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初次交锋
张晟义正言辞的话,一字一句轰击着张宁的内心。直到张晟最后一句话说完,张宁忍不住只觉得天旋地转,胸中五内翻滚,嘴一张,一口鲜血喷了出来,当即晕倒在车上。假张角程远志见张宁吐血晕倒,赶紧命车夫将马车赶回本阵。
由于郭靖等人的阵营距离黄巾叛军的本阵较远,程远志与张宁在阵前同郭靖张晟的谈话内容并无人听到。再加上程远志张宁坚信以大贤良师之名,只要出马对方原本是黄巾军的李虺军队定然阵前倒戈。
可惜已经经过三年,原颍川、汝南的黄巾军在李虺以后世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指导之下,从精神上早就摒弃了原有的太平道思想。在严格的内务条令和训练体制之下,造就出了“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汉末人民军队,只是这支军队听从的是在黄巾起义之中将他们的性命保留下来的李虺的命令。
狼狈逃回本阵的程远志,命人赶紧将张宁送回大营救治。随即恼羞成怒之下,将进攻的目标转向了郭靖、张晟和周泰所率的部队。当即以天公将军的名义命令区星督率一万余人,以十倍的兵力先拿下郭靖张晟的一千余人。
顿时黄巾叛军本阵鼓声如雷,原本准备攻城万余兵马根本来不及重新整顿阵形,已无法向郭靖的队伍一样在行进中变换阵型。于是原本并不严整的阵型瞬间变得稀稀拉拉,乱哄哄一片,这也正是几乎所有的黄巾军都有的通病。
作为临时聚集的所谓农民起义军,在并未经过长期训练并养成军阵作战习惯的情况下,要想保持具备战斗力的严整军阵,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战场残酷的条件下,随时都会有人倒下,如何来填补这些倒下的人留下的空隙,并保持原有阵型不乱并充分发挥出战斗力,绝不是一朝一夕,甚至是数月时间能够练就的。这也是百万黄巾最终败给了总兵力不足十万的汉军的主要原因。
从单纯的军事角度而言,这一点作为后世穿越者的李虺自然是非常清楚的。同时身为李虺的首徒,郭靖也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
面对来犯的万余黄巾叛军,郭靖一眼就看出了这些乌合之众的弱点。必须抓住这个机会,趁黄巾叛军全无阵型可言之时,发挥骑兵的快速突击的优势对其造成重创。
于是郭靖冲张晟道。
“白骑,你与幼平率骑兵从东南方杀入敌阵自西北杀出,再掉头杀回。”
“平之,你放心吧。今天就让这帮废物知道知道我红军的战力是如何之强。”
张晟说罢,冲周泰使个眼色。二人各举刀枪,率先杀出本阵。骑兵营的将士随即也追随主将冲杀而去。张晟手中钩镰枪在空中顺时针连续挥舞了两下,身后骑兵原本的方阵在加速冲锋的途中逐渐演变成了骑兵的经典进攻阵型—锋矢阵,如同一支利箭般直射向乱哄哄蜂拥而至的黄巾叛军阵中。
张晟与周泰就是这支利箭的箭头,两人毫无顾忌地率先杀入了正冲向己方步兵方阵的叛军。
张晟钩镰枪此时根本没什么花哨的招式,疾驰的战马也不会给马上的大将过多表演的时间,如此疾驰冲锋的状态之下只有最为简单有效的招式才能发挥最大的杀伤力。张晟手中的枪只有刺和挑两个动作,但是这恰恰是对付这些乌合之众,最有效的杀伤手段。
周泰的长刀早已沾满鲜血,他只是机械的左右挥砍着,然而即便是如此简单而机械的动作却产生着难以想象的杀人效率。由于长刀属于面杀伤武器,所以周泰的每一刀机会都会斩下不止一颗头颅。从无头的尸体脖颈处喷洒出的鲜血已经将周泰的全身以及战马都染成了红色。
