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古代汉语8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词类的活用
一、什么是词类的活用
(一)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古代汉语的词类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说来,它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是比较固定的。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在句中经常作主语、宾语、谓语(南溟者,天池也。)。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发展、变化等,在句中经常作谓语(《吕氏春秋》:黑为白)。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在句中经常作定语、谓语、状语(《战国策》: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以上说明,各类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都是有一定分工的。但是在古代汉语中,不少词可以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灵活运用。
比如《孟子》:”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的“远”。
《左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的“军”。
定义:词类活用指古汉语中的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的现象。
(二)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的区别
词的兼类:一个词既属于a类,又属于b类。这种现象,一般称为词的兼类,它们的主要区别有:活用只在特定环境中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而兼类则是在某个词在语言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词义的引申而取得了不止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类活用最显著地特点是它地临时性,而词地兼类的特点则是它的固定性。
兼类:固有、固定、经常;
活用:非固定、临时、偶然。
二、使动用法
(一)什么是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就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人。”
实际上是以一种动宾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齐威王将孙膑。
齐威王使孙膑将。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1定义:即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并不实行这个动词所表达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来实行这个动作。
2分类: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论语》:“小子鸣鼓而攻之。”——鸣
《论语》:“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
《史记》:“项伯杀人,臣活之。”——活
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论语》:“远人不服而能来(之)也。”
《荀子》:“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之)。”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比较少见)
及物动词本来就带宾语,在形式上和使动用法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
《吕氏春秋》:“公将尝膳,姬曰:‘所由来远也,诸使人尝人。’”——尝
《史记》:“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负
《左传》:“晋侯饮赵盾酒。”——饮(yin去声)
《论语》:“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si去声)
《汉书》:“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王(wang去声)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形容词常常用作使动,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左传》:“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完、高、厚
《论语》:“君子正其衣冠。”——正
《战国策》:“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尊
《荀子》:“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之)。”——强、贫
《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
《汉书》:“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薄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绿
(四)名词的使动用法
它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史记》:“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国
《原道》:“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人、火、庐
《阿房宫赋》:“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
《战国策》:“适燕者,北其辕;适楚者,南其辕。”——北、南
《史记》:“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东
《史记》:“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王
《左传》:“吾见申叔,父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肉
作使动用的动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
刘向《新序》:“天子不得而臣(之)也,诸侯不得而友(之)也。”——臣、友
三、意动用法
(一)什么是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样”的意思,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
(二)分类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甘其食,美其服。——《老子》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
