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 第112章 远行

第112章 远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又想起那日, 她在阁楼里绣帕子才绣到一半,忽然心神不宁,针尖戳破了手指, 一滴殷弘的血滴到了才绣了一半的大雁上洇开了,前院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随即响起丫鬟婆子惊慌无措的哭喊声——她爹, 扬州府通判阮步远被弹劾下狱, 阮家被抄家了。

    两个月后定下罪来,父兄被流放儋州,家中女子尽数被没入宫中为婢女, 只是还没离开扬州, 她娘就病死了,两个姐姐也先后绝食而死,只留她一个人活着被解押到京城送进了掖庭。

    听说阮惊秋真的要出宫远走龙城郡, 甄云思眼圈红了:“阮姐姐, 我听说那地方风沙漫天, 连水都缺,更不要说吃的了, 还有, 那里除了兵痞子能有什么好儿郎, 真辱没了你。”

    阮惊秋低下不画而翠的柳眉, 找了个说辞道:“当年我家获罪,我父兄被流放于儋州,我想出宫去打听消息, 要是他们还活着, 说不定见了大赦令之后会迁往龙城郡, 倘如此我们还能活着得见。”

    她如何肯说谢五郎的事, 不过是借口罢了,当年阮家被抄后她父兄受了刑被折磨得奄奄一息,或许流放途中就凶多吉少了。

    如今哪里还能活着。

    甄云思这才想起来,朝廷颁发的置龙城郡的诏书中有一条:凡有能举家前往龙城郡屯田耕种的犯官之眷属,自迁往龙城郡后不再追究其过往,发放新的身份文书,一律视为良民。

    犯官的眷属,只要肯迁往龙城郡的,以后的子孙就不是罪臣之后了呀。怪不得阮惊秋铁了心要出宫到那边去呢。

    “可惜我父兄都死在西南的烟瘴之地了。”想起她和阮惊秋一样的遭遇,甄云思带着哭腔低声说道。

    要是她的父兄也活着,家中还有亲人在世,她也要请求出宫前往龙城郡。

    ……

    出了甘州府,一路西行,书童顾小安被主子连日来不眠不休的赶路劲儿给吓着了,擦了擦头上的汗道:“先生,您喝口茶吧。”

    “前面就是水路了,”顾世安抿了下干裂的嘴唇:“到渡口坐上船再喝。”

    顾小安叫苦不迭:“先生咱们去了龙城郡真的能等到阮姑娘吗?”

    “不知道。”顾世安只闷头赶路。

    他只是想着,身陷掖庭的阮惊秋只要还活着,她必是日夜惦念被流放到儋州的父兄,故而一有机会,她一定会请求出宫打听父兄消息的。

    这次朝廷放宫女出宫前往龙城郡,他只能去那里守着,碰碰运气了。

    人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呢。

    唉,用上林县爷儿们的话说就是娶个婆娘真麻烦。

    ……

    上林县。

    一连十多天,卫景平都在墨铺看姚春山制墨。如今墨铺卖得最好的是印刻着战神李靖和红拂女图画的那套美人墨,其销售量已经远远超过醉别,据他们最大的买主,甘州城的大财主江公子说,买美人墨的大都是闺阁女子,她们买回去之后或把“李靖”墨送给心上人,“红拂女”墨自己留着,或者用“红拂女”墨来写字、作画,将“李靖”墨留着,又或者拿一整套送人的,拆开来分别送给闺中手帕交的……反正随心搭配,似乎一直有需求,购买量很大。

    光江家这一个买主,每月至少就要购50套美人墨,其余墨锭若干,加上这几年墨铺名声越传越大,各地来订购墨的买主,上林县的读书人,林林总总的加起来,墨铺每月至少要卖出200套各系列的墨,大大超出了他们制作产墨的能力,供货时常显得捉襟见肘。

    这回姚春山来,卫长海和他说起这件事,二人都有些犯难。

    卫景平今日忽然想起这件事来,又见姚春山从制墨模到描金都亲自上手,深感墨铺实在是缺人手,遂说道:“老姚,你要收个学制墨的徒弟才好。”

    不然光制这棉花图墨就太耗神了。

    姚春山也这把年纪了,千万别把他给累病了。

    放眼自己家中,他这一辈的男丁之中除了卫景川还没有职业规划,他大哥二哥都有自己的前程,而卫三的性情大抵学不成制墨的,光一个捶墨来千百来次就得给整暴跳了,别说后续更繁琐细致的工序了,门都没有。

