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谋杀三国 > 第323章 军令

第323章 军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袁术打算帮李虺攻打南阳,原因很简单。袁术控制的汝南与南阳接壤,又是袁家势力控制范围,兵马调度,粮草供给都十分便利。再者,袁术最初就是驻兵南阳郡的鲁阳,是因为攻打刘表失利,被赶出了南阳郡,这一次也是想趁机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南阳郡。

    虽然,袁术的这个打算与李虺的计划也算是不谋而合,并基本符合双方的战略利益。但是,李虺想要的并不只是这些。这一仗,即便没有袁术的参与,凭李虺目前的实力也完全有能力单独战胜刘表。之所以打算与袁术联合,除了解眼前的燃眉之急,李虺还打算用玉玺坑一把袁术,重演历史上袁术称帝,被众诸侯联合讨伐的一幕,最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与袁术私下达成协议,这种高层之间的利益交换谈判,凭杨弘的身份自然是不够的。所以,李虺打算直接抛出诱饵,通过杨弘引诱袁术主动与自己会晤。

    “先生,久闻后将军因玉玺而起兵攻刘荆州。然,后将军尚未得知刘荆州所持玉玺之真假,便为刘荆州所败,南阳根基一并葬送,实为不智之举也。”

    杨弘闻言,察觉李虺似乎话中有话,试探着问道。

    “李太守此言何意?莫非刘表手中玉玺乃是赝品?”

    李虺微笑道。

    “先生,后将军欲助在下而攻南阳,无非是欲得刘表之玉玺尔。今后将军若助在下攻南阳而退刘表,待得胜之时,在下许诺后将军必得传国玉玺,而非一赝品。”

    杨弘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大眼睛道。

    “李太守之意,莫非刘表所得玉玺当真是一赝品?不知真正的传国玉玺今在何处?”

    李虺淡淡道。

    “先生,此事恐不宜你我相商。若公路将军当真欲求传国玉玺,先生可回复公路将军,李某愿与公路军一会,当面商谈此事。”

    杨弘闻言略一迟疑,李虺又道。

    “先生宜私下告知公路将军,莫与外人得知此事。否则,为公路将军得传国玉玺之功恐不属先生矣。”

    杨弘闻言略一失神,又频频点头。

    “太守所言极是。那在下便不打扰了,即刻便赶回寿春告知我主。”

    “如此,李某便静等先生佳音了。”

    没想到这个杨弘居然如此雷厉风行,倒是正中李虺下怀,微笑起身,将杨弘送出大堂,拱手做别。

    杨弘离了太守府,暗自琢磨着李虺的话,越觉得玉玺应该就在李虺手里。只是碍于自己的身份,李虺并没有将话说明而已。只要袁术肯与李虺相见,李虺定会以玉玺为筹码与袁术私下达成协议。至于李虺要提出什么条件,袁术是否答应,他杨弘就无权干涉了。越想思路越是清晰,杨弘马不停蹄的登船赶往寿春。

    荆州,武陵郡孱陵城西南,颜良与典韦的大营中,颜良与典韦正在中军大帐之中焦急的等待斥候传回的消息。忽然,一名颜良的亲兵入帐禀报。

    “启禀二位将军,沙摩柯将军率兵已至大营门外。”

    颜良闻言道。

    “速请沙摩柯入帐。”

    亲兵领命退出,不多时,沙摩柯风风火火的走入大帐,冲着颜良与典韦行礼道。

    “颜将军,师叔,沙摩柯奉命前来。”

    典韦见沙摩柯进来,上前拍了拍沙摩柯的肩膀道。

    “好小子,有些日子不见又结实了不少。此番带了多少兵马?”

    沙摩柯道。

    “师叔,这次我把族里的精锐都带来了,有将近六千人马。”

    颜良闻言道。

    “六千?”

