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谋杀三国 > 第170章 两份密报

第170章 两份密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俘虏的事情解决了,不但换回了大量的“熟练工”,把“生瓜蛋子”甩给了士家,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与豫章郡内士家的矛盾。

    不仅如此,在换奴的过程中,南昌周边的士家与周边偏远的士家开始出现了矛盾。为了争夺优先换奴的机会,能够换回更多的廉价劳动力,甚至有些士家之间还发生了争执,更有甚者还上升到了私斗的程度。

    原本李虺是打算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理,打算幸灾乐祸一把,可事态的发展很快就偏离了原本小打小闹的轨迹。因为士家之间多数都有小的集团利益和姻亲关系,一旦分属不同士家集团的两个士家出现了矛盾,其身后的一群士家就猴急的跳出来维护本势力集团的一方,这一下士家的民间私斗顿时演变成了“世界大战”。

    李虺见事态有些变得失控,于是先来个各打五十大板,扔进大牢再说。等换奴结束的时候,全都放出去就得了。可这样一来,这些因私斗而被关进大牢的士家们都没有换到奴隶。于是就开始了相互的记恨,形成了士家利益集团内部的矛盾。

    这对于李虺而言实在是乐享其成,士家内部有了矛盾,自己就轻松多了。必要的时候,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还能拉拢其中一方来打压另一方。

    有了自己培养的各级官员掌控了各县的军政事务,那些在辞官潮中主动放弃官职的士家子弟纷纷对自家家主的愚蠢行为感到不满,而各家家主也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私底下对出了这个馊主意的鄱阳的王家,南昌的赵家,历陵的徐家,庐陵的张家痛恨不已。这也使原本临时凑到一起,打算除掉太守李虺的士家联盟,也在不经意间悄然的瓦解了。

    李虺总算可以安心的当自己的太守了。猛然间闲下来,还真有些无所适从。俗话说“饱暖思淫逸”,李虺又开始打起了王洁的主意。可惜好景不长,日子还没数够呢,忽然接到了两份密报。这一下,李虺彻底不淡定了,完全没了那点猥琐的心思。

    密报自然是来自裴元绍,而此时为了不让人知道裴元绍原本太平道的身份,作为咸亨商行大掌柜的裴元绍也改回了本名裴海,而作为红军情报机关二号人物出现的还是裴元绍。

    李虺打开第一份看了起来,密报中提到了公孙瓒与张纯、丘力居等战于辽东属国石门,张纯、丘力居等大败。公孙瓒身边出了一个神秘人为其参赞军事,此人全身黑袍,黑纱敷面,没人见过其真面目,只是有人偶尔见到此人双手有明显的烧伤痕迹。经多方打听,据说此人姓文名田,公孙瓒屡败张纯、丘力居,皆因此人从旁谋划。

    李虺看罢裴元绍的密报,李虺一把拍在桌案之上,恼怒,悔恨,不甘一时间都涌上心头。

    “文田,文田,我文你妹的田。”

    戏志才见李虺如此愤慨,不由疑惑的询问道。

    “主公,出了何事?”

    李虺此时心情很差,抓起密报便递给了戏志才。

    “志才自己看吧。”

    戏志才慢条斯理的打开密报,从头至尾看了一遍,不由笑着问道。

    “哈哈,莫非此人便是在主公特意去涿郡‘烧死’的那个刘备?”

    李虺一听,顿时没好气道。

    “志才,休要取笑我。我特意带了云长和白骑二人同往,结果居然没烧死。也不知火场里那具烧焦的尸体到底是哪个倒霉鬼的?”

    戏志才笑了笑,再次问道。

    “主公,此人到底有何能耐,居然令主公如此不能相容?”

    李虺无奈的摇摇头。

    “非是我不能相容,此人压根就不是久居人下者。莫看他不过是个没落的皇室旁支,此人野心甚大,决不能留,留则成害。”

    戏志才却不以为然的道。

    “主公不必多虑,此人虽未被主公烧死,可如今已不会对主公构成任何威胁了。”

    李虺有些不解,稍稍迟疑了一下,问道。

    “志才,此话何意?”

