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结亲
三丫第一个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小姨,外面好热闹啊!是不是吃过了饭,小康哥哥就来接姐姐去他家拜堂了?”
郭喜安一边把筷子递给她,一边笑道:“是啊,不过以后可不能叫小康哥哥了,你得叫姐夫,一会儿我们三丫可要好好护着门,叫他们知道,我们家女儿可不是这么好娶的。”
三丫一听,小胸脯一挺,“放心吧,小姨,我们都作战好了,一会儿向佑向泽都会来帮忙,他们还叫了村里其他的小伙伴,保准叫姐夫他们没那么容易进喜房。”
郭喜安瞧着她这可爱的小样子,忍不住一乐:“好啊,待会儿就看你们的作战了!”
正说着话呢,向佑向泽果然带着五六个小孩过来了。
“娘!”向泽一看见郭喜安就往她这边跑想扑进她怀里,半路想到自己的那些小伙伴们还看着呢,生生止住脚步刹住了车,只道:“我带人过来帮忙了!”
郭喜安看着他后面跟着的童子军,都是村里十岁左右的孩子,笑吟吟地一人给他们抓了一把喜糖,又对向佑向泽道:“现在还早呢,你先带着他们在院子里玩一会儿,等接亲的人吃完饭要来喜房的时候再过来。”
“哦!”
一群小兵小将又哗啦啦地退出喜房了。
三丫看着他们离开,顿时饭也不想吃了,随意扒拉了几口就把碗筷一放,“娘,小姨,我吃好了,我也一会儿再过来。”
说罢,起身便朝外跑,迫不及待地跟着去玩耍了。
“哎,这孩子”郭喜春看着她风风火火的背影,摇了摇头:“越发不稳重了,哪像个女孩家的样子!”
“小孩子嘛,就是活泼好动的!”郭喜安笑着接话。
待大丫吃好了饭,放下碗筷,郭喜安把碗碟收好放进食盒,提醒郭喜春一会儿帮大丫补一下口脂,便要提着东西离开,离开喜房前,她特意给姐姐使了个眼色。
郭喜春接收到她的提醒,有些不自然,待屋里只剩下她和大丫后,她先帮大丫补了刚刚吃饭掉的口脂,又拉着大丫坐到床前,脸色不自然地拿出一本书来。
大丫看着娘亲突然变得古怪的神色,十分疑惑:“怎么了,娘?是还有什么话要交代女儿的吗?”
这种事,便是郭喜春这个过来人,要和自己女儿讲解也是尴尬的,她轻咳了一声,将那本薄薄的册子翻开一页放到大丫面前,“大丫,从今天开始,你便是有夫婿的人了,一些事情也得了解了解”
大丫视线落到面前翻开的册子上,一开始还有些茫然,待看到下一页那交叠的人像时,猛地反应过来,面色一下变得通红
等郭喜春十分艰难地给她科普完相关知识,母女两个的脸庞都已经红得像是煮熟了的虾子。
合上册子后,郭喜春总算松了一口气,可想到妹妹的嘱咐,松的那口气到了胸口,不上不下。
踌躇了一会儿,她还是咬牙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瓷瓶出来,“还有,这是你小姨特意去找大夫求的,你小姨说,你的年纪还小,虽然成亲,却不必急着要孩子,以后你和小康行行房事的时候,让小康提前吃上一颗,便可避孕!”
其实郭喜安昨天神神秘秘地找到她和她说这事的时候,她是不赞同的,这女子成了亲,头等大事不就是传宗接代吗?哪有找这种药给自家姑娘的。
郭喜安态度却很坚决,她劝道:“姐,我问过大夫了,人家大夫都说,其实女孩子最佳的生育年龄得到十八岁以后,那时候身体各方面才算是完全发育成熟,更适合怀孕生子。”
其实这完全是郭喜安自己说的,但她也不是瞎说,从大丫的婚事定下来,她就一直担心这事呢,这个时代的人们成亲早,生子也早,甚至十二三岁就生子的都有,她姐姐就是这个情况。
可这个时候妇人产子的死亡率也极高,未尝没有女孩子年纪太小发育不全的缘故。
郭喜安想来想去,还是偷偷去找大夫配了药丸,让郭喜春在给大丫讲解生理课的时候一并叮嘱她。
郭喜春其实是很不能理解的,她反驳郭喜安道:“可是大家都是这样啊,十八岁之后再怀孕,那得过三年后呢,成亲这么久没有怀孕,旁人是会说闲话的。”
这不是她无中生有的担忧,时下女子嫁人后的第一要事,就是为夫家传宗接代,若是久久不见怀孕,落下一个不会生的名头,那旁人的流言蜚语和冷嘲热讽必是少不了的。
“旁人的闲话有什么要紧的,只要大丫他们小两口子达成共识就行,而且以后大丫他们还是在镇上生活,村里的是非几乎影响不到他们。”
见姐姐还有些犹豫的样子,郭喜安又道:“姐,你想想,生孩子本就是妇人的鬼门关,尤其是头胎,咱们虽然都是顺顺利利地过来了,但是从小到大见过的例子可也不少,如今有能减少风险的办法,你就真的愿意只为了外人的眼光,让咱们大丫冒着更大的风险去生孩子吗?”
郭喜春当然不愿意,被妹妹这么一提醒,她才想起,妇人难产而死的例子还真是不少见,几乎每个村子都出过那么几起,想到那些,她心里蓦然一凉,害怕起来,顿时也不再拒绝了。
这会儿她严肃地和大丫叮嘱此事,大丫本还有些害羞,可看着娘亲眼里隐藏的担忧,脸红不已的羞涩消散去,转而代之的是心里的温暖,她接过药瓶,认真回复道:“我知道了,娘,我会和小康哥哥好好商量的,小康哥哥一向通情达理,定也不会拒绝的。”
“那就好!”郭喜春温柔地握住她的手:“以后,你便是为人妇了,要把家里打点好,孝顺长辈,夫妻两个同心协力把日子过好”
郭喜春又殷殷叮嘱了一些为人妇的本分,说着说着伤感起来,女儿出嫁,便是知道往后她还是生活在自己身边,可那股不舍还是忍不住泛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