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罢黜
中州,北都行宫。
秦曌站于行宫殿前,见一位位诸王离去的背影,沉默不语,这时,数位文臣武将,皆来到了他身后。
“列王憧憬来赴,满兴而归,很高兴啊!”武安君白柯看去。
有武将闻言眼神平静,轻呵道:“列王皆以为大帝乃意气用事,殊不知,此战过后,我大秦,将有望成为这天下间最大的胜利方。”
“当今九州,夏帝讨伐天下列国,故而使列王仇恨于夏帝,才有了如今的一幕,集天下之兵马伐夏。”
“圣人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秦国,已作渔翁,垂钓许久。”御史大夫房开龄眼神古井无波的道。
“或许…他们也很清楚,但,对夏国的仇恨,觊觎夏国的丰沃,还有那夏国庞大的利益资源,这些又太吸引人,故而,蚕食夏国…胜过了眼下。”丞相晏茯沉声道:“当然,若有时机,也必然会对我们举起长剑。”
列国之间,皆是利益。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我们须做好准备。”众人闻言思量,对此认可道。
武威侯道:“可就目前而言,这是我们的一个绝佳机会。”
“当今之天下,秦夏二国,称霸九州,列国概莫能匹,唯有那国力强劲的夏帝国,是秦国最大的敌人,没有之一,夏国之力,不在秦国之下,甚至,犹有过之,唯有借助于天下伐夏,秦国,才好坐收渔利。”
一位位朝臣大将,皆言语。
“时下,集天下之兵马伐夏,我大秦,亦将应对夏国主力雄师,敌方之兵,一向有着九州列国之最之称,兵强而马壮,兵多而将广,万不可小觑。”秦曌语气停顿了下,即令道:“武安君白柯大将军。”
“臣在。”白柯走出。
“寡人命大将军领兵四十万,以左侧出击,迎击云州所属的姜罗所部。”秦曌说完语气停顿,又道:“此次伐夏,虽有列国之兵,可这姜罗,有九州第一猛将之称,亦是两大武安君之交锋,望白柯大将军务必谨慎,莫要轻视这夏国大将,以国事天下事为重。”
“臣领命。”白柯道。
“武威侯连凯歌大将军。”秦曌再道。
“臣在。”连凯歌抱手道。
“寡人,命连凯歌大将军,既率五虎营,以右侧出击,协同临安所部,迎击夏国次主力军。”
“末将领命!”五虎营统帅连凯歌抱手道。
“太尉南平君。”秦曌开口。
“臣在。”执掌全国军务的太尉秦南,闻言,抱手道。
“命太尉既大将军,袭众军统帅之职,举秦国之兵,钦点朝中众将,统调全军,迎击夏国主力大军。为列国助力壮志,对夏国形以威慑,以助于全面伐夏。”
“臣,领命。”太尉秦南抱手道。
“上将军穆清羽既率黑骑,上将军天降既率龙骑,及尚武将军既率陌刀军,三路奇军,以众军统帅之令为耳,随同太尉大人出兵,剑锋所指,当作一奇刀利刃,伺时出击,望能取得最终大捷。”秦曌再度下令,“将军桑絮,率凤字营及诸将主镇后方,以作辅助,同时,监视周边列国。”
“臣等领命。”一位位身披甲胄的武将走出,抱手道。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有人胜就有人败,胜的成为名将,败的成为履历,好的统帅打的仗未必最精彩,而是打的仗…他都赢了。”秦曌扫视众将,平淡道:“祝各位,伐夏大捷,威加海内。”
“臣等定不负大帝之命!”众将神色肃穆,默契的抱手屈身行礼道:“大帝万年,伐夏必胜!”
……
此刻,行宫外。
一辆辆戒备森严的马车,在禁军的防护下驶离,而在临安王的座驾内。
“大王,此番讨伐夏国之策略,没想到竟如此之顺利,秦帝…这位一向野心勃勃的大帝,竟也舍得让利予列国。”丞相独孤浩渺若有所思道。
“寡人,明白丞相之意。”临安王语气停顿了下,“但,现在的当务之急,应是举列国之兵,以削弱夏国为首要,取夏国之资源来提升自身,提升列国,以减小与秦国间的差距,形成国力平衡。至于,秦帝的想法…”
“时下应以伐夏为重。”临安王道:“这一方霸主级帝国,威慑列国许久,仇恨已深,是时候…举兵复仇了。”
“臣,明白。”独孤浩渺眼神微凝。
临安王抬手一挥,“既命,武威君,鹿台君,通海侯及我大临安朝野上下众将,举以兵马,全力伐夏,借助此番势态,一举平定夏帝国。”
“诺——”
……
东华王座驾。
这位东华王几乎说出了同样的话语。
“传令常胜君,以我东华之兵马,协同承启之军,列国之兵,全军伐夏,务平夏国!”
“臣,领命!”