两人身后的骑兵在密集的阵型以及藤竹符合盔甲的加持之下,紧紧跟随张晟和周泰二人。冲在最前面的骑兵机会不需要做什么动作,只需要借助冲刺的战马产生的巨大动能撞向敌人就足够造成足以致命的内伤。手中紧握的钩镰枪,根本不需要挥动就能刺中无法躲避的敌人。随即凭借战马的冲击力和符合竹制枪杆的弹性,将敌人的尸体弹飞出去。因为枪尖末端的钩镰起到的阻挡作用,所以根本不必担心敌人的身体会贯穿在枪杆上。只要能够握紧枪杆,剩下的一切都会在力学作用之下顺理成章地完成。
而处于两翼末端的骑兵则做着完全不同的动作。他们将钩镰枪的枪头朝后,钩镰朝外,四十五度角斜伸出去,用身体和马鞍固定住枪杆。只要敌人的身体触碰到枪杆上,就会被巨大的冲击力甩向外侧,然后被外翻的钩镰挂住。然后在战马的拉力之下,身体被挂住的部位便会被轻而易举的切割撕裂开来。
六百余骑兵对于万余兵马而言实在是不成比例,但是这六百余骑兵却是甲骑具装,自身的防护力可谓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由于符合盔甲的轻便性,对于战马和骑士的体力负担都非常小,也使得战马的冲刺速度要比全身铁甲的重骑兵快得多,同时体力更加持久。
基于这些优势,这区区六百余骑,在黄巾叛军万余人马之中横冲直撞,根本无人能够阻挡。而且,当这些黄巾叛军见到同伴被骑兵碾压过后惨死的情状,更加没有迎上前去的勇气,远远地点就开始朝两边奔逃。不过由于站么速度的优势,基本上是无法逃出骑兵锋矢阵的攻击范围的。大部分匆忙逃命的叛军在眼看避开骑兵的前锋之后,被两翼后部的斜伸出来的钩镰瞬间割裂。
见到骑兵营攻势凌厉,郭靖自然不愿错失良机。手中大刀当空一举,身后的警卫营步兵齐声大吼一声“杀”,便朝着已经混乱不堪的叛军阵中冲去。
虽然同样是冲锋,骑兵与步兵的阵型却截然不同。骑兵冲锋主要是为了冲击地方阵型,造成混乱,同时顺便杀伤敌军为目的。而步兵却是完全以集团冲锋对敌军实施大面积杀伤为主要目的,因为机动性较差的缘故,打乱地方阵型完全得由多路合作来完成。
眼前的黄巾叛军已经被骑兵冲乱了阵脚,步兵的人物就只剩下收割人头。在短枪手的大盾冲撞和掩护之下,长枪手的钩镰枪不停的顺着大盾的间隙刺出,然后收回。每一次的突刺都能将大片的黄巾叛军性命带走,在收回长枪的过程中还能够造成一定的连带伤害,钩镰枪上的钩镰还能在手绘的同时钩挂到一些倒霉的黄巾叛军。
如此高效的杀伤使黄巾叛军迅速从冲锋转变成了溃散,上万的黄巾叛军面对不足一千五百人的红军两个营的步兵与骑兵,仅仅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便阵亡两千余人,重伤一千余人,轻伤一千余人。虽然还没有造成完全丧失战斗力的伤亡结果,但是从精神上,黄巾叛军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各级指挥系统已经完全失灵,根本没有人会去理会还在发号施令的寥寥数人。而转瞬间这些还想组织抵抗的头目就被疯狂突进的步兵长枪洞穿了身体,从而加速了整个攻击阵型的崩溃。
黄巾叛军纷纷掉头往回跑,与后面尚在向前进攻的叛军冲撞在一起,顿时乱作一团,开始了经典的自相践踏战例。
张晟与周泰已经冲破了黄巾叛军的阵线,开始调头往回冲杀。可是黄巾叛军此时已经开始奔逃,按照原计划往回冲杀已无意义,那就成了遛着马返回本阵了。于是张晟干脆开始尾随奔逃的叛军追杀起来,很快就要杀到黄巾叛军的本阵了。
猛然,只听己方阵中鸣金之声响起,张晟赶紧勒住战马,回头一看。郭靖已经率军回撤,警卫营正在以连排为单位交替掩护,逐次后退,防御的阵型始终保持着,不给敌人丝毫反击的机会。
张晟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冒进了,赶紧命令骑兵营调头回撤。为了不浪费马力,骑兵沿着远离地方本阵较远的城墙边上向后缓缓退去。