    女孩儿里头,她二姐是最通透的,但是卫贞贞都拿起花枪多年了,能归属于花木兰那一挂的,让她去学制墨显然也不行。

    他大姐虽说最早帮着墨铺做生意,但卫巧巧于制墨一道上没有灵光,这么些年耳濡目染,除了会个捶墨,连各系列的墨最基本的配料都记不住,不成。

    妞妞卫招娣这几年赶上卫家条件好起来了,被当作小姐养的,吃不得制墨的苦,更不成了。

    姚春山揉了揉酸痛的手腕,苦恼地道:“我早在想这件事了,奈何碰不到合适的孩子。”

    这几年在京城也留心物色过,他们姚家的手艺始终未找到合适的传人。

    制墨要有天赋,还要具备一定的学识,能写会画知欣赏,又得耐得住辛苦,极少能碰上三者俱全的。

    姚溪倒是在制墨上一点就透颇有天赋,但那孩子吃了太多的苦,姚春山终究不忍心叫她干这苦差事。

    俩人正唠着呢,门外帘子一晃,抬头一看竟是武双白不请自来。

    姚春山则并不意外,他笑道:“平哥儿,你在甘州秋闱的时候,武公子每日都来帮我捶墨。”

    卫景平:“……”

    他记不起来什么时候跟县太爷家的公子哥儿亲厚到这般地步了。

    武双白还不是空手来的,他甚至带了一提篮吃的点心过来,憨厚地跟卫景平打招呼:“卫举人。”

    这一声“卫举人”直接把个平哥儿给整不会了:“啊……白白你这是……”

    武双白于学问上确实很不灵光,但与他同窗两年多,从未见此哥们儿仗势欺人,甚至都是旁人在嘲笑耍弄他,他也从未生出过报复之心,回头找过谁的麻烦,说他是个心底纯善的孩子一点儿都不为过。

    “我来看看姚先生,”武双白搁下提篮说道:“也来给你道个贺。”

    卫景平摆摆手:“白白不必这么客气,叫我好拘谨呀。”

    武双白笑着叫他尝尝自家做的点心:“那我就不跟你客气啦。”说着就挪凳子坐到姚春山身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他制墨。

    姚春山手里拿着一条长方形的墨,墨的正面已经有了浮雕图,隐约可辨是棉花耕织图的第一幅“播种”,另一面填金回纹边框,武双白问他:“是不是还要加涂蓝色一周?”

    “嗯。”姚春山夸他道:“武公子记性好,只看过一回就记住了。”

    卫景平不可思议地看了眼武双白:“……”

    不是,想当年他俩同窗的时候,这倒霉孩子花了一年多时间才把《诗经》给背下来,就这还不很流利,时常因为磕绊被夫子打手板呢。

    他要记性好,那可着书院都找不出科举落第的学生了。

    “让我来吧?”武双白见卫景平在给美人墨的“红拂女”描金填色,手痒地主动请缨道。

    卫景平吃了好大一惊:“你还会这个?”

    姚春山插话道:“武公子描金的手艺尚可。”

    上回武双白来,就帮着他描了一锭“李靖”墨。

    卫景平:“……”

    “尚可”这俩字,姚春山都未给过他。

    先前两锭美人墨的描金上色都是从外头请的画师来做的,姚春山头一次见了还嫌不够精工细作呢。

    听他这话,武双白干活竟比外头请的画师还强些?

    真叫他刮目相看了。

    “平哥儿,”卫贞贞对卫景平招了下手:“你来下。”

    卫景平走过去问她:“二姐,什么事?”

    卫贞贞往院里努了努嘴:“县太爷的公子哥儿一直往咱墨铺里跑,是不是看上大姐了?”

    这人也不记仇,上次被她推出去没几天就又笑呵呵地来了。

    卫景平偏头往小院里看了看,摇头道:“我看不像。”

    武双白看没看上卫巧巧他不知道,但肯定是看上老姚了。

    ……

    又跟着姚春山制了几日墨,盘了盘墨铺赚来的银元宝,十月十六日,甘州知府孔道襄着人送来了举荐信,以甘州府的名义举荐卫景平进京入国子监读书,并捎话说,请他赴京城时路过甘州府定要去他府上做客,叙个话再走。

    卫景平将举荐信翻过来倒过去看了两遍,而后对卫长海道:“爹,我准备去京城一趟。”

    卫长海把那封举荐信高高举过头顶,在庭院里走来走去的,乐呵着炫耀给各辈的祖宗一瞧:“嗯,进京去。”

    告知完毕,卫景平没话说了。

    卫长海忽然跳起来:“平哥儿,你这么一走,家里不就剩老子一个爷儿们了?”

    老三肯定要跟在老四屁股后头跑,留不住人的。

    卫景平使劲儿点头:“对啊爹,你要护着我娘和我嫂子还有你孙女我侄女她们仨,不能叫她们受累受委屈了呀。”

    卫长海直挠头:“……”

    “平哥儿,”他想了想说道:“一个月两个月的还行,一年也撑得住,再往后我人老眼花,一看仨不行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