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顺利回家
酒至半酣,李虺突然问张辽道:“文远,今日抓住得几个奸细是怎么回事?”
“嗨,不过是些上面交下来的破差事。原本我在温县驻扎练兵,隶属与司隶校尉部。半个月前,朝中有人来传令,让我调防到这小平津渡,要抓什么反贼的细作。已经来了十余日了,不想今日还真冒出几个细作。我已经派人将那三个奸细压到河对岸,交给小平津关的守将了。之后就不关我事了,他们会把细作押往京城的。”张辽说话已经有些醉意了。
李虺却敏锐的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这所谓的反贼的奸细恐怕就是指太平道的信使。自己是知道的,其实皇帝和十常侍早就知道太平道的事。刘宏甚至还想利用太平道作乱的事来打压士族。如今已经开始捉拿太平道的信使,那很快太平道的张角也会知道朝廷已经注意到了他们。如此一来张角是不是会提前起义,这事就不好说了。
眼下,这光和六年才过了几个月。要是现在就把太平道逼得造反了,那历史就脱离了原有的轨迹。李虺所掌握的黄巾起义的几大战役中最关键的节点也会发生紊乱,自己想要浑水摸鱼也就没那么容易了,之前所有的盘算就此落空。
李虺是没有办法改变现有的历史发展轨迹,只能寄希望于这个意外事件不会对张角有太大的刺激。因为就算是历史上的黄巾起义,实际上也是因为唐周倒向了朝廷,出卖了京城雒阳的太平道主要负责人马元义,才迫不得已仓促起事。
但愿这三个被抓的太平道信使只是个小小的插曲,不会影响到历史的大势。
深夜,酒宴散去。张辽给李虺、叶雄和颜良安排了一座营帐休息。自己到后账去睡了。
李虺三人的营帐里,三人都没有入睡。颜良拿出了关羽和文丑的信交给李虺。李虺一边看信,颜良一边大概的介绍了山阳县与关羽分别之后的情况。
原来,关羽按照李虺的交代,把五十多名喽啰分成十几个小队,前后左右分散开行动。每天会制定一个集结地点,晚上在集结地集合。从山阳县一路往北,顺着太行山先进入并州上党郡,再一路过冀州的魏郡,赵国抵达常山国,然后折而向东。经上艾,井陉,真定横穿常山国,进入巨鹿郡最北部到达下曲阳,这一路走走停停就是将近一个半月。
打听到文丑所居的文家庄,关羽带着五十多号人就去找文丑。哪知道文丑此时已经将庄中的青壮组织起来每日操练,见一伙来历不明的人奔着庄子就来了,两边差点就打起来。幸亏李虺让叶雄代笔了一封书信,文丑才搞明白这一群人的来历,并将关羽和这五十多人都留在了庄上。
关羽到文家庄没多久,颜良也从青州回到了文家庄。在文丑的引荐下关羽和颜良认识了,并介绍了与李虺兄弟相识的过程,以及叶雄与关羽和李虺相遇的经历。颜良听了整个经过,也对李虺很感兴趣。当听说李虺答应给关羽和叶雄打造大刀的时候,更是恨不得立刻赶往上北芒村结识一下李虺,同时能给自己打造一把镔铁大刀。
文丑见关羽仪表堂堂,气势不凡。再加上关羽也是武艺高强,与颜良的刀法不相伯仲。又是李虺推荐而来,索性提议三人结拜为异姓兄弟。颜良为长,文丑次之,关羽从二爷变成了三爷。三人一商量干脆将庄名也改成了“三雄庄”。
庄上本来就有三百多庄兵,关羽又带来了五十多名喽啰,这下三雄庄就有了四百来人的庄兵。文丑牢记李虺的叮嘱,每日操练庄兵,习练武艺,闲暇之时便与颜良和关羽研习兵书、切磋武艺。
如此一晃便是两个多月,关羽心中挂念李虺和叶雄,写了一封书信想找人捎到上北芒村。文丑也觉得一别半年多了也没有一封书信问候,心里过意不去,也写了一封书信。颜良并未曾与李虺相见,却总是听关羽和文丑称赞李虺慷慨仗义,又擅长打造兵器。干脆自告奋勇替二人送信,走一趟上北芒村。
