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围点打援
李虺、周泰在水寨等候了半日,运送近卫营的船队已抵达了柴桑水寨。李虺当即命两支船队合二为一,马不停蹄,直下丹阳。
临行前,李虺将陈武留下了柴桑,让周仓暂时照顾。周仓见陈武形貌奇特,小小年纪力气已不输成人,一眼便喜欢上了陈武,当即答应将陈武留在军中。
从柴桑到春谷,将近八百里水路,按照楼船的速度,大约一天一夜便可抵达。
一路上,李虺反复的琢磨这吴景和孙贲是什么药吃错了。按理说,凭李虺当时安排的四员大将,如果一对一的厮杀,孙静、祖茂、吴景、孙贲应该一个都跑不了。可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关羽恐怕是想打一个围歼战,所以让周泰和蒋钦埋伏在彭蠡泽,从侧后包抄。这一点,从这一战的战果也能看出个大概。
孙静、祖茂正面对上关羽和周仓,结果直接悲剧了。周泰和蒋钦分从侧翼和背后包抄,与关羽和周仓大杀四方,斩杀三千多,只俘虏了一千多,可见这一仗几人都是杀的痛快。也正是因此,这才给了吴景和孙贲留下了逃命的机会。
二人极大可能是率领后军,所以没有对上正面堵截的关羽和周仓。而当两人发现被三面围杀之后,见势不妙,只能逃入大别山之中,躲过了关羽等四将的围杀。再从皖县附近的山区出来,躲开厮杀的战场,逃往九江。
不过,李虺也察觉到了一些不太寻常的事情,那就是兖州刺史刘繇被刘岱表为扬州刺史。
历史上,这一时期的兖州刺史和以后的兖州牧应该是曹操。而如今曹操被李虺亲手所杀,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同时,兖州刺史刘岱也正是因为在这一年,被青州黄巾进犯兖州,出兵交战时,战死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可如今的刘岱活得好好的,青州的黄巾只剩了二十来万,同也没有接到李虺攻打兖州的命令,刘岱自然也就不会有性命之忧了。
于是,刘繇从朝廷任命为扬州刺史变成了被其兄表奏,时间也比历史上提前了两年,从兴平元年,公元一百九十四年提前到了初平三年,公元一百九十二年。
李虺分析着事件的来龙去脉,已经察觉到历史开始与原本的轨迹越行越远了。从这里也看出来,自己这只蝴蝶翅膀扇动的效应已经开始逐渐影响到了历史走势。未来的走势恐怕就无法再参考历史的记载,只能靠李虺和自己的麾下重新书写了。
船队顺流而下,日夜不停。到第二日午后时分,船队已进抵单养治所宛陵以东一百五十里的春谷。
春谷在历史上名气并不大,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有的县治也降格为镇。不过在东汉末年,这里却是一个极有战略价值的要冲之地。
春谷位于今安徽芜湖以南,铜陵以北。北临长江,南接皖南山区,是一条沿长江南岸连接丹阳与豫章的狭窄陆上通道的必经之地。加之春谷位于长江岸边,有港口可以停靠船只,因此也使春谷成为两郡之间的水陆要冲。
但是,因为其地理位置的特点,长久以来深受盘踞于山区的山越袭扰,长年户口不过万户,始终只是一座小县,只有县长而没有县令。而其中有三位县长却是历史上赫赫有名且耳熟能详的人物。
周泰、黄盖、周瑜,这三人在历史上都曾担任过春谷县长,由此可见春谷的地位,以及受到威胁的程度之重。
李虺这次出兵丹阳,首要攻打的目标就是春谷。拿下春谷,就截断了沿长江南岸通往豫章的道路。另外依靠长江的水路运输,足以保障后勤供给。
除此之外,春谷距离宛陵不过一百五十里,只夺取了治所宛陵,整个丹阳与豫章之间的陆上通道基本就被隔绝了。而出兵豫章的吴景和孙贲,以及所率的三万兵马,基本就成了瓮中之鳖。
