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书院
“如何,师弟,对这位文道气运的主人可还满意?”
在萧文终和白春芳的陪同下自那洞口中走出的孟荀看向老人。
“太弱了。”
老人一边说一边随意的将陈知礼丢向了萧文终,萧文终一把将小礼公公接了过来,确认了一番他确实只是脱力了,并没有受伤,也是放下了心来,他其实还是有点担心夫子的这个脾气古怪的师弟伤到陈知礼的。
老人说完就穿过三人自顾自的走进了那黑乎乎的洞口,只是在走进洞口前,留下了第二句话。
“倒是比你和我在这个年纪的时候强多了。”
孟荀也是忍不住露出了微笑,自己这个师弟啊。
“好了,我们先回去吧。”
长安,书院。
等陈知礼再次醒过来时,已经快要接近傍晚了。
还觉得有些头痛的陈知礼一边捂着头一边观察起了自己睡的这间屋子,相较于之前在宫里所住的屋子,这间屋子就显得素雅了许多,屋子内不少地方都挂上了没有落款的字画,其中甚至有一篇字帖写的正是陈知礼之前在秘境中引用的韩愈的话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所有的字帖字迹都十分接近,应该都是出自一人之手,虽然对字画不是很了解但是陈知礼前世为了追求某任女朋友的时候倒是认真研究过书法的,而且特别喜欢颜真卿和柳公权两位唐朝书法大家的作品,也曾经很下了一番功夫学习过,也就是俗称的颜筋柳骨。
可惜这个世界没有楷书一说,连字体都与前世不同了,自己那么一手好字也没有了用武之地了。
“噢?你醒了?”
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打断了陈知礼的思绪。
陈知礼顺着声音看去,只见房门口站着一位文质彬彬满身书卷气的老人,正打量着自己,看到这位老人,陈知礼也是赶忙从床上下来,就要鞠躬
“见过夫子。”
然而陈知礼的动作却被老人制止了,老人只是站在原地摆了摆手,一阵微风就拖住了陈知礼下拜的身子,将他给扶了起来。
“你神识海有伤,又消耗过度,倒是不必拘泥于这些繁文缛节,说起来,还是老夫得给你鞠躬才对,那阻拦你进书院之人是老夫的师弟,因为文道气运被你一个非书院之人拿走了,所以他就想看看你的水平,倒是没有恶意,希望你不要怪罪。”
孟荀一开口说话,陈知礼只觉得如一阵清风拂面,让自己不由自主的舒畅起来,这就是顶级教育家自带的人格魅力吗?自己竟然不由自主的想要点头称是,好像这位夫子不管说什么都是对的一般。
“夫子说的哪里话,您那位师弟倒也是性情中人,我也能理解,毕竟那文道气运本来就是书院的宝贝,被我这个外人给拿走了,会这样想也是正常。”
陈知礼虽然这么说但还是在心里感叹了一句,合着自己是受了场无妄之灾了,不过也是估计在书院人原本的想法里,那文道气运估计就是给白春芳,李牧之,王少伯,赵长吉这几个书院弟子准备的,甚至看那取气运的条件连只能算半个书院人的萧文终都没份。
结果谁知道被自己这个莫名其妙跳出来的宫里的小太监给截胡了,说心里没点想法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不过想是这么想,你要是让陈知礼把文道气运还给书院,那就纯属是上帝给你开扇窗,门都没有了。
“你这小子,年纪轻轻的,说起话来倒是滴水不漏,跟那些朝堂上的老油子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倒是天生该入庙堂的人了,可惜了。”
孟荀似乎是看透了陈知礼内心所想,也是笑着调侃了两句,不过他本来也不打算要回那文道气运,万事万物皆有定数,他们儒家的修行者更信这一套天人合一的说法,既然该是陈知礼的,那就没人能拿走。
“不过年轻人,有些时候还是要有点年轻人的朝气的,老气横秋的跟个老头子似的,倒还真浪费了你的诗才。”
孟荀一边说一边转过身,出了屋子
“随老夫来吧,老夫带你去书院看看。”
陈知礼赶忙跟上了夫子,说起来,夫子身上似乎自带了一股气场,当自己靠近他的时候总会下意识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这股玄而又玄的气场让陈知礼下意识的联想到了孟子的那句我善养我浩然气。
陈知礼跟着夫子走出了那间卧室,入目处便是一片巨大的竹林,此时正值夏日,书院又在高空中,一阵风吹过,刮起了阵阵竹叶沙沙声。
“这里是老夫,也是历任书院山长的居所,自初代山长起,每任山长在上任时都会亲手在这竹林中栽下一棵竹子,现在想起来,距离老夫栽下第一颗竹子时已经过去四十年了。”
夫子的这片竹园其实少有外人来访,哪怕是书院弟子都没几个进来过,好不容易有了陈知礼这么个客人,夫子也是饶有兴致的给陈知礼介绍了一番。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乃树中君子,倒是很契合书院山长的一贯形象,看来书院的初代山长对于书院也好,自己的继任人也罢都有十分美好的期望啊。”
陈知礼也是适时的彩虹屁拍上,不过说实话,这片竹海确实让他很喜欢。
“好个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你这小子倒当真是出口成章。”
“夫子过奖了,我其实都是道听途说的,不是我写的。”
没有理会陈知礼的说辞,夫子笑着摇了摇头
“随我来吧,带你看看大汉与国同寿的书院。”
陈知礼跟着孟荀一路穿过那片竹海,也是走出竹海的瞬间,面前豁然开朗,一栋巨大的古朴楼阁显现在了他面前。
楼高六层,让本就立身于高空的书院更加的高耸入云。
六层楼中不时有阵阵读书声传出,让下方的陈知礼颇感震撼。
书院,大汉立国时高祖皇帝所立,多年来一直稳定的给朝堂也好,边关也罢,稳定的输出着能文能武的儒家修士,也是斩妖司成立前大汉唯一的官方修行门派,其中历代夫子都是至少上三品的高人,而书院的教习最低也有金丹修为,考虑到书院与斩妖司不同一直稳定的对外输出人才,所以书院的明面实力可能比不上斩妖司但是隐形的力量就不好说了,说句夸张点的话,那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朱紫公卿可没几个没在书院读过书。
不过儒家修士与其他的修士不同,首先儒家修士不要求资质,只要你愿意读书,愿意努力基本都能通过儒家修行的法门谋个金丹元婴,就是时间可能不太稳定,有人学儒家可以一步登天,直达上三品,立地成圣,有人却苦读半生只能拿个保底的金丹元婴,不过相较于其他正统的修行法门,儒家的修士虽然实力强大,能力诡异,却并没有如同其他修士一样的每破一境都能延寿。
正常的元婴修士都有个两百年的寿命,而儒家修士,哪怕是上三品,只要不是突破了传说中的一品成功飞升,都会如同凡人一般,活个百年就算高寿了,是正儿八经的玻璃大炮。
不过虽然寿命没那么长,但是每个境界该有的实力,儒家修士那是一点都不差,甚至单论战斗力会远远超过一般的同境修士。
所以即便无法长生,依然有很多人对儒家,对书院趋之若鹜,毕竟人生短短百年,能逍遥长生的太少太少了,儒家却能稳定让人有搬山填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