就这样,颜良一路南下。到了小平津渡,便遇上了官军盘查。张辽误将颜良当作了细作,这才偶遇李虺和叶雄。
李虺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是有点哭笑不得。这颜良、文丑和关羽结拜了,这下颜良、文丑百分之百是不会被关羽秒斩了。毕竟关羽可是义薄云天,视兄弟如手足的。可惜后世赫赫有名的关二爷变成了关三爷,这叫人怎么有点想笑又笑不出来的意思,这关三爷叫起来怎么让人觉得这么别扭呢。
李虺躺在床上,心里计算着回去之后要打造多少件兵器。算一算,光是大刀就要打造四把。叶雄现在的大刀换给了张辽,需要重新再打造一把。颜良和关羽各要一把,徒弟郭靖还要一把。长枪还要再打造两支,文丑和高顺各打一支。最后还有吕布的方天画戟。
想想这么大的工程量,李虺开始有些头疼了。要是能做到机械加工就好了,那样的话,即能保证质量,又能提高效率。可这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的事,以这个时代的材料技术,加工工艺,基础设施等条件,要想做到机械加工实在是太难了。
李虺估计回到家就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了。必须在半年之内打造完这七件兵器,才能在给吕布送完方天画戟之后赶到下曲阳,把颜良、文丑和关羽的兵器交到每个人手上。而在这之前还要给高顺、叶雄和郭靖打造好兵器。
这样算下来就得先打造高顺的长枪,接下来是叶雄和郭靖的大刀。之后为了保险起见,先打造吕布的方天画戟,再给颜良和关羽打造大刀。至于文丑的长枪,来得及就打,来不及就先放一放。实在不行,等把三兄弟和手下的庄兵从下曲阳诓到上北芒村之后再给文丑补一把长枪。
翌日,李虺向张辽提出辞行。颜良也完成了送信的任务,并获得了李虺为他打造大刀的承诺,也要告辞回下曲阳。
张辽再次设宴为三人送行。席间张辽对李虺和叶雄再三表示感谢,并对颜良表达了歉意和尊敬。宴罢,三人便告辞分头上路。
李虺和叶雄赶着马车,颜良一路陪同。三人沿黄河向东北方向经温县,州县到达河内置所怀县。出了怀县,度过沁水,三人便要分道扬镳。李虺和叶雄转向西北奔山阳县,而颜良则继续往东北往魏郡进入冀州,返回巨鹿郡。
三人在沁水河边洒泪分别,李虺学者刘备的本事,再加上后世无数影视作品的熏陶。也上演了一把泪奔的剧情,着实感动了颜良。
与颜良分别之后,李虺和叶雄在路上又走了三天,终于赶到了关羽的山寨。二人进山一看,一切就如当初众人离开时一般,已是一片废墟。只是如今不是风雪严冬,而是暮春时节。四处草长莺飞,草绿花红,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李虺和叶雄四处寻找当时关羽藏匿兵器的地窖,因为季节的改变,地貌特征已发生了改变。两人找寻了半日才杂草丛生的废墟中发现了地窖的入口。
李虺和叶雄打开了地窖的入口,一股秽气从地窖里涌出。李虺只能凭借后世学到的知识,让叶雄不要贸然入内。在地窖口旁边的一块平地上,二人休息休息,吃了些干粮,喝了些水。待地窖中的污秽之气散去才进去查看。
两人将几十把藏好的兵器从地窖里搬出来,仔细清点了一番。一共有长枪、长矛十五杆,刀、剑一共四十把,还有十几支折断的枪矛,多数都已经生锈。李虺和叶雄将所有的长枪和长矛的头都卸了下来,枪杆都扔了。因为这些枪杆都是很差的木头制成的,只有枪头还有点价值。