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友风而子雨。——《荀子》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
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史记》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
(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比较
相同处:
结构相同,都是特殊的动宾关系。
均可用形容词、名词的活用来表达。
不同处:
意念不同: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使宾语怎么样?”;
意动用法的含义是“认为宾语怎么样?”
动词只有使动用法,没有意动用法。
《孟子·尽心上》:“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梁惠王下》:“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荀子·劝学》:“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战国策·齐策》:“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四、为动用法
(一)什么是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是主语为宾语所代表得人或事物施行某种动作行为或者表现某种性质状态得词。
(二)分类
(1)动词的为动用法
侍中侍郎,长史参军,此皆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尚书》
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左传》
君子死知己。——《咏荆轲》
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庄子》
(2)名词的为动用法
父曰:“履我。”因长跪履之。——《史记》
膏吾车兮秣吾马。——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
(3)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舜勤民而野死。——《国语》
五、名词、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一)名词
客初至,不冠不袜。——《大铁锥传》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聊斋志异》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史记》
狼不敢前。——《聊斋志异》
(二)形容词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
短:说坏话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史记》
多:赞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六、数词活用为动词
法后王,统仪礼,一制度。——《荀子》
内无苛慝,诸侯不二。——《国语》
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左传》
七、动词活用为名词
又私自送往迎来。——《论贵粟疏》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也。——《左传》
八、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国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孟子》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九、名词用作状语
(一)表示方位或处所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
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南录后序》
童子隅坐而执烛。——《礼记》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
(二)表示工具或依据
秦王车裂商君以徇。——《史记》
臣请剑斩之。——《汉书》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表示对人的态度
汝兄弟父事丞相。——《三国志》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
(四)表示比喻
其后秦稍蚕食魏。——《史记》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影从。——《过秦论》
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汉书》
猥缩蠖屈,蛇盘龟息,以听命先生。——《中山狼传》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作状语例:
蚕食鲸吞,口诛笔伐,风餐露宿,土崩瓦解,星罗棋布。
敌人只好龟缩在战壕里。
国家领导人电贺我奥运健儿。
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
十、词类活用的条件
(一)两个名词连用
前一个名词常就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
遂王天下。——《韩非子》
擅爵人,赦死罪。——贾谊《治安策》
面山而居。——《列子》
有时还可以是主谓结构,前一个名词作主语,后一个名词活用作谓语动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
子房前。——《史记》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
世人所高,莫若皇帝。——《庄子》
故俗人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史记》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秦师遂东。——《左传》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
既臣大夏而君之。——《汉书》
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请句践女女於王。——《国语》
7名词用“而”连结时,活用作动词。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荀子》
第二节:词序
词序也叫语序,指词语(包括词和词组)在句子中组合的先后次序。词序是汉语组词成句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汉语的词或词组充当句子成分,在句中的位置是比较固定的,一般规律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最后,古今汉语基本一致。
下面介绍几类值得注意的词序:
一、谓语前置(主谓倒置)
主谓倒置的目的是突出谓语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情色彩。
(一)在感叹句中突出谓语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