    顿了顿又道。

    “还是太少。前日斥候已探得刘表大军正于江陵集结,水路人马将近五万之众。即便加上你这六千兵马,孱陵也不足万人,恐怕难以抵挡刘表大军。”

    典韦道。

    “兵力不足索性入城死守,只待大哥率兵前来,还怕了他刘表不成。”

    沙摩柯闻言接口道。

    “师叔说的是,要是有大师兄手里的火箭炮,不用师父带兵前来,咱们便能灭了刘表一半的兵马。可惜,大师兄远在丹阳,且近来匠作局生产的火箭炮越来越少。否则,早把整个荆州都拿下了,还容刘表这老小子带兵来放肆。”

    颜良听闻沙摩柯提到火箭炮,也想到了当年陉山之战时李虺曾使用过的“雷弹”。

    “这火箭炮某倒是未曾见过,当初随主公起兵之时,在陉山倒是见过那雷弹的威力。多亏当初有雷弹相助,这才杀的曹操后来东躲西藏。却不知这火箭炮的威力如何,比之雷弹又如何?”

    沙摩柯听颜良提到雷弹,脸上露出一副不屑的神色。

    “颜将军,这怎么比呀。那雷弹是什么时候的东西,如今的火箭炮威力可是要大得多了。而且火箭炮的射程远,隔着四五里地就能打得刘表晕头转向。”

    其实沙摩柯也并未见过所谓的雷弹,只是很早以前李虺曾提到过火箭炮的威力是当初的雷弹威力的好几倍,因此才在颜良面前卖弄一番。

    颜良正要询问沙摩柯关于火箭炮的详情,忽有亲兵来报,有斥候送来李虺的军令。

    待到传信的斥候进入掌中,只见来人一副货郎打扮,挑着一副扁担,两头各有一个装货的箱笼,里面装满了各种杂货。这种挑担的货郎也是李虺治下兴起不久的一种职业,由于成本较低,受限较小,再加上李虺又在政令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免除了很多税收,也使得很多愿意吃苦的底层贫苦百姓纷纷开始从事这项成本低廉,却能保证一家温饱的辛苦职业。

    同时,通过这些游走各地的货郎,将豫章的很多特产,以及豫章的惠民制度传播出去,为吸引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埋下一个伏笔。而在这些游走各地的货郎之中,便有相当一部分是以货郎身份传递信息的斥候。

    斥候打开箱笼,在一堆司空见惯的彩瓷珠串之中翻找片刻,便从其中取出一串递到颜良面前。随即收拾好箱笼,施礼之后便挑着担子转身出了大帐。就像一个普通的货郎一般,继续沿路摇着货郎鼓,叫卖而去。

    颜良拿着珠串,典韦和沙摩柯凑上前来,沙摩柯看了看珠串绳结处穿着的三颗红、白、蓝三色珠子,冲着颜良和典韦道。

    “这串珠子是用六韬解的。”

    颜良仔细瞧了瞧,点头道。

    “不错,这红、白、蓝三色珠子正是六韬的编码。”

    典韦道。

    “大哥这招虽好,可若是这编码之法走漏出去,那敌军岂非也能照着此法截取我军的军情?”

    沙摩柯笑了笑道。

    “师叔放心。我听师父说,这串编除了特定书籍解码外,还有串编时也有特定的暗号,只有负责传递的斥候知道,不是看到红、白、蓝三色珠子就能用六韬解码的。而且,师父说在一堆珠串之中至少有三串珠串能译出文字,不过只有一条是真的,这个就只有传递军情的的斥候知晓了。不过,斥候只知道哪一串珠串是真的,却不知如何破解珠串中的内容。而且日后解码的书籍也会有所变化,不过这事还得等匠作局那里鼓捣出个什么新玩意之后才能用,这个师父便未告知与我了。”

    颜良微微点头。

    “主公之谋着实不凡,如此周密的传讯之法还要加以改进,害怕会走漏了消息?恐怕外人就是想破了头颅也不知这随处可见的珠串,便是传递军情的书信吧。”

    典韦闻言哈哈笑道。

    “哈哈哈……子春所言甚是,俺大哥想出的法子肯定不会有错。还是速速将这军令译出来,看看大哥有何妙计退敌。”

    颜良闻言便命亲兵抬来一个书箱,这便是著名的《六韬》兵法,或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共六卷,六十篇。三人一起动手,按照珠串上编写的密码在书简中找到对应的文字,将李虺的军令翻译出来。

    三人看着写在竹简上的军令,原本兴奋的心情顿时荡然无存。

    典韦道。

    “怎的大哥不但不派援军前来,反倒是要咱们退往作唐?且刘表大军一到便退至临沅?难不成是诱敌之计?”

