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引人觊觎
溪边。
梁大嘴叫住雁雁,一张大嘴快咧到了耳根,露出两排又大又不整齐的牙齿。
“雁雁,等等,婶儿给你拿点零嘴吃。”
扔下捣衣杵,甩了甩手上的水珠,她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解开帕子两端系着的帕角,一颗颗乳白色的莲子映入眼帘。
“喏,这是我早晨刚剥好的莲子。”
盛情难却,路雁回只好捏起两颗,喜笑盈腮:“谢谢梁婶儿。”
生莲子没去芯,入口微微苦涩,但有养心安神、清热去火等功效。路雁回咽了下去,等梁大嘴问她乾坤蛋的事儿。
这几天拦下她的人,基本都是这个目的。
梁大嘴嘴唇翕动几下,最终按耐住好奇心,没有打探乾坤蛋的做法。
她给雁雁吃的,是因为喜欢雁雁。
前段时间,雁雁无意中的话,教会了她悦纳自己。
摆脱自卑的枷锁,她终于能在阳光下肆肆地咧嘴大笑。
……再也不用嘴唇包着牙齿笑。
梁大嘴抓起一把莲子,不由分说地塞进雁雁手心:“拿着,婶儿专门带过来给你的,听话。”
强势地说完,她扭头回去捡起棒槌,继续捶打衣裳。
旁边的婆子们还打算听她问问雁雁乾坤蛋的事儿,见她不中用,只能自己上。
王婶一张老脸笑成菊花状:“雁雁,莲子好吃不?有没有你家的那啥子乾坤蛋好吃?”
路雁回点头:“都好吃。”
她可是端水大师。
话题引到乾坤蛋上,王婶再接再厉:“我还没见过乾坤蛋呢,是啥样的?”
“用啥东西做出来的?”
“味道怎么样?”
刘寡妇假装替她说话,实际在用激将法:“你们别缠着雁雁问了,她一个六岁的小孩子,还能知道这些?”
新媳妇儿孟娇也道:“赚钱的法子向来传男不传女,家里防备着闺女,指不定路家做乾坤蛋时,故意支开了雁雁。”
刘寡妇不信。
住一个屋檐下,哪能防得住?
雁雁肯定见过。
她眼珠子骨碌碌转了转,眸光中带着一丝算计:
“我打赌雁雁绝对不知道乾坤蛋咋做的,否则我给她买两斤麦芽糖吃!”
如她所料,没有一个小孩子可以抵挡麦芽糖的诱惑。
路雁回眼巴巴地望着她。
刘寡妇则紧张地盯着她嘴巴。
快说!快说!
如果能知道乾坤蛋的做法,她愿意给雁雁买十斤麦芽糖!
然而,雁雁突然耷拉下唇角。
状似烦恼地瘪瘪嘴:“爹爹说不能告诉别人,不然老祖宗就会午夜来找我们算账。
“乾坤蛋的方子是祖宗托梦告诉爹爹的,只能我们家人用,不能告诉其他人。
“刘婶儿想知道,可以等中元节,多给自家祖宗烧点纸钱,问问他们。”
“……”
小姑娘眸光清澈,一看就是不会撒谎的好孩子。
刘寡妇心里嘀咕,难道真是路家老祖宗显灵了?
村里的老人们惯爱讲些志怪异闻,在此熏陶下,路家村大部分人相信世上有鬼。
对于雁雁的说法,信了八分。
从她口中问不出所以然来,刘寡妇加快手中的动作,哗啦啦地快速漂洗衣裳,念叨:
“不说了,我要赶紧洗完,回家睡午觉。做个白日梦,等祖宗入梦,说不定也能给我指条发财路。”
梁大嘴深以为然:“明天让我当家的去山上,多给祖宗们烧点纸钱……”
顺便也给路家祖宗烧点,让他们串串门,来他们梦里转转。
成功地将她们关注点带偏,路雁回功成身退:“各位婶婶,我还要回家喂兔子,我先走啦。”
回到家中。
篱笆院外聚着几个唠嗑的妇人,嘴里说着家长里短,眼睛却紧紧盯着路家小院,企图偷窥到他们怎么做乾坤蛋。
路家人被迫转移到屋内制作,门窗掩得严严实实,屋内点着董掌柜送的蜡烛。
路雁回飞快地推开门闪进去。
“屋里好闷好热呀,不如夜晚再做吧?
“白天,她们站在咱们家院子外,没进咱家,咱管不着。
“夜晚,她们再敢来,咱们就当天黑看不清,以为见鬼了,直接拿笤帚把她们打走!”
对于她的想法,路宽很赞同,拿起挂在脖子上的汗巾,擦了擦汗:“雁雁说得对,以后夜晚做。
“夜晚凉快,还没人出门乱窜。
“一百零八个鸡蛋,全家一起做,做得速度快。”
谈话间,乾坤蛋做完了!
田秀儿打开门透透气,并道:“雁雁,你中午想吃面条,还是想吃烙饼?”
自从家里有了一百五十两订金,一日两顿饭也变成了三顿。
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路雁回欢快地跟娘进灶房:“吃凉面条吧!用蒜汁和炒茄子做浇头!”
“行,雁雁想吃啥,娘就给你做啥。”田秀儿温柔地笑了笑,开始和面,做手擀面。
先前买的灯油是豆油[1],也可以用来炒菜,铁锅土灶炒出来的茄子格外香。
知晓女儿饭量大,田秀儿做的分量足。
路雁回敞开肚皮,吃了三大碗。
嗝!
舒坦!
有钱真好!
所以她想变更有钱!
饭后,路家人各回各房,各躺各床,准备午睡。
趁爹爹还未睡着,路雁回赶紧问:
“爹,已经到手的一百五十两,您准备怎么花?”
路宽毫不犹豫:“买地!”
这时,路虫虫朝里挪了挪,背贴着土墙:“爹,您能不能买点木头,给我做张单人床?”
房间放不下,“我睡堂屋也行。
“二哥夜里总把腿搭在我身上,胳膊还横在我胸口,口水淌得我肩膀都湿了……
“夏天燥热,我每晚都要被热醒。”
是可忍孰不可忍!
路虫虫坐起来,指着眼底的乌青,薄唇抿成一条直线,无声地控诉着路二虎。
路宽为难道:“家里没空再放一张床,要不你去跟你小叔睡?”
路雁回抢答:“我有办法!”
*
注释:
[1]参考文献:故园往事(10):豆油灯与洋油,许广州。
“晋代郭璞注《尔雅释器》中记:“瓦豆谓之登(镫)”。“镫”,是由豆发展而来。“豆”,则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一种陶制餐具。历代各地“豆灯”均以植物油脂为燃料,而家乡则以豆油和棉籽油为主。20世纪50年代初期,煤油(时称“洋油)逐渐渗入到农村,这期间家乡人才逐渐使用煤油灯代替豆油灯。”
古代的灯油主要是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这里路宽买的豆油,也可以用来烹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