美哉室!——《左传》
夫哉,尧之为君!——《论语》
贤哉,回也!——《汉语》
(二)在疑问句中突出谓语
来,尸虫!——柳宗元《骂尸虫文》
共同点:大多尸简单句,谓语比较短。
二、宾语前置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
谁何,奚,安
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
“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孟子》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作介词宾语前置
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
何以哉?——《左传》
曷为久居此围城中而不去也?——《战国策》
学恶开始?恶乎终?——《荀子》
凝固形式
何以:为什么
何如,如何,若何,奈何:怎么样,怎样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否定副词主要有:不、未、毋、无、莫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
(三)宾语用代词复指
1为了突出宾语而把宾语提前,再在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用“是”或“之”,复指一下,构成“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
宋何罪之有?——《墨子》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商君书》
2为了强调行为的单一性排他性和论断性在前置宾语的前面“唯(惟)”构成“唯(惟)是”的结构。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才是举”
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
3如果比喻本身就是代词,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仍旧用这种语法格式强调宾语,只是用来复制的代词一般只用“之”不用“是”。
凝固格式:“是之谓”。
另一种情况是不用付代词直接把代词宾语放在动词之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指限于“是”,其他不多见。
赫赫师尹,民具而瞻。——《诗经》
第三节: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判断句的定义及特点
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或说:所谓判断句,就是谓语对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进行断定的句子。
古汉语判断句特点:一般不用判断词“是”,而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语直接作谓语,直接对主语进行判断。
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
臣本布衣。(《出师表》)
这种形式的判断句,现代汉语仍然存在:
明天礼拜三。
他广州人。
这是古代汉语的判断形式的残留。不过往往限于对时间、籍贯、天气的判断。
二、判断句的形式
1主语+谓语+也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史记》)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
制,岩邑也。(《左传》)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王,人君也;斶,人臣也。(《战国策》)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
2主语+者+谓语+也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
南溟者,天池也。(《庄子》)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
3主语+者+谓语
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史记》)
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
4主语+谓语
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
夫鲁,齐晋之唇。(《左传》)
荀卿,赵人。(《史记》)
三、古汉语判断句中“是”“为”“维(惟)”“乃”“即”
“必”“则”的词性与作用
1是: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是指示代词,常用来作判断句的主语。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墨子》)
可见,“是”同“此”。“是”在古汉语判断句中作主语,常是复指上文出现的内容。
“是”作为判断词来用,汉代肯定就有了,从汉语的发展来看,判断词“是”正是由上述的指示代词“是”发展来的。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
2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先秦时代的“为”字显然不是判断词,而是一般动词,意思有“作为”“成为”“算是”等义。只有在极少数句子中,“为”才和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相当。例如:
余为伯倏,余而祖也。(《左传》)
3维(惟):在上古汉语中经常出现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是判断词,实际上它是句中语气词,起引出谓语的作用。
4乃、即、必、则:经常用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判断词,实际上是放在谓语之前的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四、古汉语判断句的活用
古今汉语中,都有一些句子采用判断句的形式,但其主语与谓语之间并不是一般的判断关系,而是其他关系,我们称之为“判断句的活用”。
1比喻式判断句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三国志》)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2压缩式判断句
夫刑,百姓之命。(《选军中典狱令》)
夫战,勇气也。(《左传》)
3说明原因
良庖岁更刀,割也。(《庄子》)
第四节:古代汉语的被动句
一、什么是被动句
叙述句可以从主语和谓语动词的关系上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被动句和主动句是相对而言的,二者的区别在于主语是受事还是施事。主语是动词谓语的施事者是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的受事者,则为被动句。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孟子》)
所谓被动指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二、古汉语被动句类型及常见句式
1被动句类型
1意念被动句。在形式上和主动句没有区别,只能靠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来辨认。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报任安书》)
