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什么?叫你搞事业,没叫你造反啊 > 第172章 冯氏的打算

第172章 冯氏的打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那个女人是不是眼瞎,她爹都有媳妇了,怎么可能再娶别的女人。

    小妾也不行啊,她娘会伤心的。

    阿庆气冲冲拿着信去找赵湛。

    赵湛看了一遍忍不住笑了,“四叔不是说了,爹没理那个女人吗。”

    “我朋友说好男怕女缠,万一这女的铁了心就是要嫁给爹怎么办。”

    “神仙还跟你讲这样的事儿?”赵湛惊得合不拢嘴。

    阿庆:“”

    怎么大家都以为蛋蛋是神仙?

    阿庆都疑惑了,蛋蛋就是一个神通广大的蛋而已呀!

    “蛋蛋,你到底是不是神仙?”

    “不知道。”

    蛋蛋的电路板滋滋作响,它自己也短路迷糊了。

    它明明只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全能教学系统,怎么可能是神仙。

    但是,为什么它又能享受赵家供奉的香火呢?

    之前问主系统,主系统也不鸟它。

    赵湛安慰阿庆,“爹不是那样的人,你要对爹有信心。等开春冰化,我们过去就知道了。”

    唉,阿庆忍不住叹气。

    还能怎么办,这就叫鞭长莫及,只能等到了那边看情况再作打算呗。

    希望她爹不要辜负她的一片期望。

    赵湛叮嘱她,“这件事先不要跟娘讲了,免得影响娘的心情。”

    阿庆听话点头。

    跟大哥说了一会儿话,阿庆回房继续学习。

    除了林翩翩生孩子那天没做功课,其他时间阿庆基本上雷打不动,规规矩矩完成每天的读书量。

    让蛋蛋给自己放了一段静心咒,阿庆才开始写大字。

    赵湛在自己书房里琢磨了一会儿,摊开信纸磨墨,给四叔赵四写了一封信。

    田氏去找了女儿赵芳几次,赵芳终于松口跟着花氏一家到边关。

    冯氏知道这事儿,火急火燎找到婆婆田氏,“娘,我们二房也一起去吧。在那边人生地不熟的,大嫂刚过去没人帮衬怎么行。大姐一个寡妇,也不好出面帮忙不是。”

    田氏:“”

    老大媳妇是去投奔人家相公,二房跟着凑什么热闹。

    “帮忙?”

    “对呀,娘,您在这里有三弟三弟妹照顾,不愁吃不愁穿也不用我们操心。我们还不如跟着大嫂到那边去,发挥点余热帮衬帮衬大嫂。

    再说了,相公虽然安分了一段时间,但是难保他以后不会重操旧业又去赌钱。

    大哥是个厉害的,他最服大哥管教,到那边有大哥管着我们也放心是不是?

    而且大哥不是给大侄子他们请了先生授课吗?阿静年纪到了,过去还能跟着哥哥们一起读书,能省一大笔束脩呢!

    一举三得的事情,多好啊。

    反正我们在这里也没啥大用,还不如跟大嫂他们一起过去。”

    冯氏嘚啵嘚啵,绞尽脑汁想了一大堆理由,就为了能跟大房一起去边关。

    他们跟三房不一样,二房已经分出来了,不扒紧一点,以后有啥好事肯定轮不上他们。

    相公又是个没本事指望不上的,大房飞黄腾达之势已经显露,她必须得趁机抱紧大房大腿,沾一沾大房的光。

    田氏心思转了又转,别的不说,赵静读书这事儿在她这里还是很重要的。

    听老大媳妇说,老大请的先生特别厉害,比岳山书院的先生还能耐。

    二房就这么一个儿子,父母又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她不得不多为孙子考虑。

    再者,几个孩子在一处读书,朝夕相处起来感情自然深厚,以后大了,兄弟姊妹之间也好守望相助。

    不过她不能直接做大儿媳妇的主,让不让去得看老大媳妇的意思。

    这是大事情,田氏也不掺和了,让冯氏自己去找花氏。

    冯氏找到花氏巴拉巴拉说了一堆,花氏也没有开口,就这么静静的听她说。

    冯氏说得嘴巴都干了,“大嫂,你说话呀,你这样我心里晃荡。”

    就这么要笑不笑的盯着她,也不给个回应,真是头皮忍不住发麻。

    要不说大嫂自从当了官夫人之后,这气势真是一天比一天足。

    花氏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二弟妹,别光说这些,这事儿二弟同意了吗?”

    边关条件艰苦,什么都不如这边。况且,赵纬怕相公多过于怕婆婆,赵纬那性子还真不一定愿意去。

    冯氏立马回她,“同意,他当然同意,你不信我现在就叫他过来。”

    她早把人解决掉了。愿不愿意有什么关系,她有的是办法让他点头同意。

    花氏抬眼看了冯氏一眼,这个二弟妹长进了啊,做事情这么果断。

    “也不是不可以。”

    冯氏顿时喜上眉梢,“大嫂你同意了?!”

    “都是一家人,帮衬没问题,但我就一句话,你们必须听我的。否则,我会差人将你们一家都送回来。”

    冯氏忙不迭点头跟花氏保证,“那是当然,大嫂,我们绝对听话!”

    得了花氏的允许,冯氏喜滋滋回家做准备。

    年过完,花氏跟着赵湛去了一趟书院辞别先生,就开始准备上路的事情。

    路上吃的穿的用的都需要准备,花氏思前想后罗列了一个清单,将需要的物品全部写到清单上,删删减减一个一个准备。

    这么远的地方,不可能走路过去,马车肯定是要准备的。

    家里就一辆马车,她不可能把马车带走,需要再置办几辆。

    加上大姐一家和赵纬一家,三家一共是十四个人,再加上几个丫鬟婆子,人就多了。

    马车都得准备好几辆。

    此去长途跋涉,普通的马车可能还不行,车厢造大造结实一点,还能多装些东西。

    花氏跟赵勉合计一番,去县城找人订车。

    车厢还好,马匹可不好买,得提前跟人打好招呼预定。

    在赵湛的提醒下,花氏还到县城购置了几箱子常用的伤药。

    这些东西,在边关肯定用得着。

    赵勉去府城进货,又给他们带了两大箱子药材回来,还有两根一百年的人参。

    牛师父一家归家祭祖了还没有回来,阿庆每天自己在院子里练完功夫,再做完功课,也开始跟着家里人一起忙碌。

    锅碗瓢盆都准备妥当了,猪也买了好几头杀掉做肉脯肉干。

    正月过完,牛师父一家就从老家回来了。

    牛童居然还给阿庆带了一匹小母马,给阿庆高兴地,恨不得原地给牛童磕个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