    典韦说到这,突然停顿了一下,与颜良和沙摩柯对望了一眼。沉默片刻后,颜良道。

    “主公之策定有深意,我等不便妄自猜度,照令而行便是。”

    转过头,又对沙摩柯道。

    “沙摩柯,主公令你单独引军顺洈水向西而入洈山,此去不便多领人马,容易暴露目标。就挑选两千精干蛮兵随你同行,其余兵马便由本将与闻生带走,待日后再归还与你。”

    沙摩柯点头道。

    “颜将军所言甚是。依我看师父多半使得便是诱敌之计,否则怎叫我单独带兵向西前往洈水上游的洈山,八成便是令刘表大军深入我境,待其粮草匮乏,便断其粮道,那时岂非不战自乱?”

    三人商议已毕,沙摩柯便挑选了两千最精锐的蛮兵先行出发向西而去。颜良与典韦则整顿兵马,将孱陵城中的粮草大部装车运往南方的作唐。

    与此同时,正在江陵的刘表终于等到了各路兵马齐集。由于南阳距离江陵最远,文聘的兵马虽赶路甚急,可宛城至江陵有七八百里路程,即便大军每日行五六十里,也得走上半个多月。况且,随军还有大量的辎重粮草,根本没法按照每日五六十里的速度行军,种种原因之下,文聘紧赶慢赶花了二十多天才到了江陵。

    刘表见大军已然齐集,遂命水路兵马大举渡江。步军沿大路杀奔孱陵,水军则顺流而下,封锁洞庭湖以东的江面,防备豫章水军沿江而上。

    刘表听取了蒯越的意见,大军步步为营,不再派出先头部队,避免冒然进兵出现此前三千兵马被灭的覆辙。

    待兵马行至距孱陵二十里时,并未见一兵一卒前来阻挡。刘表与麾下文武正纳闷李虺的兵马为什么没有出城迎敌之时,有斥候策马来报。

    “启禀主公,孱陵兵马在距城五里外的西北两面设了三道防线,兵马大约七八千人。其中有半数兵马衣甲整齐,应是原驻于武陵的颜良和典韦的兵马,另有半数却并无甲胄,且衣衫不整,刀枪不齐。”

    刘表闻言捻须沉吟,身旁军师蔡瑁笑道。

    “主公,想来这三四千人多半是临时抓来凑数之民夫,岂有一战之力。那颜良和典韦据闻颇有勇力,只可惜李虺兵力不足,且贪而无度。凭些许兵马,坐守豫章一郡尚有自保之力,如今分兵六郡,自然不足。纵然颜良、典韦此前破了我军三千兵马,如今主公水陆两军五万兵马,量尔一勇匹夫,也只能出此下策,作困兽之斗罢了。”

    蔡瑁话音刚落,蒯越接口道。

    “德珪不可轻敌,孱陵乃是荆州南北要冲之地,李虺兵马虽少,当有三四万可战之兵。今荆南与豫章连为一体,若李虺抽调豫章两万余兵马入长沙,自南而来,加之荆南现有兵马,便与我军兵力相差无几了。”

    蔡瑁道。

    “异度之言差矣。李虺虽有兵马,可丹阳之地山越横行,孙氏残余亦是蠢蠢欲动,更有袁术坐拥淮南虎视眈眈。李虺岂敢放任强敌在后,而倾巢来战?况且,自豫章至武陵千里之遥,且多山多水。待其兵至,少则月余,多则两月。如此时日,我军四万兵马尚且不能攻取孱陵,这诺大的荆襄之地,恐也无自守之力了。”

    蒯越道。

    “李虺虽有后顾之忧,然豫章近年收取士家豪强土地,吸纳流民,大力开垦土地,人口激增。即便临时征兆兵马,也可随时得兵数万。只要守住豫章,届时两军在武陵僵持,更兼隆冬将至,与战不利,恐徒耗钱粮,不得寸进。”

    刘表闻言皱眉,很快便明白了蒯越话中要点道。

    “异度之意,我军当速战,抢先夺取孱陵?”

    蒯越见刘表会意,又开口道。

    “李虺新得荆南不久,民心不附。主公若在李虺增援大军之前攻破孱陵,直驱武陵治所临沅,临沅城中士族豪强必念主公旧恩,开城相迎。如此,武陵便可传檄而定,量零陵,桂阳,长沙各地的士族豪强闻讯也必会有所动作,如此荆南四郡唾手可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