而且吴景和孙贲、朱治为了攻打豫章,除了率领本部兵马之外,还结连了山越首领祖郎所部共同出兵。
由于原丹阳的山越大帅费栈和彭虎,早在李虺入主豫章时就将二人连同部曲一同消灭了。因此,祖郎就成了丹阳山越之中最大的势力。虽然山区之中,还存在着大大小小零星的山越部落,可是与祖郎的实力相比,完全就不再一个层面上了。
此次吴景和孙贲、朱治能拐带这祖郎一起攻打鄱阳,肯定也是许诺了大量的好处。一来是利用祖郎的兵马,二来山越对于丹阳和豫章之间的山区道路十分熟悉,便于大队兵马在山区行军。
也正是因为吴景和孙贲、朱治拉拢了祖郎,反倒是对于李虺攻取春谷创造了有利条件。没有了祖郎的山越威胁,拿下春谷之后,后勤保障的安全性就大大提高了。
李虺命令船队在距离春谷的港口十余里的上游抛锚停泊,派出斥候乘小船上岸,趁着天色尚早,前往春谷打探一下消息。
待到黄昏十分,斥候回到船队,上了李虺的坐船禀报探听到的消息。
“主公,春谷原本只有三百多兵马驻守。可吴景和孙贲出兵之前,朱治提议加强丹阳的防御,在春谷又驻兵三千,宛陵也增兵三千,兵力增加到五千多。另外,在石城和湖熟各增兵两千,防止新任刺史刘繇掌控丹阳郡。”
李虺一听春谷和宛陵增兵,算算自己的兵力,拿下两地还是一番苦战。
“没想到这个朱治还有点本事,竟然想到要在春谷和宛陵增兵,这是也看出了此两地的要紧之处。却不知两处的守将是谁?本领如何?”
斥候回禀道。
“驻守宛陵的守将叫吕范,驻守春谷的叫邓当。都是吴景、孙贲从袁术处借兵是同来丹阳的。只是两处兵马虽众,却多是老幼,精锐兵马尽被吴景、孙贲和朱治带去攻打鄱阳了。”
李虺一听原来春谷和宛陵兵马听起来挺多,可实际上都是老幼,战斗力自然是差了很多。
“这个吕范好像是有些本事,这个邓当,邓当,这名字怎么听着耳熟,就是想不起来在哪听过了。”
李虺自言自语的想着两地的守将。关于吕范其人,倒是在三国的吴国有些名气。比起演义中的文人酸儒形象,历史上的吕范曾经随孙策、孙权征伐四方,对稳固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孙权将其比之于东汉开国元勋吴汉。吴国建立后,吕范累官至前将军、假节、扬州牧,封南昌侯,后来还被拜为大司马。可见吕范还是挺能打得,属于儒将的范畴。
李虺想着想着,突然爆了一句粗口。
“卧槽,邓当,这不是吕蒙的姐夫吗?这下发了,这是把吕蒙送上门来了。本来还打算等郭靖到了,直接拿火箭炮轰了了事,现在看来得把这个邓当和吕蒙都活捉了。”
周泰在一旁听得稀里糊涂,对于吕范、吕蒙、邓当这些名字听都没挺多,自然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有什么本事。
“主公,既然春谷的那个什么邓当,只有三千老弱,凭咱们现在将尽四千的兵马害怕攻不下来吗?”
李虺道。
“三千老弱自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攻城就要付出代价,伤亡过大的话,万一那个吕范不按常理出牌,从宛陵发兵而来,那样我们就太被动了。再说,石城和湖熟各还各有两千兵马,万一事态紧急,说不定两处兵马与吕范合兵攻我,在春谷一带,咱们的兵力就处于绝对的劣势,即便加上平之的警卫团,恐怕也难保能有必胜把握。”
李虺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周泰也低着脑袋闭口不言,好像也在想办法。陈到却眼珠滴溜溜的乱转,李虺见状问道。
“叔至,你在想什么?”
陈到听李虺询问,贼笑着道。
“父亲,既然那个什么吕范有可能出兵来援,咱们何不干脆就引他来援呢?”
“引他来援?”
李虺迟疑了一下,突然恍然大悟。
“你的意思是‘围点打援’?”