两人割了一堆野草,把这些兵器都用野草缠起来。在马车的夹层里也铺上野草,再把缠裹野草的兵器放进去。这样兵器就不会因为颠簸而发出声音了。
做完了这一切,两人马不停蹄的又往回赶。一路上,两人轮流赶车,轮流休息,几乎是人歇马不歇的赶回了小平津渡。
这一回,根本没有人再检查两人的马车,凡是见过这辆马车的都知道这是校尉的朋友,而且两人都是身手了得。不时的还有眼熟的军卒冲着二人打着招呼,并且通报给了张辽。
张辽看二人匆匆而回,又挽留二人在大营留宿一晚。李虺觉得一路上两匹马没怎么有机会休息,到了张辽这里也算是彻底安全了,便答应了张辽的邀请。
晚间,张辽又是设宴招待,李虺特意嘱咐张辽派人好好照顾自己的马匹。张辽自然是不会吝啬军中的一些草料,命人细心照料马匹。三人又是一夜畅饮,尽欢而散。
第二天一早,二人辞别张辽,乘坐张辽安排的渡船过了黄河,回到了河南尹的地界。二人归心似箭,一路马不停蹄,黄昏时分,两人已经看到瀍水边那座孤零零的院落。
这是李虺第二次从山阳县回到家了,只是这一次的方向与上一次不同。春节前的买煤的那一次是从瀍水南下回的家,而这一次是顺着管道自南向北返回的。
刚回到家,就见到典韦和郭靖正端着大锅从院子里走出来,应该是去给黑王他们添加晚上的草料。
果然,当两人看到李虺和叶雄坐着马车回来的时候,立刻放下了盛着黑豆的大锅跑了过来。
典韦道:“大哥,你们回来了?”
“回来了,家里怎么样?”李虺问道。
“都好着呢,俺和郭靖已经把你交代的事都办妥了。”典韦回答道。
“是吗,那太好了。今晚这两匹马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李虺欣喜的说道。
李虺和叶雄下了马车,把马从车上解下来,和典韦、郭靖二人一起来到了新的马厩。
新马厩里有八间独立的隔间,隔间的门是半高的双扇开门。此时有三个隔间被黑王、黄骠和青鬃马给瓜分了,还与五个隔间空着。李虺将雪花骢和枣红马也分别关进了一个隔间,四人一起把草料给五匹马分别倒进各自的马槽里。
典韦道:“大哥,现在这马和狼都住上单间了。这比咱们住的还要宽敞呢。”
李虺一听典韦还发上牢骚了。“闻生,那还有三个空着的,你自己挑一个,也住单间。”
叶雄一听,哈哈大笑道:“闻生,没看出来,你还喜欢和马作伴。哈哈哈哈”
四人说笑着出了马厩。郭靖指着马厩旁边的一个简陋的小木屋对李虺道:“师父,这时您吩咐徒儿盖的。您看看这样行不?”
李虺顺着郭靖的手指方向望去,之间一个用原木外皮搭建的小木屋就在马厩的边上。
李虺走过去,来开门一看。木屋里只能容得下一个人,中间的地上被挖了一个深坑,坑里放着一口大缸。这完全是按照李虺的吩咐,一模一样建出来的。
李虺拍着郭靖的肩膀笑道:“好小子,倒是听师傅的话。干得不错。”
典韦疑惑的问道:“大哥,这是干啥的?俺和郭靖把这东西盖出来,一直没弄明白是干啥的?”
“明天你就知道了。”李虺神秘的一笑,转身就往停放马车的空地走去。
来到马车前,李虺打开了马车的夹层,吩咐三人一起先把车里兵器都卸下来,拿到储藏间去。
三人开始卸车,李虺却去了原来的马厩,这里现在已经是灰子的新家了。打开门,李虺先在门口待了一会,让自己的气味飘进这个大狼窝里。顺便也让自己慢慢看清楚里面的情况。
灰子的狗窝就在正对门的角落里。虽然有了大房子,可灰子还是留恋它的小狗窝。当李虺打开门的时候,灰子也从狗窝里爬了出来。