东华王看着窗外,那是太州的方向,自言自语:“夏帝,当年你听从旁臣之风,无视我东华之口语,一意与我东华决裂,寡人好言相劝,你却一意孤行,更甚,使我东华迁都,而今这个由来许久的仇恨,是该彻底解决了。还有…秦…”
……
太衍王座驾马车内。
“启禀大王,丞相大人来了。”一句话在马车旁传来,太衍王抬眸看去,丞相司空明,出现在前方。
“兵马…可都筹备及时了?”
“回大王,一应俱备,只需大王一声令下,便可举兵伐夏。”
“好。”太衍王语气平淡,“自当年,与夏宣战,面对这一方霸国,无力应对,所幸,寡人未能将兵力全数投入,这才留下了最后的一点底蕴,留下了这二十万兵力,这是我太衍之精锐,亦是我太衍最后的底气,而今,也到了该用他们的时候了。”
“丞相大人。”太衍王看向司空明,“即刻拟诏令,命章泉君,率兵二十万,伐夏!”
“臣,领命——!”
……
“大王!”两道身影来到晋王马车驾前,赫然是大夫惠尤,还有朝野大臣,黎开。
二人,皆晋王之左膀右臂。
晋王郑重其事的拿出一枚虎节,将之交予黎开手中,语重心长的交代道:“黎大人,这最后的六万兵马,已是我大晋国最后的余力,因而…万事务当量力,切不可一意孤行,逢事当以大晋为重。”
自从当年的大战后,大晋,大伤元气,如今这六万兵马,还是他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
“大王。”黎开手心一紧,接过虎节,郑重的行礼一拜道:“臣,以吾之项上人头而取此番大捷,以报圣恩,若有迨,命洒疆场,万死不辞。”
“好,有大人此话,寡人,放心!”
……
承启王座驾马车。
“自当年,伐秦失利,我大承启所部,沧澜君、武君、江左,三位大将皆命丧于秦之手,那一战,大败,被秦所制,而今,竟却要倚仗秦国,方可匹夏,哼——”承启王语气冷淡,很不好受,“夏秦之流,一路货色。”
一旁的大臣,心惊胆颤。
“当然,时下应以伐夏为重。”承启王语气停顿了下,“所幸近些年来,我承启,在后方养精蓄锐,枕戈待旦已久,以望将来,血洗耻辱,当下,便先予夏,以锻承启之利刃,复我承启之荣光。”
“大王,大将军来了。”一句话在外面传来。
“拜见大王!”一位身披甲胄的猛将,出现在承启王视线中,这是他重新任命的又一位承启大将,深得他的信任。
光复君,寒山,光复承启之本。
承启王眼眸落在光复君身上,又错开了眼神,摆了摆手,喝令道:“予今,伐夏!”
“诺——!”
……
秦国会盟结束,诸王起兵,九州震动,天下列国,无不都一同起兵,秦帝国之兵马大动,就连迁都的晋与太衍,同样召集了不少兵马,拉开了讨伐夏帝国的一场血雨腥风。
天下伐夏,予九州大地上演,居民、江湖、宗门、世家、学宫、无不闻者大骇。
太州,大陵。
帝宫内,噤若寒蝉,一片压抑,所有人都面若寒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之挑战,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大战,即将到来。
秦帝,竟伙同列国来犯。
“荒唐!可恨!可恶!”夏帝摔落竹简,震怒的怒火,威及众臣,吓得他们心下担惊害怕。
天下伐夏,怎会这样!!?
九州列国尽皆来犯,直到这一刻,夏帝,豁然明朗,似乎明白了什么。
可,还不等他开口,身为长公子的阙,却是率先道:“丞相大人,进言的好事,大人的既战之法,莫不是来害我大夏的不成。”
夏帝冷淡的目光,也落在了丞相茌孖身上,显然,怀疑到了这位丞相身上,“丞相,要不就说一说吧。”
嗒——
丞相茌孖垂首,一步步走出,神色间异常的平静道:“大帝,臣绝无此心,更无害夏之心,臣之心,只为大夏,只为大帝!”
声音如沉,一如既往。
“到了现在,你还在给寡人装。”夏帝眼神锋利而可怕,竹简都摔落在了他的身上。
茌孖弯腰俯首,承受这一切,默不作声。
“说吧,是谁…让先生来的?”夏帝看着他。
“臣,所行大陵,乃是为了大夏,为了大帝之志,绝无私欲之心。”茌孖俯首跪拜,坚持着一样的说法。
哗嗒——
这一句话,彻底激怒了夏帝,王台案桌上的一份份竹简,推倒一地,看着他怒声道:“你现在还想瞒过寡人?一定要狱事,才能让你开口是不。”
“大帝,臣…”
“押入监牢,革职查办。”夏帝一挥手,罢黜丞相,不再相信这位由他亲自任命的国相。
这一刻,众臣神情各异,有朝臣看向大帝,张了张口,可对上这位大帝的眼神,又都沉默了下来。
“大帝,时下列国来犯,羁押一国之相,恐,予国不利,应以破敌为重,才是当下之急啊!”
“住口!”长公子阙不可置否的道:“我大夏帝国,有十万铁屠军,有十万囚军,夏武卒、金甲卫,龙虎卫,还有两百万雄师,纵使与天下一战,惧之何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