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怒海覆清1852 > 第四六 四章 准备北上

第四六 四章 准备北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两人又聊到了太平军,魏源问道:“元首,你准备如何处理太平军,这太平军对我华族的危害可是比满清更甚。”

    满清至少还是继承和传承中华文化的,而太平军竟然将西方那个圣经搬过来,改版了一下,而且他们否定了中华传统文化,四处破坏文庙。魏源对太平军可是深恶痛绝。

    他对这个民族是有一颗拳拳热爱之心的,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很多还是有很强的责任心。并不是说所有人都仅仅是为了钱和权去读书,都甘愿做满清欺压百姓的工具。

    董良将其称为开明的读书人。这些开明的读书人一直以来都是华族重点拉拢的对象。

    包括董良之前收服的刘峰良、周藤虎、赵烈文、管晏、唐启华、张远芳、容闳、陈澧、江景礼这些人,他们都是算是开明的读书人。

    “太平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自从他们定都天京之后,这支起义军就失去了锐气,至少他们的高层已经失去锐气。”

    董良知道太平军的高层早就已经开始腐化堕落。

    孙延平在太平军进入江宁的之前就派人进入江宁,然后在其去城后打入了太平军的内部。

    这些人现在在太平军内部的地位已经不是很低,有些暗子甚至进入到天王府、东王府这样的要害部门。

    因此董良对天京城的很多事情都了如指掌。

    “那元首的意思是让他们自生自灭了?可是继续留着他们,对我华夏的元气伤害太大了。”

    “自然不是,太平军暂时还能够帮我们吸引满清的注意力。华族现在还没有做好接收整个华夏版图的准备。”

    “魏先生,如果我们华族没有充足的能够贯彻我们华族意志的人才,那么我们即使打下了整个江山又能怎么样呢?继续使用原来的官员,那么我们华族与满清又有什么实质上的区别呢?”

    就跟满清一样,这些满人从大明的手中夺取了整个江山,但是最后从官员到制度都是照搬大明那一套。

    可以说满清就是后明,只不过将朱家的皇帝换成了爱新觉罗家的,将朱家的皇亲贵胄换成了满洲贵族阶层而已。

    就靠着华族这些人,现在北上,董良也有信心打到京城去。

    但是董良大概率要被这些人推上皇位,然后现在的这些老兄弟变成新的贵族阶层。

    董良的意志,光是靠着现在这点人显然是贯彻不下去的。

    最后他们建立华族依然还是一个换汤不换药的华族。

    而且这个新的华族政权,还有可能陷入到内忧外患之中。

    内部那些失去土地的士绅地主会与地方上的官员勾结到一起,欺上瞒下,变着法子继续欺压剥削百姓。

    在外部,北边的沙俄会勾结北方和西北边疆的游牧部族侵蚀华族的版图。

    南部沿海,英法等西方列强则会封锁海岸线,甚至会扶植反华族势力在地方上起事。

    “那元首需要多少准备时间?”魏源明白董良的意思。

    华族不是没有能力北上,而是现在北上要面临很多问题。

    厚积薄发,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拔苗助长的。

    比如说官员的培养。

    一个国家的意志,最终是要由那些基层的官员贯彻的。

    实际上,国外的意志就是这些人的意志的总和。

    这段时间,闽省各地的华族地方工作组就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比如公报私仇,污蔑陷害地方士绅地主,然后将人家抄家灭族的。

    还有在抄家的时候徇私舞弊,中饱私囊的。

    有的地方生产大队长竟然在分地抓阄过程中动手脚,收受村民的好处。

    不给好处的就给人家分最偏远、最差的田地。

    还有民兵中队长克扣民兵训练经费,虚报训练次数。

    ……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而华族还没有专门的监察机构。

    法部现在只管起草法案和审判。

    民事案件民不告官不究。刑事案件暂时由地方守备队负责侦查、起诉。

    吏部有一个绩效考核司,专门管理官员工作实效和违法乱纪。

    但是做的并不细致。

    之前华族的队伍还小,没有什么,但是现在华族管辖的地盘已经有琉球、福建、广东三个行省,一个吕宋总督区。

    各地的官员数量暴增。

    因为缺少自己培养的人才。

    这些地方行政公署的官员,大都是华族从各地原本的官员、吏员以及读书人之中遴选出来的。

    在华族吏部经过短暂的培训之后,了解了华族的基本政策,就派到地方官府的重要岗位上去了。

    这些人并没有经历过华族的考验。

    他们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

    到了岗位上,拥有了权力之后,自然会有人被权力迷失了双眼。

    水至清则无鱼,从来没有绝对清廉的政府。

    ……

    “我还需要三年时间,三年时间,我们华族自己培养的读书人就就能够走上工作岗位。我们的自己培养的官员也将越加的成熟。”董良道。

    咸丰三年已经要过去,也就是说董良还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够向全国进军,结束满清的命运。