一场惨烈的战斗很快便告终结,黄巾叛军伤亡四,五千人,郭靖的警卫营步兵阵亡五人,重伤二十多人,轻伤四十多人。张晟的骑兵营由于自身优势明显,伤亡要比步兵小得多。仅仅重伤了十余人,轻伤十余人,无一阵亡。
但是,郭靖却在如此大胜之后预感到危险即将来临。虽然此战付出的代价极小,可是毕竟兵力悬殊,己方将士此战所消耗的体力是非常巨大的。一但那个假张角程远志恼羞成怒,彻底不顾临湘城,集中兵力只管攻击自己这一千多人,以黄巾叛军的兵力,再集中一两万人轮番攻击的话,根本撑不到到天黑,己方必然就会因体力耗尽而被击溃,甚至全军覆没。
当然郭靖还有两个选择。第一全线撤退,避其锋芒。这样可以保住这一千多人的精锐将士,但是这也相当于将临湘城弃之不顾。城中的魏延只有不到两千兵马,就算有李严想办法调来的士家私兵与先期出城的青壮百姓,也最多五、六千人。而且真正能够作战的恐怕也就是有两千多人,剩下的只能作为辅助兵种来使用而已。
第二个选择是郭靖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的,那就是火箭炮。这种跨越时代的武器威力十分巨大,根本不是还踹冷兵器时代的人们能够想象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李虺其实并不想过早的将它用于战争之中,这样会过早地暴露出自己的势力。
《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第三十一》篇的“说一”中论述:“赏罚者,利器也,君操之以制臣,臣得之以拥主。故君先见所赏,则臣鬻之以为德;君先见所罚,则臣鬻之以为威。故曰:‘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既然“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那么作为超越时代的国之重器火箭炮也不能轻易示人,李虺十分清楚这个道理。在后世,泱泱中华的武器装备,向来都是遵循“装备一代,设计一代,预研一代”的规律,你所能看到的一定是已经不再是秘密的武器装备了。
而李虺研制的火箭炮在汉末三国时代已经不知要领先多少代了,这样的重器,不到万不得已,怎能随意地浪费在这些黄巾叛军的身上。郭靖也是深知这一点的,所以在这场战役当中,能够不使用火箭炮,就尽量不使用。
但是,如果不用就必须靠劣势兵力硬扛敌人的优势兵力,这完全是用人命去拼。到最后,肯定会是会免不了失败的命运。
果不其然,当第一波黄巾叛军败回本阵之后,恼羞成怒的程远志愤怒地拔剑斩杀了数名率先逃回的叛军将领。并责令区星再次调遣两万人向郭靖和张晟刚刚列好的方阵发起进攻。
区星虽然自号大将军,可是也不敢对顶着天公将军名头的程远志不敬,只好又重新阻止了一万五千多人再次攻向郭靖的方阵。之所以没有按照程远志的意思可着两万人一起上,主要是因为战场面积不够造成的。在宽度只有三箭之地的战场上,一下子投入两万人和投入一万五千人的效果其实相差无几。因为最后面的几千人其实压根就接触不到前面的敌人,一但阵型混乱起来,反而成为增加伤亡的因素,所以区星并没有完全的贯彻程远志疯狂的想法,还是按照战场的实际情况,只派了一万五千人出战。
郭靖眼看着黄巾叛军再次压了过来,心中暗自寻思着这一次还能不能击退敌军,如果能够击退的话伤亡必然会大于上一次。自己还能坚持多久,要在何种情况下才能被迫使用火箭炮。
而当郭靖转眼看到张晟和周泰时,两人显然还没有杀过瘾,此刻见到黄巾叛军再次杀来,反倒是更加兴奋起来,正跃跃欲试得想要再次冲杀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