2标志被动句。即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的被动性质。用“于”“为”“被”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
2常见的被动句式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陈侯杀于夏氏。(《国语》)
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也。(《韩非子》)
现代汉语里,介宾词组放在动词前面,古代汉语介宾词组放在动词后面。如“郤克伤于矢”中的“于矢”作补语。
2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1主动者出现
马为人用,而鹿不为人用也!(《韩非子》)
2主动者不出现
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荀子》)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
3“为……所……”式
1主动者出现
“……为……所……”句式是古汉语最常见的被动句式。
2主动者不出现。 “为所”结构
许氏藩篱为所焚。(《梦溪笔谈》)
遂与战,果为所杀。(《史记》)
4“见”字放在动词前构成被动句式
“见”本身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果要引进,只能在动词后面加上“于”。
蔡泽见逐于赵,而入韩魏。(《战国策》)
5用“被”表示被动
被:本义是被子。被子是盖在人身上的,引申而有表面、覆盖、施加、遭受诸义。后虚化为被动介词。
用“被”表示被动,在战国未期已出现,但较少,汉代才逐渐多起来。刚开始用于被动句式时,只能直接加在动词的前面,还不能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汉末,才出现由“被” 引进行为主动者的句式。
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第五节:副词
一、什么是副词
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
二、副词的分类
1程度副词
1孔:《尔雅》:“孔,甚也。”
谋夫孔多,是用不集。(《诗经》)
昊天孔昭,我生靡乐。(《诗经》)
2颇:一种程度深,“很”、“甚”;一种程度浅,“稍”、“略”
廷尉乃言谊少年,颇通数家之言。(《汉书》)程度深
颇读兵书,微有经略。(《颜氏家训》)程度浅
3少:现代多为形容词,古代多作程度副词,“稍微”“略微”
今予病少痊。(《庄子》)
4稍(古代多作时间副词)“逐渐”
其后,秦稍蚕食魏。(《史记》)
2范围副词
1但
现代汉语中是转折连词,古代汉语中是表示范围的副词。“只”的意思。不但、但愿如此。
2徒、特、第、直,相当于“只”
不为行道,徒求食也。(《论衡》)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3独,既可作情态副词,又可作范围副词
“独”原是“独自”的意思,引申为“只”,在表示反问语气时,属于情态副词。
4仅
读第三声时,表示“只”“才”“刚够”的意思,言其少。
读第四声时,表示“几乎”“将近”“差不多达到”的意思,言其多。
自兵兴六十余日,战所杀害仅十万人。(《晋书》)
槐花满田地,仅绝行人迹。(白居易《昭国闲居》)
3时间副词
1曾
(1)时间副词 céng “曾经”
(2)情态副词 zēng “居然”“竟”
纣贵为天子,死曾不如匹夫。(《史记》)
2尝:表示“曾经”
3再:古汉语中是数量词,专指两次,到了唐代,变成序数+量词,“第二次”到现代汉语时,是副词,“又一次”的意思。
4仍:古代表示不断重复出现的副词,表示“频繁”“重复多次”的意思;现代汉语用的是“仍旧”的意思。
4情态副词
1且
1作连词用,相当于“而且”
2作情态副词,“姑且”“尚且”
3作时间副词,略等于“将要”
2固
作情态副词,是“本来”“当然”的意思,和现代汉语“固然”完全不同。“固”可以和语气词“也”直接合成“固也”,是凝固形式,相当于“本来如此”或“当然如此”。
3盖
1放句首,表示提示和推测性论断的语气,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2不一定放在句首,只表示不肯定的论断语气,有“大概”的意思。
5否定副词
1不、弗,都表示否定,都在句中作状语,这是相同之处。
二者区别:
1在使用范围上,“不”要广一些。“不”既可以否定动词,也可以否定形容词;“弗”只能否定动词,汉代以后,偶尔可以否定形容词。
2“不”既可以否定及物动词也可以否定不及物动词,而“弗”只能否定及物动词。
3“不”否定及物动词时,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弗”否定及物动词时,动词后面不带宾语。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孟子》)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
2毋、勿
毋相当于“不”,勿相当于“弗”,差别是“勿”在先秦时期就可以带宾语了。
1在祈使句中使用,表禁止或劝阻,有时不完全表禁止,带有劝勉或约束。
2在陈述句中使用,意思和“不”差不多,不再表示禁止。
3未
1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没有”,“未尝”是凝固形式,表示“不曾”或“没有过”。
2只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此时,未和“不”的意义比较接近。
4非
它所否定的不只是动词,而是后面整个谓语。
5否
1和“然”相对,相当于“不”“不是的”
2用在假设的否定
3用于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表示否定的一面
6微
1用在主语或谓语前面,相当于“不”或者“不是”
微我无酒,以遨以游。(《诗经》)
2用在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相当于“如果不是”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
凝固形式:“微独”是“不但”“非但”的意思
6表敬副词
主要用来表示对人的尊敬
1表尊人 请、幸、谨、敬、惠、辱 等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史记》)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诗经》)
2表自谦 窃、忝、猥、敢、伏 等
伏闻康叔亲属有十。(《史记》)
敢问何谓也?(《左传》)
7指代性副词
相:本身是副词,用法像代词
1表互相,表示施事受事双方,可以翻译为“互相”或者“彼此”
邻国相望,鸡犬之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四人相视而笑。(《庄子》)
2表递相,行为动作一个接一个实现,可以翻译为“递相”
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史记》)
3表共相,指动作行为由几方参与者共同发出,相当于“共同”“一块”
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庄子》)
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汉书》)
4表单相(偏相),即动作行为偏指受事一方
而公才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史记》)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世说新语》)