这围点打援,虽然并非出于这个时代,可陈到在李虺的教导之下,也早就已经对这引申自“围魏救赵”的战法了然于胸。
“可‘围点打援’咱们的兵力却落于下风,只怕既围不住春谷的邓当,又打不动来援的吕范,反倒是被动了。”
陈到道。
“父亲,敌兵虽众,战力却不强。咱们先示之以弱,麻痹春谷的邓当。待大师兄一到,再给他来个下马威,一下子把邓当打疼了,肯定会向吕范求救的。”
李虺琢磨琢磨,一拍陈到的肩膀道。
“臭小子,这主意倒是可行,就照你的计策行事。”
一夜无话。第二日天明,全军登岸,在靠近山脚的高处扎下营寨。随即以两个营的兵力向春谷进兵。十几里路,只用不到半日便来到春谷城前。城中的邓当早就接到禀报,豫章的兵马从西面杀来。
邓当见豫章兵马并不太多,又担心春古城小,且城墙低矮,守城困难,索性点了两千兵马出城迎战。
邓当早早在城下了好了阵型,只是邓当在列阵时却把这些老弱都放在了后面,精锐的兵卒都在前排,这办法倒是还真挺能唬人。
可李虺也早早居于高处,看着从城中稀稀拉拉涌出来的兵马,果然多数都是老弱。其中还有不少一看就是孩子,身上甲胄明显大了一圈,穿在身上极不合身。即便放在后排,也仅仅能充个门面。
两军列阵已毕,李虺吩咐马忠先去挑战。马忠领命而去,冲邓当杀去。
马忠武艺本就不算上乘,甚至连三流都跨不上边,通名之后只与邓当交战七八合便拨马败回。李虺又让陈到出阵,陈到出马也只与邓当打了十几个回合也败了回来。
邓当连胜两阵,军心大振,士气高昂,在阵前策马搦战。
李虺见时机差不多了,亲自催马到阵前。
“呔,某乃豫章太守李虺是也,对面何人,可敢通名受死。”
邓当一听来的是李虺,不禁上下打量一番,随即哈哈大笑道。
“哈哈,我当豫章有什么能人豪杰,没想到尽是些饭桶。今日我便擒了将你这太守擒了,岂不是大功一件。”
邓当说罢催马便杀向李虺。李虺今天特意换了一条普通兵卒的钩镰枪出马,与邓当交手之时也不敢太用力,只是招招架架,不敢用力还手。
邓当见李虺如此,以为李虺被自己杀的没了还手之力,当即抖擞精神,连出杀招。
李虺见邓当变招,大喊着拨马就往本阵败去。邓当见大功就在眼前,哪里肯舍,当即催动兵马便追杀上来。
李虺刚跑出没几步,见邓当从会追来,赶紧将手中钩镰枪扔在地上,趴在马背上装出一副狼狈之相。
见李虺败回,陈到、马忠也赶紧带着兵马朝大营方向败逃。于是,两军便开始了十几里的长跑比赛。只不过,这场比赛完全是一边倒,前面跑的虽然队列不整,可基本形成两个集团,不紧不慢的稳步前进。而后面追的,则队伍拉得很长。没跑出七八里,已经开始稀稀拉拉,有跑的,有走的,有拉着旗子的,有拖着兵器的,有站着歇气的,有坐着休息的。
李虺落在队伍后面,一边跑,一边回头观瞧。看到这幅场景,真有心直接命部队原地掉头,直接反杀回去,可为了实施围点打援的计划,李虺也只能继续装孙子了。
李虺最后一个跑回了大营,紧接着营门紧闭,寨墙上弓箭齐发将追赶的邓当挡在一箭之地开外。随即,整个大营就成了一个乌龟壳,进了大营的兵马再也不出来了。
邓当赶紧集合兵马,列阵叫骂。可能集合起来的兵马连三成都不到,其余的都在还在半路上磨蹭着呢。好不容易大部分兵马集结了起来,可天色已晚,邓当也只能不情愿的率队返回了春谷,并向驻守宛陵的吕范写书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