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徐阶出手(下)
他在想怎么写折子,怎么在严嵩或是严世蕃身上做文章。
而自己准备写这份折子的灵感,或是起因,就是来自南京的几份折子。
这通政司的费采,是自己的老部下,也算是接自己的班,以他的心性,徐阶把他拿捏着死死的,倒是放心的很。
而且这折子的内容,讲的是这么大的事情,想来也做不了假。
这南京的折子,通政使的经历跟自己原样复述了。
虽说有好几份,既有皇太子的折子,又有南京国子监五千余生员联名上的折子,更是有南京兵部尚书的折子。
但是这几份折子讲的内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南京仓的火灾。
而这火灾的背后是人心的险恶啊。
南京的十一位部堂高官,烧掉了南京仓的漕粮,今年半数的需要北运的南粮尽数被毁。
同时又在这件事情上想要牵扯到太子,想将脏水泼向太子。
呵呵——
徐阶想到这,不由得冷笑一声,
烧粮仓,想拉当今最受宠的太子下马,这两件事都是“壮举”。
但这在徐阶看来,也是最蠢的做法,这事情合在一块,必然会让当今圣上震怒的,也必然会严肃处理。
因为如果这次不严肃处理,那么以后地方政府有亏空了,直接有样学样烧粮仓,烧银库不就好了??
这是任何一个皇帝不能忍受的。
同时也不知道是谁脑子抽了,居然想着拉太子下马,这可是关乎到皇帝的脸面啊。
啧啧——
徐阶再次摇了摇头,不禁感叹起那边南京官员,这帮子蠢货,想必是在风月之地呆久了,全体退化了,被人卖了,还在帮着数铜子吧。
徐阶知道单靠这些南京官员是做不成事的,必然背后有人。
而这背后之人,无论是哪一份折子,甚至就连太子的折子也没有提到。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因为所有看到过这份折子的上位者,都必然清楚南京官员在没了鲍安之后,已是一盘散沙,后面必然还有着比南京户部尚书更大的黑手在操纵着。
是谁呢,太子没说明,那么大家都会去猜,自己会,严嵩会,就连当今圣上也会。
而这背后黑手的最大可能性便是严嵩。
当然就算不是他,徐阶也必须把矛头指向他。
徐阶自认为自己在做官方面还算通透,他知道很多事情,很多道理上了朝廷这层面上,就要看背锅的人是谁,以及怎么背锅了。
至于背锅的人是谁,那就要各方权衡了。
因此徐阶的这份折子便是尽量坐实这份猜测,将严嵩干掉。
因为一方面敏锐的徐阶,已经察觉到了严嵩逐渐不受嘉靖的宠信了,已经有一些御史闻着味道,跑到自己跟前来说弹劾的问题了,但是之前都被他压了下去。
另一方面他也注意到了太子和严嵩之间的冲突,他必须要学着重新站队了。
因为过去自己的种种行径,包括将自己的松江户籍转到江西,只为了跟严嵩攀上乡亲之情,又比如自己将孙女许给严嵩的长孙当作平妻,其实吧,说是平妻但就是妾,这一点,徐阶明白,严嵩也明白,别人也明白。
所以在一般人看来,自己是跟严嵩站在一队。
徐阶虽说认为当今的皇太子也是聪慧之人,但是他不敢赌,也不愿去赌,他更希望能借此机会表明自己。
但是怎么坐实呢??
徐阶的眉头微蹙,陷入了思考。
他必须慎重选择这折子里的内容,务必要借助这个机会一招致命,将严嵩置于死地。
这折子的内容必须要与南京仓的事,看起来没有关系,但是又能让多疑的圣上联想到这南京仓一事。
而且这折子的对象也必须要能暗指严嵩的,而不是当面指出严嵩。
满足了这两点,在徐阶心中才能算是合格的。
后者徐阶已经想出来了,他不准备直接弹劾严嵩,而是弹劾他的儿子——严世蕃。
严世蕃无论做什么时,都会让人想到严嵩,这父子的关系在这一刻被徐阶所利用。
严嵩已经老了,七老八十了,若不是严世蕃一直帮衬着他,他估计失宠的日子还能提早些。
所以严世蕃一倒,便是相当于砍了严嵩的两条腿,让他再也无法前行。
想到这,徐阶当即提笔蘸了墨水。
这墨黑中泛着紫光,看的徐阶心情大好,当即在用宣纸做成的奏折上写了起来。
这奏折,除去封面和封底,一共由十三幅半白纸构成。
徐阶空出第一幅不写,而后在第二幅的正中位置写上了五个字——请罪贼臣疏。
这几个字写得极有气势,力透纸背之感迎面而来。
而后又在右下角写了一个奏字。
之后又伸手翻过一页,在第三幅上开始写起了正文。
“阁臣徐阶谨奏,臣近日风闻一二事,深恐不安,故据此实奏,为皇上陈之。”
“自古金陵为王气所钟之地,有贼子严世蕃,见城南的南京仓有王气,又听闻奸佞之辈所言,说那粮仓西侧为水龙,东侧为土龙,二龙相交于南京仓城,故纠集亡命之徒,借助其父威势,威逼南京部堂官员,有意烧毁粮仓!”
“以求在原粮仓旧址上,大造府第,占据王气之地,图谋不轨,又常与裕王交好,借此以求谋立太子之图!”
“臣深感皇上知遇之厚不忍负,臣久荷皇上再生之恩不能忘,感激涕零,故为此具本亲赍,谨奏奉圣旨。”
“臣徐阶叩首再拜。”
至此,这份奏折便写好了,徐阶写的很短,但却是抓大放小,图谋不轨以及交好皇子,插手太子废立之事,自古以来都是皇家的大忌!!
虽说徐阶写的这两个点,都是他自己胡乱写的,平常人一看可能不会信。
但若是当今圣上先看了南京仓被烧的折子,再看到自己的折子呢??
那这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假的也能成真啊。
这份折子递出去之后,效果如何,又能在朝廷中掀起多少波澜呢?徐阶表示很是期待。
他轻吹了下奏折上的字,而后再次看了几遍,发现没有错漏之处,便将其合上。
吩咐徐安取来黄纸做成的封套,将奏折放入其中后,又用糨糊糊合的。
再用半页白纸贴在缝隙处,并于白纸上贴上印花,书写上官衔姓名后,才小心翼翼放进自己的袖子内。
这份奏折他打算今儿个入宫,亲自交给皇帝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