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不知道外边“秦公公”内心有多么忐忑的沈浪。
小西装往后一撩,在这位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见不到一面的老人家面前。
狠狠的展示了一波模特步伐!
“行了行了,你小子,就跟个活宝似的,来喝口汤解解酒!”
“特意为你准备的醒酒汤!”
老人家笑容和蔼,慈眉善目。
沈浪觉得自己有点绷不住了,愣了愣神,僵硬的笑笑:“谢谢您!”
“怎么着?不演了?老头子我还没看够呢!”
“啊哈?您知道啊!”
看沈浪坐定,老人家推了推那碗还冒着热气,香气扑鼻的汤盅:
“小沈啊,你知道咱们华夏,圣人对人生状态的评价是什么吗?”
沈浪收敛逗逼属性,端正了态度,板板整整的回答: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道这位是在考验自己,沈浪沉默片刻再说:
“圣人说他从十五岁开始,就向往圣贤之道,有志于求学了。”
“这里的学,是《大学》的学,是大学之道。”
“圣人在十五岁就立下这样的志向,希望明德于天下,能真正成为圣人。”
“利益社会,利益大众,使天下大同,世界和谐。”
“三十而立呢,立的是什么?”
“不是赚钱、买房、开公司!不是世俗人讲的这些!”
“而是指圣贤人的事业,也就是道德学问这方面,到了三十岁以后,就已经成立了。”
“十五岁有志于学的时候,就好比一棵小树苗。”
“到三十岁的时候,长成根深叶茂,禁得起外面风雨考验的参天大树。”
“简单地说,就是他学成了,可以出山了,学习圣贤的志向,不会被外境环境所动摇。”
“到了四十岁,就到了不惑之年。”
“什么是不惑?就是什么事情都看的明白,心中没有什么可疑惑的。”
“到了这个年龄,已经没有年轻时那么有棱有角的。”
“虽然依然讲究原则,但也懂得权变之道,能够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至于知天命,就是知道自己来到这个世间是干什么的,应该去做什么事业。”
“我们很多人可能活了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来世间到底是干什么的。”
“圣人知道,干什么呢?就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不但知道,也真正做到了,所以后人赞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然而耳顺,不是说到了六十岁,圣人的听觉更灵敏了。”
“而是说任何人讲的任何话,他都能完全听得进去了!”
“都能完全明了人家的意思了,没有执着和分别了。”
“这个能力就不简单,我们一般人就做不到耳顺。”
“别人夸奖我们,就沾沾自喜,别人批评我们,就听不进去了。”
“人家为什么夸你?为什么批评你?根本就不明白人家的用意。”
“最后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是指圣人到了七十岁,就能够随心所欲 ,不管做什么事,都不逾越法度,不违反规矩了。”
“《大学》中讲‘知之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这时候的圣人,就已经达到‘安’的境界!”
“一切自然而然,没有丝毫的勉强,没有丝毫的造作,不起心动念,自然处在中道了。”
沈浪冷汗!
这段《论语为政第二》中的一段自述。
讲述了圣人一生学习、成就的过程,共分为六个阶段!
要是没有系统,别说讲,知道个意思都难!
就这释解的几百字,花费了沈浪1000m,十个亿的声望!
效果自然也是空前绝伦,起码让眼前的老人家,露出了震撼的神情!
“沈浪,你到底师从何人?”
“啊?我这这个”沈浪还不明白这番话,对这位造成了怎样的震撼!
“这番解读,结合当代社会环境,可谓再恰当不过!”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三十而立,立的不是赚钱、买房、开公司!”
“圣贤人的事业,道德学问!秒啊!秒啊!”
“立于现实又超脱于现世,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何等宏观的理念?”
沈浪看着呢喃自语的老人家,心想:“我不是不是装逼装过了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