    “那这剩下的三年,你干什么?护卫军总不能马放南山吧。”魏源道。

    “这当然不会,接下来的三年,魏先生你们要全力为华族培养人才。我们华族已经有安平的振华大学堂、厦门大学堂、福州大学堂、广州大学堂,四所综合大学堂,上万学生。我希望这些人未来能够将我华族的意志贯彻下去。所以他们需要了解华族的政策,也需要从新认识这个世界。”

    “魏先生,我希望你们能够帮助华族营造一种创新、开放、自由的研学氛围,就像春秋战国之时的百家争鸣一般。”

    ……

    董良与魏源聊的时间太长了。

    伍媚娘走进房间为两人加了好几次茶水。

    年轻的伍媚娘听不大懂元首与这个老先生所谈的话题,只觉得他们说的事情太过高深。

    都要到晚饭的时间,魏源才离开元首府。

    元首府就是原来的福州将军府,大概的位置就是后世的福建省立医院。

    南边不远的地方就是于山。

    府邸的围墙高大,上面还建有望楼,安全性非常高。

    但是董良不是太喜欢这里,他感觉这里就像是一个牢笼。

    府中的后院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花园,是最空旷的地方。

    董良常来这里散步。

    再有几天就要过年了,董良的母亲也住在府中。

    不过董良很少跟老夫人说话。他的心理年龄跟老夫人差不多,跟她在一起有些不自在。

    倒是杨瑛瑛尚云她们在董良的面前像是自己的学生一般。

    董良乐于给她们说教。

    这次南下广东作战,杨瑛瑛又留守元首府。

    两人走在花园中,似乎许久未见,有很多话题要谈。

    杨瑛瑛的手中牵着董安安,小女娃已经会走路了。

    不过董良出去了很长时间,孩子似乎与他陌生了。

    这孩子很乖巧,就牵着杨瑛瑛的手,亦步亦趋地跟着,也不打扰两人的谈话。

    “瑛瑛,有件事情,我要跟你说一下。”

    杨瑛瑛看董良说话这么正式,不禁看向他。

    “我准备婚后去一趟崇明。”董良继续说道。

    杨瑛瑛有些不解地问道:“崇明?为什么你要亲自过去?”

    董良道:“你还记得陆剑锋吗?”

    “那个陆家的少爷?”这个人的名字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杨瑛瑛的耳中。

    “是的,这家伙还真是打不死的小强,去湖南转了一圈,进入了江南大营,上次在上海屠了嘉定和太仓,那时候我们在上海滩还没有站稳脚跟,只是将其击败,没想到这次又对江北的崇明动手。”

    “这家伙靠着贩卖烟土,建立了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还间接控制了苏州、常州、湖州几个相对发达的府,力量不容小觑。”

    杨瑛瑛问道:“那你这次准备去将其消灭?我们接手苏州、湖州和常州,整个江苏基本上都是我华族的了,这得需要多少兵马啊?”

    杨瑛瑛知道董良的未来规划,占领整个江苏显然不符合华族的大战略。

    “那是以前,现在情况变了,太平军准备将战略向西转移。我们可以接手江南了。”

    “今天我跟魏先生谈到三年内接手满清地盘的计划,在全面北上之前,我们可以将江西、浙江和江苏拿下,将我们东南地区地盘连在一起。”

    “这样,南北战线会不会拉得太长了?”杨瑛瑛道。

    按照董良这样说,华族控制的地盘就集中在沿海一线,形成南北狭长的形状。

    这样的版图并不利于控制。

    “华族在江北暂时就控制江苏,不会盲目扩大。我们得到可靠的情报,太平军准备将重心向西北方向转移,他们已经将主力放在皖北了。”

    “皖北的捻军准备投靠太平军。他们正好能够顶在我们的前面。”

    董良反正是认准了太平军这个冤大头。

    就是要让太平军与清军死磕。

    要占便宜就要占到底。

    等到太平军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那就是他们命运结束的时候了。

    “需要调集护卫军主力过去吗?广西的战事似乎没有那么快结束。”

    广西的清军数量算不上多,就剩下梧州一个硬骨头。

    啃下了这里,护卫军在广西就没有像样的敌人了。

    但是这里到处都是山地,就是赶路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广西的兵马,我暂时不准备动。这次我之所以要亲自过去就是为了在江北再锻炼出一支军队出来。”

    董良准备带着教导队一起过去,江北现在不缺少兵源,盐区有大量的盐丁青壮。

    “陆剑锋这股势力非常的顽固,其他人去我放心不下,而且这次不能再让这家伙跑了。”董良斩钉截铁地说道。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