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闲言碎语
那胡芋没处理的样子郭喜春是见过的,灰突突的土疙瘩一般,没想到削了皮倒是白白嫩嫩的,这样炒出来,看着也十分诱人。
尝试着夹了一片放入嘴中,郭喜春瞪大了眼睛,好吃!
因为是用炸肉干控出来的油炒的,还能吃出一丝肉香味,这个胡芋本身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但是调料用得好,吃起来口感细腻脆嫩,还有一股特别的香甜,味道出奇的好。
“这胡芋味道当真是不错!”郭喜春感叹,“不过价格还是贵了些。”又免不了的可惜。
郭喜安一笑,夹起一片土豆片放入嘴中,慢慢咀嚼品味这熟悉的味道,眯着眼睛道:“它值这个价格。”
她已经看过了,她买来的那些土豆大部分都带有芽胚,那就是可以种植的,两大麻袋的土豆减去没有芽胚的,也足够她把村尾剩下的半亩土地种满。
土豆高产,现在种下三到五个月就可以收获,而且只有自己一家种植有这个土豆,到时候她可以用这些土豆再次加工制作成各种美食售卖,美味又新奇,这不就是一个大商机吗?
郭喜安激动起来。
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计划可行,她简直有些迫不及待要把这些土豆种植上了。
吃完饭,郭喜春收拾好厨房,本来还有些担心白天那个叫吴桂芬的不讲理妇人带人打上门来,这会儿还不见人,心里总算放下心来。
不过,她这心放早了。
吴桂芬家没有打上门来,屋外却传来了刘大花和刘翠的叫骂声。
“郭喜安,你个小贱妇,快来把门打开,当我们老程家是没人了吗?我还没死呢,你就敢拿我们程家的财产来养娘家人了,作死的小娼妇、偷家鬼,快把门给老娘打开。”
听到门外的叫骂,郭喜春不知所措地看向郭喜安,“喜安,这是你婆婆家来人了吗?”
郭喜安面目表情,甚至还继续将篮子里前几天孙大娘给的青枣分给几个孩子,这青枣放在篮子里她差点忘记,再不吃可就要干了。
门外叫骂声还在继续,郭喜安摸出一个青枣咬了一口,嗯,嘎嘣脆,还是很甜的。
“小贱妇,你以为躲在屋里就没事了?敢把婆婆拦在屋外,你个不敬尊长的腌臜货,该天打雷劈的。”
叫骂声愈发不堪入耳,还伴有嘭嘭的撞门声。
向佑死死地咬着下唇,眼里有着愤恨,贪吃的向泽这会儿捏着青枣也不吃了,小手攥得紧紧的,捏着那青枣像是捏着谁的脑袋。
而大丫三个姐妹战战兢兢,一副大气都不敢喘的样子。
郭喜安嘎吱嘎吱嚼着青枣,转头看见几个小的反应,她扬了扬手中的青枣道:“怎么?这点声响就怕了,这世上恶人多,几声叫唤就能把你们吓住?这么甜的枣都吃不下了?”
孩子们听了郭喜安的话,收回畏缩的样子,学着郭喜安充耳不闻外头的响声,专心吃起了手上的青枣。
向佑向泽从小也没少挨骂,很小的时候还会委屈和哭泣,次数多了也渐渐麻木了,对他们来说骂反而是最能忍受的委屈,挨打和挨饿更让他们惧怕。
以前被骂的时候,伴随着的往往还有几个巴掌和拳头,多数也是得不了饭吃的,可现在不一样了,娘将他们带了出来,他们有了新的家,这个家里奶奶和婶婶他们是无法自由进入的,此刻他们在外叫骂,自己一行人却是刚刚吃跑了肚子还有水果能吃,也没有饿肚子的威胁。
郭喜安镇定自若的情绪传染给了孩子们,先前程家带来的恐慌已经消散无踪。
吃完了手中的枣子,郭喜安拍拍手,吩咐姐姐看好孩子,这才起身朝院外慢悠悠地走去。
家里的这扇后装的院门虽是个二手货,但却相当的结实,阻挡了撞门的程家人这么久,还是稳稳当当,不知道是木板本身的结实,还是老李头的手艺了得,郭喜安觉得该是两者都有的。
听着门外的动静,郭喜安把握好时机,在有人再一次撞击过来的同时一下打开院门,撞门的刘大花便来不及收力,冲势太猛又落空的她一下便被身体的惯力甩飞出去,以狗吃屎的姿势摔进院中。
“婆婆!”刘翠惊叫着冲进门来,后面还跟着程家福和李凤萍。
“郭喜安,你竟然敢对婆母动手?”将刘大花扶起来的刘翠立马发出责问。
“喂,讲道理,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动手了?我可是连她一根手指头都没有碰到。”郭喜安很无辜。
刘翠一窒,咬牙道:“那也是你故意的,你故意这样突然开门,故意要叫婆母摔倒。”
“这不是你们催命一样的叫门,连撞门都使上了,还不是怕你们急死在外头,我这才赶紧来开门吗?”
“牙尖嘴利的小贱人!”刘大花这一摔啃了一嘴泥,差点没把老牙磕掉,听到郭喜安阴阳怪气的话,气得连嘴里的泥巴都没吐完便尖声大骂起来:“你个没良心黑心肝的小贱妇,和老娘在这耍什么嘴皮子,你处心积虑分走了我程家的财产,转头就叫上娘家人来享受,我还没死呢,容不得你个偷家贼这么猖狂。”
这刘大花是一路上骂过来的,中午郭喜安买了一牛车的东西从村子里经过搬到老宅,那上面满满当当,引得多少村人侧目,李凤萍刚好在路上看到,然后一路尾随到老宅,亲眼见着她们把东西一点点地搬到家里去。
两大床簇新的被褥,还有好几匹花色好看的布匹,以及几口袋不知是什么的东西
李凤萍看得眼热,再结合这几日听到的消息,当下就回了程家告状,将郭喜安如何用她从老程家分得的钱财来好吃好喝供养自己姐姐一家的事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果然引得刘大花大怒,当下就带着一家人打上门来。
刘大花一路的动静自然引得不少人围观,这会儿太阳才下山头,家家户户基本都从地里回来了,正是要吃晚饭的时候,这样的动静自然引得爱看热闹的村民聚集过来,甚至有几个捧着碗还跟过来凑热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