困于饥馑,亡以相救。(《汉书》)相指代“他”
孤持鞍下马相迎。(《三国志》)相指代“你”
第六节:代词
一、什么是代词
代词是起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二、古今代词区别
1古代汉语中的人称代词除专门的复数表示法外,基本上是单复数不分,要从具体语境中加以确定。
2古汉语中有的人称代词有显明的感情色彩,如“彼”“汝”“尔”等通常表示轻蔑感情的,而现代汉语除“您”表示尊敬外,其余并无尊谦之分。
3古汉语中有些代词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如无定代词。
4现代汉语代词词性单纯,而古汉语中的许多代词常可兼类,如“之”字也可用为连词、代词。
三、常用代词
1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等
吾:在魏晋以前,“吾”很少放在动词与介词后面作宾语用,但在否定句里,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就又可以用“吾”字。到魏晋以后“吾”字才可以放在动词和介词后。
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
朕:秦以前一般人自称可以用,秦始皇后只有皇帝自称。
卬、台(yi)
人涉卬否,卬须(等待)我友。(《诗经》)
非台小子,敢行称乱。(《尚书》)
2第二人称代词 女(汝)、尔、若、而、乃等
1女(汝)、尔、若,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和定语
2而和乃,一般只用作定语,偶尔可以用作主语,绝对不能当宾语
夫差,尔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
3第三人称代词
严格说来,先秦是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的,本来是指示代词的“其”“之”可以起第三人称代词的作用。 “他”字在上古是旁指代词,意义是“其他”“别的”。从唐代开始,“他”才发展成为第三人称代词,但也只出现在接近口语的诗词或其他作品中,一般古文很少使用。
原因:现代汉语用第三人称作主语的地方,古代有两种表达方法,一种是重复前面出现的名词,另一种是省略主语。
4人称代词的复数
1古代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分别,人称代词是单数还是复数要根据上下文来决定
2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后面可以加“侪”“辈”“属” “曹”等字表示不只一个人
2指示代词
1此、是、斯、兹、彼
此、是、斯、兹是近指,彼是远指
此、是、彼可以指人,略等于说“这人”、“那人”
2之、其
之表示泛指,用作定语或宾语
其表示特指,“那个”或“那种”,用作定语
3夫
表示远指,指示性较轻,有时放在结构比较复杂的宾语前,仍是指示代词
4若、然、尔
若常用于定语,然、尔常用作谓语,“如此”、“这样”、“那样”的意思
5焉
既是指示代词,又同时具有语气词的性质,“于是”“于此”的意思。
“焉”所指代的范围或方面常与人物或处所有关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礼记》)
由于经常放在句尾,就逐渐有了语气词的性质,最后发展为纯粹的语气词。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孟子》)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
6诸
“之、于(乎)”的合音,是兼词,但不是兼类词,就是一个字代表两个词的结合。
1合音合形合义词:甭
2合音合义词:诸、您(你们)
3合义词:焉
7旁指代词
所指事物或情况既不是说话人近处的情况,也不是说话人远处的情况,而是在别的什么地方或范围,相当于“别的”“另外的”“其他的”,包括“他”和“它”。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
他邑唯命。(《左传》)
之死矢靡它。(《诗经》)
8逐指代词
是逐一指代一定群体中的不同个体,“每”“各”
今也每食不饱。(《诗经》)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论语》)
3疑问代词
1指人的疑问代词
1谁,古今用法一致
2孰,主要用于选择疑问句,不能出现于宾语位置,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用来指人的时候,也有不表示选择的,和“谁”相同。
3孰与,凝固形式,同“何如”的意思相近,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
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 何、胡、曷、奚
1何,可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2胡、何、奚,一般用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
奚用于宾语,表示事物或处所
胡、曷用于宾语,主要见于“胡为”、“曷为”,和“为”连起来,仍是表示“为什么”
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 安、恶、焉 “哪里”的意思
常用于状语,表示反问,也可用于宾语,比较少见
4无定(不定)代词“或”和“莫”
1或,“有人”“有的人”“某人”“有的 。肯定性的无定代词。
1指人,只用作主语
或劳心,或劳力。(《孟子》)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史记》)
2“或”前面出现先行词,“或”字指代其中的某些人或某个人
宋人或得玉。(《左传》)
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左传》)
3“或”常常前后呼应,表示列举不同的情况,可以指人(有人),又可以指物(有的)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
2莫:否定性的无定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东西(事情)”的意思。
群臣莫对。(《战国策》)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墨子》)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庄子》)
虎负隅,莫之敢撄。(《孟子》)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韩非子》)
汉以后,“莫”有了否定副词的用法,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勿”“不要”的意思。
5“者”和“所”
者:
1放在动词或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组和形容词性词组)之后构成“者”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相当于“的”。
2放在数词或时间词之后表示一定的范围或种类。
3还可以用来复指主语,引出谓语。
所:
1所食:所+动词(动词性词组),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
2所食者:“所…者”和“所…”相同,指代行为的对象。
3民之所食:“所”字结构前面可以用行为主动者作定语来修饰它,一般在定语之后要用“之”。
4所食之粟:“所”字结构放在名词之前作定语修饰名词所代指的人或事物。
“所以”是凝聚格式,有两种意义:第一种意义比较具体,大致和现代汉语“用来……的方法”,“凭它来……的”等相当,说明“怎样”。第二种意义比较抽象,用来表示原因,大致和现代汉语的“导致……的原因”相当,说明“为什么”。