    “主公试想,此人‘全身黑袍,黑纱敷面’所为何来?”

    “自然是全身烧伤,不敢以真面目示人,恐遭他人耻笑。”

    “这不就对了。主公所言,刘备不过织席贩履之辈,所依仗者不过是汉室后裔的身份。可如今的天下,会有何人愿意屈就于一个面目全非之人麾下?就算刘备自称汉室后裔,也最多能成为他人座上宾,且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李虺眉头皱了皱,一琢磨戏志才的话,挺有道理。

    “志才的意思,这刘备现在死了和没死区别不大?”

    戏志才笑着点点头,摇着羽扇又问道。

    “主公,不知此人除了汉室后裔的身份,还有何过人的本领?”

    李虺想了想答道。

    “其实此人应该是文不成,武不就,最大的本事应该就是能够隐忍。”

    戏志才闻言笑道。

    “那就让他在公孙瓒身边忍着吧。除非有朝一日,公孙瓒能做皇帝,否则刘备这辈子将一事无成。”

    李虺心想,公孙瓒怎么可能当得了皇帝。这哥们再过几年就要去盖高楼了,下场就是被袁绍活活烧死。刘备继续跟着公孙瓒混的话,怕是只有给公孙瓒陪葬了。即便“刘跑跑”的技能发动,能逃过一劫。可满身烧伤的刘备,没了关羽、张飞两个好基友的帮衬,没啥真本事的刘备,怕是也不可能有所作为吧。

    这刘备的事总算是能让李虺放下心来了,可看了第二封密报,李虺简直要骂娘了。

    这第二封密报中提到的就是关于曹操的消息了。躲在泰山郡蒙山一带的曹操,化名“萧雄”,已经将势力范围伸进了齐国和济南国。以齐国境内的妫山和高山为中心,势力已涵盖了三个郡国,已经威胁到了青州渠帅“管亥”的势力。“管亥”不愿坐视“萧雄”做大,带兵前去想要吞并“萧雄”,结果被“萧雄”麾下一员叫“候敦”的大将刺于马下,所率兵马尽被“萧雄”收入麾下。势力极速向北海国和乐安国扩张。

    “果然这两个家伙都不是吃素的,一个比一个让人不省心。”

    戏志才看罢第二封密报,也觉得事态有些严重。

    “主公,这假管亥也就是管亥将军的兄长一死,青州的黄巾可就群龙无首了。化名“萧雄”的曹操定然会抓住这个时机,快速的吞并整合青州的黄巾。如此一来,这曹操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控制整个青州。到那时,这曹操可就要成为主公的大患了。”

    “志才所言真是有理。青州黄巾多达百万,一旦这些黄巾都归于曹操麾下,其实力定然是不可同日而语。为今之计当如何阻止曹操尽得青州黄巾?遏制其吞并整个青州。”

    戏志才拧眉思索良久,开口道。

    “这流言之计已然用过一次,只怕再用也没有太大的作用。至多也就是能让朝中大将军一派与宦官一派相互争斗的更激烈一些,却伤不到曹操分毫。”

    戏志才摇摇头,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唉,若是管戌未被曹操所杀,青州黄巾当不易被曹操吞并。为今之计,既然假管亥死了,不如就由真管亥出马,如此便可聚拢青州黄巾中管戌的亲信部众与曹操在青州分庭抗礼。”

    李虺眼神一亮。

    “对呀,志才此计甚妙。死了假管亥,咱们有真管亥。那个叫什么候敦的,肯定就是夏侯兄弟中的夏侯惇,这次就让他尝尝真正的管亥的厉害。”

    “主公,若是遣管亥前往青州,当对青州黄巾言明管亥的真实身份。毕竟管亥并不了解青州黄巾的内情,若是冒充管戌前往,容易露出马脚,倒不如据实相告。只要管亥能够为兄报仇,斩杀曹操手下大将,原本管戌手下的黄巾将领定然真心归附。”

    “志才之言甚善。只是曹操狡诈,颇通谋略,我担心管亥勇力虽佳,谋略恐怕非曹操敌手。可惜李严去了雒阳,否则有文武兼备的李严随管亥通往倒也不错。”

