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在那些生活的间隙
室友刘雨涵被一起拦在教务处办公室不准离开,而那位告白被拒强吻被刀的院学生会副会长张健则被赶来的保安老师等送往医院急诊科,至于张健的两个跟班,怕摊上事儿俩人一商量已经溜了。
当时宿管大妈和一些女同学劝着把池光洁的小刀抢下,没敢乱丢,这个算是作案工具,一群人呜呜泱泱地奔教务处办公室去。
科大学生工作处主任、教务处主任本来已经下班了,连忙半路上赶回来,现在俩人在屋里边询问旁观的一些学生、宿管大妈事情经过。
保卫科那边报警,派出所已经在路上。
池光洁和刘雨涵在另一间办公室,两个女生挨一起坐在办公室的黑色沙发上。
池光洁心头虽然打鼓,面上却是冷若冰霜,大学可以不上,但那个癞蛤蟆想耍流氓,必须给他个教训!
刘雨涵有些紧张地抓着池光洁微凉的手,说:“小洁,你怎么想的啊,吓坏我了,那个人会不会死?”
池光洁压下心里的惴惴不安,只是说:“没事儿,跟你没关系,反正他们问什么你就说什么。
至于小刀,人家是学生,有时候需要用到铅笔,随身携带一个削笔刀这很正常吧?再说了,拆快递也能用的上。
教务处孟主任先让保卫科查监控,再通过两个女生的口述,基本了解了事情的经过,而学生工作处主任也是发动学生会联系和张健关系好的同学室友了解情况,两位领导互相补充,终于知道了前因后果。
医院那边传来消息,说是伤口长一些,但是不深,都不需要缝针。
呼——没出大事就好。
发生这样的事在哪个学校都是丑闻,如果闹大了,相关的老师、辅导员都有责任。
孟主任首先想到的是息事宁人,张健是法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大三会马上面临考研或者留校,他知道出现这种问题的严重性,会影响他的学业甚至是工作,基本不用担心他那边不接受调解,而女生这一方的态度也很重要,家长来了以后反而有些话不好说,于是他推开这边办公室的门,非常严肃地问:
“警察马上就来,你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吗?
池光洁倔强地盯着自己膝盖,说:“你们不是联系家长了吗,等家长来了再说。”
孟主任一拍桌子:“你这样的态度,学校很难给你处理。”
“那就别处理,我要告他强制猥亵。”池光洁一扭脸,理也不理,态度很强硬。
她读法律专业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家里七大姑大八姨一小半在公检法系统,耳濡目染下多少也知道些专业术语。
“你你……”
孟主任气得捂心口,学工处主任把他劝出去,拉过椅子,摆出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说:“这位,额,池同学,学校这边主要也是想保护你,你家里人什么时候到?”
池光洁看看通话记录,说:“两个小时吧。”
学主任心里有数了,见她态度有所软化,继续劝:“你看,发生这样的事学校这边确实一些工作没有做好,我这边代表学校告诉你,让你放宽心,我们也不想严肃处理,毕竟你才刚入学,以后的学习生活还有四年……待会警察来了,你一定……”
池光洁见到池景川已经是派出所录完口供以后,而张健家里来人是在事情发生的第二天。
事情的处理以池光洁家长赔偿张健两千块结束,因为伤情评不上轻伤,张健一家想追究刑事责任追究不上,只能行政拘留,而池家一定要追究张健强制猥亵的话,他也会被拘留,拘留的学生学校是一定要开除的,这次就算没开除,档案上记过已经是有一些不利影响。
校方倒是可以选择各打五十大板,但是也怕立案之后事情闹大,主要是涉及到张健作为院学生会副会长行为不当,万一搞出舆情,对学校名声非常不利。
学校这边安排对这次调解的师资力量非常强大,最终张健家得到赔偿,学校这边给池光洁承诺了一个选调生名额,双方都有让步。
后面就是封口措施了,但当日围观者众多,消息是越捂越捂不住,总而言之,小道消息从大一到大四,法学院内外都传了个通透,大家都知道法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强行表白失败,还被人送进医院,法学院大一新生里边有个女生惹不得,不是因为漂亮,而是她真敢拿刀捅你。
池光洁没把这个事情告诉李锐,女生心思细腻,想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心上人,而李锐也没发觉什么异常,他还想分派些运营部的工作量给池光洁呢,给她找点事儿干,省得天天想些有的没的,问东问西,聊什么有没有漂亮学姐这类话题。
随着杨悦然俞文文他们结束军训,运营部马上就要进入正常运转,虽然都是兼职,但大家都有室友,都有新同学,这样每一个人可以成立一个运营小组,只要承诺好报酬,不拖欠工资,运营部瞬间就能人员翻倍,嗯,病毒式扩散果然可怕。
顾大龙这几天还吆喝着要回来工作室住几天,估计是因为在学校没有空调,他带着骨科的片子报到的,有人问怎么受的伤就说钢筋杵得,勉强逻辑自洽。不过因为参加不了军训,天天在学校闲得蛋疼,也就晚上能和钱镇二胖他们一块去网吧玩一玩,他们学校都是专科,基本上邻着。
大龙哥不知道的是老家的父母正在商量着他的人生大事。
顾连军问:“小孩娘,大龙给的钱,你都存上了吗?”
“你想干啥?”顾大娘面色不善。
顾连军说:“我算着手里攒的钱,咱也差不多能盖上两位宅子,不行秋里就盖吧?钱越来越宣乎(软,贬值的意思),还不如早盖早利索。”
顾大娘正在给猪下水的锅加水,闻言放下手中水桶,问:“两位都盖平房?”
“嗯”顾连军吸口烟,继续说:“你望李锐家沿街楼,往后哪有盖瓦屋的了,咱不能给老李家比,盖上平房就不孬了,这些日子我看砖给沙、水泥都涨钱,明后年再盖说不一得多花几千。”
顾连军虽然不是个能说会道的,但心里头有算当,钱越来越不经花了,他们能够感受的到,不经意间熟食店和超市的东西进货价都在涨。
顾大娘转身上屋拿出存折来,说:“钱我都存着哩,你问问老李家二哥,过阵子要能凑齐人,盖就是了。”
这话说的干脆,因为大事儿还是得男人当家,再一个,早早给两个儿子盖上屋,到时候说媳妇也好说,先把房子盖起来,后面装饰屋,定亲,结婚,儿子再生小孩,都是事儿,都要花钱,在农村家有两个儿也算正常,就得弯下腰干,得攒钱,祖祖辈辈,人们就是这么过来的。
顾大娘递过存折,看到顾连军鬓角已经有灰发,这些年挣钱养家不容易,自己也变老了,心里五味杂陈,但一想到上次儿子提到有个识字班正在谈着,又觉得生活有了奔头,二蛋这小崽子学习也不好,还不如他哥,要是考不上大学,回来叫他也跟着那个大老板干,兄弟俩都有着落,让顾大娘十分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