第七节:介词、连词
一、介词
1什么是介词
介,是介绍的意思,马建忠《马氏文通》:“介字云者,犹为实字之介绍耳。”介词是把一个实词介绍给另一个实词的词。
介词定义:是介绍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跟谓词性词语发生关系的词。古汉语中的介词,它的语法功能是介进行为的对象、手段、处所、时间、原因、目的等,并和表示这些内容的代词、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在一起,组成介宾结构,充当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2常用介词
1于(於、乎)
1表示处所和时间 “在”“到”“从”。
三年,乃流王于彘。(《国语》)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左传》)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荀子》)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孟子》)
古汉语中表示处所的“于”字有时可以不出现,让处所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作补语。
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史记》)
2介绍涉及的对象 “向”“给”“对于”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战国策》)
或问乎曾晳曰:“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
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韩非子》)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常疑乎是。(《捕蛇者说》)
3表示比较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4表示被动
2以
《说文解字》:“以,用也。”介词“以”是从动词“以”虚化而来的。
1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基本用法) “用”“拿”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庄子》)
2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史记》)
有时是表示率领或依照的意思: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
3表示原因 “因”“因为”“由于”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4表示时间 “于”“在”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左传》)
“以”还可以用作连词,略同于“而”
注意:
1整个介宾词组可以放在动词前,也能放在动词后。
2为了强调“以”的宾语,可以把这个宾语放到“以”的前面。
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3如果“以”的宾语在上文已经出现,这个宾语有时还可以省略。
4“无以”(亡以)是凝固格式,“没有什么可以拿来”的意思。
“有以”是“有什么可以拿来”的意思。
秦王必悦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战国策》)
3为
wéi1做,作为2充当3变为4表示被动
wèi:介进对象、目的、原因等
1表示对象、目的,略等于现代的“替”“给”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左传》)
2表示原因 “因”“因为”
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报任安书》)
3表示被动
二、连词
1什么是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并表示它们之间某种语法关系的虚词。
2连词的功能:并列、承接、递进、转折、假设、因果等
并列: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承接: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史记》)
递进: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可欺,况大国乎?(《史记》)
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3常用连词
1与
一般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孙子谋攻》)
“与”作连词和介词时的区别:
“与”作连词,前后成分是并列的,二者的地位是相等的,但作介词时,前后成分不是并列的,介宾词组在句中作状语。
陈涉少时,尝与人傭耕。(《史记》)介词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史记》)连词
楚人中有鬻矛与盾者。(《韩非子》)连词
“与”作介词时,宾语可省略。
2以,作用略同于“而”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史记》)
3则,然则
则:
1表示两事在时间上相承,有“就”或“便”的意思。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墨子》)
2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 “那么”“那么就”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表示假设 “如果”“假如”
大寇则至,使之持危城,则必畔。(《荀子》)
4表示发现 有“原来已经”的意思
二子西行如周,至于岐阳,则文王已殁矣。(《吕氏春秋》)
比至,则已斩之矣。(《韩非子》)
5表示让步 有“虽然”“倒是”“固然”的意思
巧则巧矣,非尽善也。(傅玄《马先生传》)
然则:指示代词“然”+连词“则”,“这样就”“既然如此,那么”的意思,后来,“然则”变成凝固形式,相当于“那么”。
对曰:“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左传》)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
4虽,虽然
虽:
1表示事实上的让步,然后语义再逼近一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虽然”
楚虽有富大之名,而实空虚,其卒虽多,然而轻走易北。(《史记》)
2表示假设性的让步,先假设某种情况,然后语义再推进一步,可以翻译为“纵”“纵然”“即使”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
虽然:连词“虽”+指示代词“然”,“虽然如此”的意思,后来变成凝固形式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
5然,然而
然: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可是”“但是”或“然而”。
然而:指示代词“然”+转折连词“而”,是“如此,而”或“虽然如此,但是”的意思,后来“然而”成为凝固形式,只有“可是”“但是”的意思。
6之