    戏志才点点头表示认同李虺之言。

    “不如就由忠随管子严走一趟吧。”

    李虺一听戏志才要去青州,心里总是有点不放心。虽然戏志才如今已经是李虺的死忠,可毕竟历史上的戏志才可是曹操真正的第一任军师。这两人要是碰到一起,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李虺可不敢打包票。

    “志才不可。李严去了雒阳,阚泽又要掌管南昌的政务,志才再去了青州,这豫章郡内的政务可非我所长。不如还是志才在此间坐镇,我随大师兄去一趟青州吧。”

    戏志才连忙摇头道。

    “主公不妥。豫章郡的山越刚刚被平定,李严与郭靖又去了雒阳,只消一月有余,朝廷便会有诏令到此。若主公前往青州,朝廷的诏令到了传给何人?此去青州可非是一两个月就能返回的,主公还是留在南昌坐镇。一则稳定人心,二来还要震慑咱们的那位邻居。”

    李虺听戏志才提到邻居,这才想到了长沙的孙坚。

    “志才是担心孙坚?就孙坚那千把人,也不知能不能过得了宜春。有闻生在怕是孙坚要是敢来的话,江东猛虎就要变死虎了。闻生可是打虎的出身的,料想无事。”

    “主公不知。这半年来孙家的家族子弟多有从吴郡前往投奔者,孙坚有多次跨境征讨山越,已经把桂阳,零陵等地的几股山越剿灭,得了不少兵马,还在零陵收了一员命叫黄盖的猛将。此时兵马已超过五千之众了,主公切不可小觑啊。”

    李虺闻言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想不到这孙坚招兵的本事还不小,这短短半年就搞出五千多人马。可长沙的府库都被我搬空了,他孙坚哪来的钱粮养活这么多兵马?”

    戏志才苦笑一声道。

    “据长沙的细作报来的消息,去年冬天孙坚与祖茂及麾下八百精锐离开临湘不知所踪。其后,荆南四郡的不少士家被流寇劫掠。以忠之见,这孙坚是带兵去劫掠士家以充府库,这才能在半年之内招募五千兵马。”

    “闹了半天,这孙坚也会冬天劫掠士家这招。可就算他有五千兵马,想要入寇我豫章,怕是自找死路吧。”

    对于孙坚新招募的兵马李虺完全没放在眼里,面对经过数年严苛训练及实战的红军将士,只要不是用什么阴谋诡计,那简直就是送菜的份。可是一转念,李虺突然想到了孙策的总角之交周瑜,要是这个小子跑到长沙,打算替好友孙策报断腿之仇,那可就闹大了。别看周瑜论虚岁今年也就十三四岁,可妖孽就是妖孽,谁知道这小美周郎比起大美周郎能差多少。

    这一想,李虺反倒是有些没有自信了。此前自己倒是打了不少胜仗,可那些都是仗着自己了解历史发展走势,靠有心算无心取得的胜利。再不就是对手实在太废物,兵怂将也怂,纯粹是捏软柿子。

    这碰上真正的三国大牛,李虺心里可是真的没底了。

    “志才,可有一个叫周瑜的小子去投奔孙坚的儿子孙策?”

    “忠不知。周瑜?此为何人?”

    “唉,按说这周瑜应该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孩,与孙坚的儿子孙策是好友。不过这个小子出身士族,其父周异,曾任雒阳令。”

    戏志才皱眉思索了一会,恍然大悟道。

    “莫不是庐江舒县的周家?其叔祖父周景、叔父周忠,都曾官居太尉之职。”

    李虺一听,原来周瑜家里也出过两个三公,虽然比不了袁家的四世三公,可也算是了不得了。而且还都是掌握武将功绩考核升迁的太尉。

    “志才说的没错,就是这个周家。我就是担心这周家的小子要是跑去了长沙,那可就真的不好对付了。”

    戏志才却不以为然。

    “主公自己也说了,这周家的小子也不过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就算他当真异于常人,主公只需谨守芦溪与宜春之间的大路,想必即便不能胜,也不至于败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