万火器部队,再配合以强大的骑军,就已足可横扫天下,这么个信心,李贤还是有的。

    至于财政压力,那根本不成问题,不说别的,光是镜子这一项的岁入,就足够应付有余了的。

    “殿下英明。”

    在见识过火炮的威力后,狄、魏二人自是不会觉得李贤的自信有什么不妥之处……

    “草民等叩见太子殿下。”

    清明,一大早地,李贤便已赶到了依山而建的烈士陵园,这才刚在门口处下了马车,十数万百姓立马齐齐跪伏在了地上。

    “诸位父老乡亲,都请平身,本宫今天与你们一样,都是来瞻仰烈士英灵的,还请烈士家属代表以及各县长者都随本宫一道入内好了。”

    能有如此多百姓自发前来,李贤真的很欣慰。

    陵园的面积很大,足足占据了一整座山头,半山腰处,有着个巨大的广场,足可容纳万余人。

    广场后方,是一座巍峨的纪念碑,上头刻着一行大字——大唐烈士永垂不朽。

    字出自狄仁杰的手笔,遒劲有力。

    石碑下,有着个五尺见方的祭台,上头摆着尊巨大的铜鼎。

    李贤一马当先地走到了祭台处,亲手点燃了三炷香,隆重地鞠躬之后,将香插在了铜鼎内。

    “各位父老乡亲,在这里,我们一起祭奠为国捐躯的烈士们,他们为了我大唐的江山永固,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血不能白流,这等功德,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现在,让我们一起高唱《精忠报国》,以告慰烈士们的在天之灵,狼烟起,预备,唱!”

    在回身环视了一下台阶下的万余官民后,李贤并没发表什么长篇大论,也没念什么祭文,仅仅只是神色肃穆地给予了阵亡将士高度评价。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随着李贤的手势扬起,先是广场上的万余官民齐齐高歌,紧接着,陵园外的百姓也跟着附和,嘹亮的歌声中,响彻着的是高昂的战意。

    而这,正是李贤所想要的效果……

    “贤儿还是挺懂事的嘛。”

    甘露殿中,刚祭拜完列祖列宗,李贤加急送来的请安折子就到了,待得见其上明确表示要裁军两万,高宗当即表示很满意。

    这话,武后显然不爱听,所以,她立马悄悄地给薛元超使了个眼色。

    “陛下,太子殿下只提裁军,却不提火炮,这居心……”

    薛元超会意地微微颔了下首后,紧着便从旁抢了出来。

    “陛下,前番那契丹来使不是说了么,火炮近乎妖法,有神鬼莫测之威能,似此战争利器,岂可由地方掌控,臣妾以为此事断不能轻纵。”

    有了薛元超开头炮,武后当然不会忘了火上浇油一把。

    “嗯……”

    高宗的脸色顿时便阴了下来,很显然,他对李贤不将火炮献上一事,已大为不满了。

    “陛下,火炮威力究竟如何,还须得眼见为实。”

    眼瞅着事情要糟,郭正一可就稳不住神了,赶忙从旁打岔了一句。

    “卿此言有理,那就让贤儿派人把火炮送来一观再议。”

    高宗想了想,也觉得这事情还是慎重些为宜,毕竟他也不愿真将李贤给逼反了。

    “陛下,臣以为实无须如此麻烦,不若派出钦差,赶去辽东彻查此事便好。”

    火炮什么的,在薛元超看来,根本不是关键,真正的关键在于扳倒李贤,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得鸡蛋里挑骨头才成。

    “陛下,薛相所言甚是有理,臣妾举荐御史中丞周兴前去辽东观风。”武后显然也是同样的想法。

    “陛下,臣以为既是观风,光周兴一人恐难周全,还应派出各部官员一并前去方妥。”

    谁都知道周兴就是武后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真让这厮去了,铁定没好事,郭正一又怎能答应。

    “嗯,那就先这么定了。”

    对辽东的突然崛起,高宗一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本人虽说没去过辽东,可却知晓那就是个苦寒之地,通常都是朝廷用来流放犯人、犯官的所在。

    结果,李贤去那儿也就两年时间而已,居然就风生水起了,这叫高宗又如何能不好奇。

    如今有机会彻底了解一下辽东,他自然是乐意的……

    三日后,唐休璟就已得知了朝中的动向,紧急将此事报给了李贤。

    “观风使周兴?”

    对此,李贤实在是有些无语了。

    要说周兴其人还是有点能力的,只是,这家伙的技能树明显点歪了,一门心思就只钻研各种酷刑,政务能力啥的,全是渣。

    就这么个货色跑来辽东观风,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殿下,此人生性凶残,担任御史中丞不到一年,就已参倒了十数名朝臣,他既是来了,我辽东只怕要多事了。”

    见李贤明显有些不以为然,唐休璟的脸色顿时便凝重了起来。

    “嗯,本宫心中有数,这样吧,卿可……”

    凶残又如何,来了辽东这地儿,是龙也得盘起来,更别说周兴不过就只是条恶狗罢了,李贤还真就不信摁不死他……

    五月初一,观风使周兴率十数名各部官员,在五百右武卫将士的护送下,抵达辽东。李贤率文武官员并城中父老到城外相迎。

    “禀太子殿下,周大人有圣旨要宣,还请您备好香案。”

    结果,周兴躲在马车里不下来,却让一名士兵前去通禀李贤。

    “什么混账话,尔等不懂朝廷惯例吗,嗯?”

    一听此言,站在李贤身后的刘纳言顿时大怒。

    要知道错非是紧急公务,否则的话,传旨都是到了官衙之后才会宣的。

    毫无疑问,周兴此举是在用高宗来压李贤这个太子,摆明了就是要给辽东众文武一个下马威。

    身为太子属官,刘纳言又如何能忍。

    不止是他,薛讷等人也全都怒了。

    “无妨,传本宫之令,即刻准备香案。”

    唯独李贤很冷静,概因动怒也没用——惯例只是惯例,并不是明文规定,从此一条来说,周兴做得虽过分,却又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真跟这混球公然起冲突,少不得被人参上一本目无君上,真心不值当。

    且让他嚣张上一回又如何,回头自然有得是办法连本带利一起收回来。

    香案在官衙里,这一来一回,就是半个多时辰过去了,周兴居然愣是连面都不露上一下。

    直到香案摆好后,此獠方才施施然地下了马车,踱着四方步,一摇一摆地到了香案后头,

    “圣天子有诏曰:朕惊闻辽东奇迹颇多,先有玻璃镜,后有火炮……”

    而后,连看都不看跪在香案前的李贤等人,装模作样地清了清嗓子,朗声宣开了。

    “儿臣领旨谢恩。”

    圣旨不算长,可在周兴故意的拖腔拖调之下,足足宣了三分钟的时间,但,李贤却并无一丝一毫的不耐。

    “太子殿下,抱歉,抱歉啊,微臣职责在身,若有不周处,还请多多海涵。”

    在板着脸将圣旨收了起来后,周兴这才皮笑肉不笑地致歉了一句。

    当然,内里根本没丁点的诚意,有的只是刻意的嘲弄。

    “都是为朝廷效力嘛,哪来的什么不周,呵,此处不便叙话,还请周大人进城安顿可好?”

    知道对方就是在故意激怒自己,李贤当然不会上当。

    “不必了,微臣奉旨办差,自当依朝廷规矩行事,且就在驿站安顿便好。”

    饶是李贤以礼相待,可周兴却根本不领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