1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可以翻译成“的”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
魏,多变之国也。(《战国策》)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
2插在主谓结构中间,使这个主谓结构变为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取消句子独立性,用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状语。就是使句子在形式上词组化,意思上不完整,如果不依赖于一定的上下文,就不能独立存在。
7而
1用在联合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动词性的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的联系。“而”字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从上下文看,“而”字可以用于顺接,也可以用于逆接。所谓顺接,是指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是并列的,或者是相承的,中间没有转折。所谓逆接,是指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是相对的或相反的,即含有转折的意思。所谓顺接和逆接,只是从具体的上下文意来看的,并不是说“而”字本身有这两种性质。
2“而”字用在偏正结构里,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在意思上往往是一种顺接,前后语意相承,但不是并列的,也没有转折的意思。
3“而”字用在主谓结构里,连接主语和谓语,在意思上是一种逆接。有时候表示似乎不应有而有的事。
第八节: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一、语气词
1什么是语气词:是用来表达说话时各种语气的词,在句子当中没有实在的意义,既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也不能表示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它们的作用只是用来表示提顿、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语气。
2分类
1句尾语气词 也、矣、乎、哉
1也
1主要出现在判断句中,帮助谓语进行判断,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
2在复句中,“也”字常常用于最后一个分句的句尾,表示对前面论断的肯定和确认,加强全句的语气。
3古代汉语表示命令或疑问的句子也常常用“也”字煞尾。
2矣
与“也”的区别:“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
1“矣”字的基本作用是把事物发展的现阶段作为新情况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2“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做新情况告诉别人。
3以形容词为谓语的描写句同样可以用“矣”字,因为描写句同样可以报道新的情况。
(3)乎、与(欤)、邪(耶)
表达疑问语气。其中“乎”的使用最为普遍,表达的疑问语气也最强烈。
“与(欤)、邪(耶)”的疑问语气不太强烈,有探询的意味。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战国策》)
此天下之害与?天下之利与?(《墨子》)
子何为者邪?(《庄子》)
(4)哉
表达感叹语气,且所表达的语气较为强烈,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
楚国若有大事,子其危哉!(《左传》)
彼且恶乎待哉?(《庄子》)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5)句尾语气词的连用
连用的语气词,仍然保留各自表达的语气。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
2句首和句中语气词
(1)夫
“夫”字作句首语气词,是由指示代词虚化而来的。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起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
由“夫”形成的固定结构有许多,都用于句首。其中“且夫”表示进一步发议论,“故夫”表示要做出结论性的议论,“若夫”表示就一种假设的情况发议论,“今夫”表示另起一端发议论。
(2)惟(维、唯)
“惟(维、唯)”既可以用于句首,也可以用于句中。其用法有下面三种:
1引出主语或年月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书经》)
2表示期望语气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左传》)
3引出谓语
蚩尤惟始作乱。(《书经》)
(3)其
“其”作语气词用,既可以用于句首,也可以用于句中。其用法有三种:
1表示推测语气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庄子》)
2加强祈使语气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左传》)
3加强反问语气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
(4)也
“也”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语气,有舒缓语气的作用。
(1)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左传》)
(2)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3)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
二、词头、词尾
一般不表示什么含义,只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一)词头
1有
1用于专有名词前面。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书经·召诰》)
2用于一般词语的前面。
予欲左右有民。(《书经·皋陶谟》)
2其
一般用于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前面。
既见君子,云何其忧?(《诗经·唐风·扬之水》)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经·邶风·北风》)
3言、于、薄
“言、于、薄”作词头时,都只用于动词前面。
(1)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经·周南·葛覃》)
(2)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3)薄污我私,薄浣我衣。(《诗经·周南·葛覃》)
(二)词尾
然、如、尔、若
“然”、“如”、“尔”、“若”主要放在形容词之后,与形容词结合在一起充当句子的状语(有时也用作谓语)。此外还有“焉”“乎”两个字,作用同前四字相同。
每天一个小知识:
男。
会意字。
《说文·男部》:“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
本义为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